勞務派遣用工有哪些更嚴格的法律規范
勞務派遣是合同條例的重要內容,也是《勞動合同法》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勞動合同法》頒布實施后,勞務派遣單位數量顯著增加,勞務派遣規模迅速擴大。勞務派遣單位過多,操作不規范;許多用人單位長期大量使用勞務派遣人員,有的用人單位甚至將勞務派遣作為用工的主渠道;派遣職工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同工不同酬、不同保障待遇問題更加突出。因此,《勞動合同法》的修訂就是要在法律上嚴格規范勞務派遣。嚴格限制勞務派遣的工作范圍
根據現行法律,勞務派遣一般在臨時性、輔助性或替代性工作中實施?!秳趧雍贤ā穼嵤┮詠?,勞務派遣人數迅速增加。一些企業為了嚴格限制勞務派遣用工,打破"三性"崗位范圍,長期在主業崗位和一般崗位大量使用勞務派遣人員,,新法規定,勞動合同制用工是我國企業的基本用工形式。勞務派遣是一種補充形式,只能在臨時性、輔助性或替代性崗位上實施,并進一步明確了“三個崗位”的具體含義:臨時性崗位是指持續時間不超過六個月的崗位;輔助崗位是指為主營業務崗位提供服務的非主營業務崗位;替代性工作是指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休班學習、休假等原因不能工作時,為防止濫用勞務派遣用工,可以在一定時間內替代其他勞動者的工作,新法還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嚴格控制勞務派遣用工數量,不得超過用工總量的一定比例。具體比例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規定。提高勞務派遣單位準入門檻
現行《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公司法》的有關規定設立,注冊資本不得低于200萬元?!秳趧雍贤ā穼嵤┮詠恚瑥氖聞趧张汕驳膯挝粩盗垦杆僭黾?。一些勞務派遣單位運作不規范,規章制度不健全,侵害了被派遣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由于勞務派遣單位準入門檻低、責任能力差,在被派遣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后,難以獲得有效補償,以鼓勵勞務派遣單位依法經營,新法規定,經營勞務派遣業務,應當依法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行政許可,并對取得許可的條件作出具體規定,,包括將注冊資本要求從不低于50萬元提高到不低于200萬元,有適合業務發展的固定營業場所和設施,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勞務派遣管理制度
3。勞務派遣用工應當與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
同工同酬是《勞動合同法》規定的一項重要原則?,F行《勞動合同法》規定,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人單位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用人單位沒有同一崗位勞動者的,參照《勞動合同法》實施以來用人單位所在地相同或者類似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大多數企業在勞動合同制度下逐步實現了員工同工同酬,但在勞動合同制度下對派遣員工和員工實行了不同的工資福利標準和分配方式。部分派遣員工的勞動報酬、社會保險不同,在用人單位的勞動合同制度下,企業福利與員工之間存在較大差距
4。對勞務派遣違法行為進行處罰
為進一步嚴格規范勞務派遣用工,新法對法律責任部分作了相應修改:一是增加了對未經許可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人員,勞動行政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處以罰款。二是進一步明確了勞務派遣單位、用人單位違反本法有關勞務派遣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罰款,并適當增加罰款數額;勞務派遣單位經營勞務派遣業務的行政許可也可以撤銷。關于修改前后本法實施銜接的規定
為實現本法修改前后勞務派遣制度的平穩過渡,新法規定,本決定公布前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和勞務派遣協議,繼續履行至期滿,,勞動合同和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不符合本決定關于按照同工同酬原則實行同一勞動報酬分配辦法的規定的,按照本決定進行調整;本決定施行時,從事勞務派遣業務的單位應當自本決定施行之日起一年內依法取得行政許可,辦理公司變更登記,方可繼續經營新的勞務派遣業務。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
有需要溝通解決的問題。如果您對內容不清楚,希望了解更多信息,建議您及時向luba.com在線律師尋求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24股權質押貸款擔保有什么風險
2021-02-09經偵傳喚可以不去嗎
2021-03-20公交車司機是否應系安全帶
2021-03-11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執行異議司法解釋
2021-01-13商業銀行阻礙相關機構檢查監督的要罰款嗎
2020-11-22遺產非必須留給法定繼承人嗎
2021-03-16房屋他項權證過了有效期的后果有什么
2020-12-23遣散員工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3-09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買境外旅游保險產品時該在哪里買呢
2020-11-17親筆抄錄風險提示 確定利益不受損
2021-01-07以房養老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06保險合同全部是附和合同嗎
2021-02-22繳存保證金是什么意思
2020-11-13保險代理人的業務范圍
2021-03-23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的不同點
2021-01-22公務員能接受農村拆遷賠償嗎
2021-01-01公租房拆遷,該跟誰簽協議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