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目標由兩部分組成:損失前的風險管理目標和損失后的風險管理目標。前者的目標是避免或減少風險事故的機會,包括節約運營成本和減少焦慮;后者的目標是將損失的標的物恢復到損失前的狀態,包括維持企業的持續生存、生產服務的可持續性、穩定的收入、生產的持續增長和社會責任。二者的有效結合構成了一個完整、系統的風險管理目標
2.風險管理戰略。由于風險可能威脅到企業的生存,企業必須采取適當的風險管理策略進行風險管理。(1)風險規避策略。任何經濟單位應對風險戰略的首要考慮是避免風險。如果風險造成的損失不能用項目可能的利潤來抵消,那么規避風險是最可行、最簡單的方法。例如,如果你不進行投資,你可以避免投資帶來的風險。然而,規避風險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只有當風險可以避免時,避免風險才有效;二是一些風險無法避免;第三,有些風險是可以避免的,但成本太高;第四,企業被動規避風險,這將使企業滿足于現狀而不求進步。(2)風險控制策略。當一個經濟單位在從事經濟活動時,無法規避風險或必然要面臨一些風險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控制和減少風險的發生,或者如何減少風險造成的損失,即控制風險。控制風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控制風險因素,降低風險;二是控制風險發生頻率,降低風險損害程度。要控制風險發生的頻率,就必須做出準確的預測,要降低風險的危害程度,就必須采取果斷有效的措施。風險控制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雖然人類的知識和技術已經高度發達,但仍然存在許多無法突破的困難,因此不可能完全控制風險,完全減少損失。(3)風險分散和中和策略。風險分散主要是指經濟單位采取多元化經營、多方投資、多方融資、多源外匯資產、吸引多方供應商、贏得多方客戶等方式分散風險。中和風險主要是指外匯風險管理中采取的決策,如減少外匯頭寸、期貨套期保值、遠期外匯業務和其他化解風險的措施。(4)風險承擔策略。當經濟單位既不能規避風險,又不能完全控制風險,不能分散和化解風險時,只能自己承擔風險造成的損失。經濟單位可能以計劃外簡單自留或計劃內自我保險的形式承擔風險。非計劃簡單自留主要是指承擔不可預見風險造成的損失的方式;計劃自保是指承擔預期風險造成的損失的方式,如計提壞賬準備等。(5)風險轉移策略。為了避免承擔風險后對經濟活動的危害和不利,經濟單位可以采取保險或非保險等多種風險轉移方式。現代保險制度是轉移風險最理想的方式。如果單位進行財產、醫療等保險,將風險損失轉移給保險公司。此外,該單位還可以通過合同條款將部分風險轉移給另一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訴訟步驟有哪些步驟
2020-12-10遭惡意匿名舉報報警可以嗎
2021-01-24協議離婚請律師要收費嗎
2021-01-17原產地標記注冊申請書范文
2021-01-23如何解除反擔保
2021-01-11理財產品需要申報個人財產嗎
2021-01-26交通事故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3學歷造假用人單位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13房屋抵押登記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28格式合同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2021-02-22用人單位隨意變更勞動合同合法嗎
2020-12-12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哺乳期不同意調崗要如何處理
2021-03-04如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調解
2020-11-17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存在的問題及難點
2021-02-01人身保險合同常見問題
2021-02-23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保險法律法規有哪些,如何實施
2021-02-16選擇兒童保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