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些情況可能構成專利侵權
1。生產性侵權
生產性侵權包括兩個方面:
(1)生產和制造他人的專利產品
(2)利用他人的專利技術直接或間接生產和獲利,稱為生產性侵權。使用方法,只要用于生產經營,即構成侵權。設計和制造他人的專利產品,然后將其用于生產和經營目的,也構成生產侵權。沒有外觀設計專利的使用侵權,只有制造行為的生產侵權
2。商業侵權
商業侵權是指銷售侵權產品構成的侵權。銷售侵權是指生產和制造的產品在明知侵犯他人專利權的情況下仍在銷售。這種知識應該是直接的知識,而不是應該知道的。例如,收到專利權人的通知或警告應視為直接知情,在專利公報或報紙上發表的聲明原則上不應視為知情的先決條件。侵權產品最好直接通過公證機關、工商部門和專利管理部門通知銷售者。這樣的證據更可靠。一般信函通常不足以證明專利權人已經警告了賣方。間接侵權
間接侵權是建立在直接侵權的基礎上的。如果不確定直接侵權,則不存在間接侵權。間接侵權的成立通常具有一定程度的共同意圖或知識,通常有以下三種形式:
(1)知道自己生產的主要部件是專門為專利侵權人制造的,可能構成間接侵權
(2)如果一整套生產配件由他人提供并組裝成產品,且組裝在一起必然構成對他人專利的侵權,則視為間接侵權。但是,如果生產的是一般配件,則需要在其他人購買后添加其他配件,以形成復合產品。除非有共同原因,否則一般不構成間接侵權。(3)這是轉讓許可的間接侵權,因為技術轉讓給他人,甚至專利被許可給他人生產或使用。產品或用戶可能侵犯他人的專利權,轉讓技術或許可專利的一方也可能間接侵權。哪些情況不構成專利侵權
專利法第63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1)專利權人制造或者進口的專利產品,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制造或者進口的,或者按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應當用于銷售或者銷售該產品,或者在專利申請日前做好必要的制造和使用準備,僅在原范圍內繼續制造和使用
(3)暫時通過中國領土的外國運輸工具,領海和領空根據其所屬國家與中國簽署的協議或其加入的國際條約,或根據互惠原則,將相關專利用于其設施和設備,以滿足運輸工具的需要專門用于科學研究和實驗的相關專利
如果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和銷售的專利產品或根據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被用于生產和經營目的,并且產品的合法來源能夠證明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專利侵權的,專利權人有權要求侵權人賠償自己的損失。索賠的賠償金額可以是侵權人因侵權而獲得的利潤。此時,專利權人應當提供證據證明侵權人的銷售額、銷售時間、銷售價格、銷售成本和銷售利潤。在此基礎上,計算侵權人的利潤
實用新型專利侵權的判斷是什么
如何判斷外觀專利侵權
什么是專利侵權?專利侵權將承擔哪些法律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所得是否繳納個稅
2020-12-05商標糾紛中的級別管轄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13機動車損害賠償責任是屬于什么責任
2021-01-01車禍后賠償流程
2021-03-26工傷導致孩子流產怎么賠償
2020-12-06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房屋產權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0無營業執照單位能否認定勞動關系
2020-12-20勞動仲裁訴訟到法院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3人身意外險包括自殺嗎
2020-12-07違反壽險免責條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0-12-31人壽保險是如何進行理賠的
2020-12-22向壽險公司索賠時注意什么
2020-12-15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父母可以給成年子女購買死亡險嗎
2021-01-10人身保險合同主要采取的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11-08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
2021-02-02同一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同時兼營財產和人身業務嗎
2021-02-13買了新車怎么上保險
2021-03-15保險費率是如何確定的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