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勞動合同法》第22條:勞動者違反服務期限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第二十三條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協議的,應當按照協議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第二十五條除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勞動者應當支付違約金。因此,可以解釋,只有在《勞動合同法》第22條和第23條規定的情況下,雇主才向雇員要求違約賠償金。在這兩種情況下約定的違約賠償金條款有效。違反這兩條規定的,用人單位可以向勞動者要求違約金。此外,雇主要求工人支付違約金的情況違反了《勞動合同法》。一些雇主會違反《勞動合同法》和相關法律,或為了公司的利益強迫工人簽署違約金條款。此類違約賠償金條款無效
法律中沒有關于工人向雇主索賠違約賠償金的具體規定和限制。鑒于《勞動合同》規定,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沒有立法干預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當承擔法律規定以外的對勞動者的違約金,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由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的條款視為有效。
勞動合同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但不影響用人單位承擔勞動合同違約金條款的效力。就立法而言,《勞動合同法》只干預了勞動者承擔違約金的行為,主要考慮到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的合同地位不平等,用人單位的合同地位明顯優于勞動者。因此,關于雇主和雇員同意由雇主承擔違約賠償金的條款,由于法律沒有明確干預立法,并且不存在利用合同優勢侵犯對方利益的風險,合同法中當事人意思自治的概念可以用來確定合同條款的效力。因此,理論上存在雙重補償的可能性,即雇主除了支付法定的終止補償外,還應根據雙方之間的合同承擔約定的補償。在勞動爭議案件的審理中,可以使用《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但不得與《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相抵觸,因為遵循《合同法》中相互自治的理念,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約定由用人單位承擔違約金的條款,應當屬于相互自治的范圍,從其本身性質來看,本條款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有關規定進行調整,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簽訂的違約金條款是否有效,取決于具體情況,這與《勞動合同法》中約定違約金的情況是一致的。只要是雙方意圖的真實表達,且不違反法律法規的禁止性規定,法律將保護本協議,本協議必須視為有效,否則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殺人案主犯主謀如何量刑
2021-02-24物業應在業主報修后多久處理
2021-01-08未婚先孕女員工小產期間有工資嗎
2020-12-10侵權糾紛中如何認定被扶養人
2020-12-26交通占主要責任能否視為工傷
2021-01-08離婚法院調解書不見了怎么辦
2020-11-22夫妻財產約定效力是什么
2021-03-17同業拆借,拆入資金可以用于投資嗎
2021-01-19擔保可以采用哪幾種方式,簽訂擔保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2020-11-14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小區違章建筑如何處理
2020-11-22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2021-02-02已經履行脫密期還需履行競業限制嗎
2020-11-25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企業退休養老金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09貨運運輸合同的保險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09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什么是保險合同主體變更
2021-03-08保險合同效力的變更
2021-01-17上海市外來從業人員綜合保險暫行辦法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