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焦點]
1。原告與被告簽訂勞動合同前,原告是否參加了被告組織的崗前培訓?雙方是否構成勞動關系?《勞動合同法》第7條規定,用人單位自雇傭之日起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雖然原告僅在公司參加“崗前培訓”,但根據雙方簽訂的培訓服務協議,原告在培訓期間與用人單位有隸屬關系,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如第6條:乙方的責任和義務(原告):3.確保在培訓期間服從甲方的管理和各項安排,即被告具有就業的主要特點,崗前培訓屬于實際就業,同時建立勞動關系。2.原告的培訓費用由誰承擔《勞動法》第3條規定:"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和健康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交勞動爭議解決的權利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勞動地位。第六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和使用職業培訓經費,并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有計劃地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從事技術工種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培訓,方可上崗《職業教育法》第20條規定:企業應當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有計劃地對職工和就業人員進行職業教育。企業可以單獨或者聯合舉辦職業學校、職業培訓機構,也可以委托學校、職業培訓機構進行職業教育對其雇員和擬雇用人員的教育。從事技術工種的雇員在上崗前必須接受培訓。第28條規定:"企業應當承擔職工和擬用人員的職業教育費用。具體辦法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企業職工培訓規定》第九條規定:“企業應當將職工培訓納入中長期計劃和年度計劃,確保培訓資金和其他培訓條件。"由此可見,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崗前培訓和其他一般性培訓,不僅是用人單位的法律義務,也是勞動者享有的法律權利,因此,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承擔崗前培訓產生的培訓費用,也無權收回這些培訓費用向工人支付培訓費用。
3.本協議未在培訓期結束時支付培訓費用的規定是:原告應承擔完成本協議第3條約定的培訓目標和任務所需的培訓費用。也就是說,原告產生的培訓費用能否生效參加培訓的費用是否按雙方約定的形式轉讓給受訓人員?首先,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的規定,用人單位免除法律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在本案中,培訓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但如果原告和被告以約定的形式將培訓費用轉讓給原告,免除其法律責任,則本協議的這一條款應視為無效。其次,《勞動合同法》第9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不得扣留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等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產“因此,公司收取培訓費的做法是非法的。
4.被告能否以原告未能通過培訓機構考試為由不報銷培訓費?協議第3.1條規定,原告應確保[C]經培訓等級和要求達到:A已取得培訓機構出具的成績單、相關證書和證明材料;B能熟練掌握和運用所學的專業及相關理論知識;C具有與索賠人post或職位。在本案中,雙方同意原告應在培訓后達到[C]的水平和要求,而不是[a]即取得培訓機構出具的成績單、相關證書、證明材料等。被告答復說,由于培訓方在通知中稱原告的績效不合格,因此認為原告未完成約定的培訓目標和任務,且被告在通知中稱原告的績效不合格根據雙方協議,原告的雨費和交通費將不予報銷。但是,由于雙方同意原告應滿足[C]而非[a]的要求培訓后,即原告參加培訓后無需獲得合格的成績單。因此,被告不能聲稱原告未通過培訓機構的考試而不償還原告的培訓費等。
5.原告是否參加了培訓是否參加過一般入職培訓或專業技術培訓?從本協議的角度來看,雙方已就服務期限和違約責任達成一致。但從本案的具體情況來看,事實上,原告應參加一般入職培訓,而不是除《勞動合同法》第22條規定的專業技術培訓外,本協議首先規定培訓的目的是提高員工的基本素質和職業技能。公司鼓勵和支持員工參加職業培訓,而不是專業技術培訓ng.其次,從原告培訓的具體內容來看,是參加原告的培訓。根據一般理解,這應該是一般的入職培訓。企業依法開展的職業培訓(崗前培訓、安全培訓等)和培訓(在職培訓)企業因工作調整等原因進行的“專業技術培訓”在《勞動合同法》中不屬于“專項技術培訓”,對“專業技術培訓”的定義一般取決于“市場”和“社會普遍認可”,各行業都會有一定的普遍理解,即所謂“專業技術培訓”“專業技術培訓”市場"例如,出國學習與企業新引進生產線相關的專業知識或職業技能,特別是學習先進的管理技能,一般可認定為專業技術培訓,是否確認為專業技術培訓,將決定是否進行專業技術培訓雙方簽訂的服務期限協議有效。因此,雇主應提供證據證明其提供的培訓是特殊培訓,例如提供培訓發票以及培訓機構或具有培訓資格的學校出具的其他證據。
此外,根據《勞動爭議案件審理指導意見》(國家勞動法[2009]47號)江蘇省高等法院和省勞動委員會發布的第12條規定,如果用人單位以勞動者違反服務期限協議為由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人民法院和仲裁機構應審查用人單位是否提供專項培訓費用雇主為工人進行的崗前培訓和日常業務培訓不確認為專業技術培訓,工人在特殊培訓期間的基本工資不確認為特殊培訓費用dly,培訓機構的通知中指出,原告的培訓內容為某車型保修政策、質量信息管理、DMS系統等方面的業務培訓,未通過資格考試且成績不合格者不得上崗,因此原告一方cipation應為一般上崗培訓,而非專業技術培訓。因此,本協議第7條:違約責任2.4中的違約金協議違反了《勞動合同法》,第25條的規定無效。綜上所述,用人單位的崗前培訓和其他一般培訓l工人培訓不僅是雇主的法律義務,也是工人享有的法律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責任公司關于股權轉讓的股東會決議范本怎么寫
2021-03-09抵押合同到期如何清償
2021-02-17勞務糾紛是否屬勞動監察范圍
2021-03-242020傷殘等級評定標準賠償
2020-11-11個人合伙企業中對于企業的的資產怎么認定
2021-02-19關于酒駕肇事后報警接受處理該如何認定?
2020-11-15贍養費的給付標準是多少
2021-03-03交通事故索賠攻略
2021-01-26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
2020-12-22被小區門禁夾斷腿,應由誰負責
2020-12-10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5單位不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22北京市勞動局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
2021-01-03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網絡投保的銷售情況是怎樣的
2020-12-28汽車沒買保險交警查到會怎樣處理
2021-02-26實習期上高速保險拒賠合法嗎
2021-02-22更換駕駛員報保險屬于騙保嗎
2020-12-02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是否具有約束力
2020-12-28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有什么限制和原則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