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責任法》將于2010年7月1日實施。遺憾的是,《侵權責任法》對具體賠償項目沒有具體規定,這取決于相關實施規則的出臺或司法解釋的進一步完善。我國現行法律對遲延時間的主要規定在遲延費的計算標準上
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試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43條(以下簡稱1988年司法解釋)解釋):根據被害人的實際損害程度,確定被害人的遲延日期,恢復病情,并參照治療醫院出具的證明或法醫鑒定進行鑒定關于審理觸電人身傷害賠償案件(以下簡稱2000年司法解釋):延期時間可根據醫療機構證明或法醫鑒定確定;如果不能確定,,可根據受害人的實際損害程度和恢復情況確定
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身傷害賠償法律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2003年司法解釋》)第二十條:失蹤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繼續曠工的,曠工時間計算至傷殘認定日前一日
上述三項規定由最高人民法院頒布,具有同等效力。根據新法優于舊法的原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傷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應當優先考慮。在實踐中,最常被引用的司法解釋是2003年的司法解釋,然而,2003年的司法解釋規定,在因傷害導致殘疾的情況下,延遲費可以計算到殘疾確定日期的前一天,但有許多疑點。計算延遲至固定傷殘日前一天時間的理論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第一民事審判庭編寫的《最高人民法院人身傷害賠償司法解釋》的理解和適用沒有解釋延遲時間的原因延遲時間的計算僅限于固定傷殘日前一天,學術界普遍認為,計算延遲費至傷殘評估日的依據是傷殘程度與勞動能力喪失程度密切相關。缺乏勞動能力自然會導致工作延誤。殘疾賠償實際上或在某種意義上是對工作延誤損失的賠償
在人身傷害賠償中,受害人因人身傷害造成的收入損失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醫療收入減少,這是受害人在醫療過程中實際收入的減少,應當以工作延誤費項目予以補償;第二,因傷殘死亡而喪失部分或全部工作能力所導致的收入減少,是指被害人在一定程度上喪失勞動和就業機會所導致的未來收入減少,應通過傷殘賠償予以補償,死亡賠償金和受撫養人的生活費。換句話說,殘疾或死亡前的補償是實際收入的減少,殘疾或死亡后的補償是未來收入的減少。因此,對于關注未來收入減少的費用項目,應在產生費用項目時確定費用標準,即在確定傷殘或死亡時確定費用標準。因此,一旦確定殘疾,工作延遲費將由殘疾補償金支付。如果工作延誤費與傷殘賠償同時計算和賠償,則屬于同一損失的重復賠償,這對侵權人顯然不公平
理論上,對受害人的賠償采用全額賠償原則。從受傷之日起至傷殘確定之日前一天的損失工作和傷殘確定后的傷殘賠償之和,僅為傷殘的全額賠償
但是,由于延誤費和傷殘賠償采用的計算方法(或理論基礎)不同,鑒定時間應用于確定殘疾確定日期,《人身傷害解釋》第25條第1款規定:“傷殘賠償金自確定傷殘之日起,根據傷殘者喪失工作能力或殘疾的程度計算20年根據提起訴訟的法院所在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上一年人均純收入劃分為。“該規則基于配額補償理論。固定補償,即所有殘疾程度相同的人,不論城鄉居民,不論性別、就業狀況和收入差距,都享有相同的補償標準。《人身傷害解釋》第20條第3款規定:“被害人有固定收入的,延期費按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被害人沒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被害人不能提供證據證明其最近三年平均收入的,可以參照上一年度被起訴法院所在地同行業或者類似行業從業人員的平均工資計算。“該規則基于差異補償理論和定額補償理論的結合,主要是差別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傷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曠工時間根據證明確定由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如果受害人因受傷致殘并繼續缺勤,則缺勤時間可計算至傷殘判定日期前一天。”根據規定,受害人因傷致殘,繼續曠工的,曠工時間可計算至傷殘認定日前一日
III。在第一次傷殘鑒定后在審判實踐中,當另一方提出異議并最終做出新的殘疾評估時,如何確定損失時間間隔
律師認為,雖然第二次評估取代了第一次評估結論,但如果兩名評估受害者都構成殘疾,則僅在不同殘疾水平的情況下,應承認受害者在第一次評估中構成殘疾的事實
1。如果受害者在第一次評估中未完成治療,且不符合評估條件,則應使用治療后第二次評估的時間來確定缺勤時間
2,當受害者的治療在第一次評估結束時,另一方對殘疾水平提出異議,并要求重新評估(1)如果第二次評估結論與第一次評估結論一致,延誤時間應計算至第一次傷殘判定前一天(2)如果第二次評估結論與第一次評估結論不一致,損失時間的計算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果第二次殘疾水平高于第一次,則應計算到第一次殘疾確定前一天的損失時間。如果第二個殘疾級別低于第一個殘疾級別,則損失時間的計算應計算到第二個殘疾確定前一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證經營罰款多少錢
2020-12-08退休人員喪葬費領取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26老人住院女兒該掏錢嗎
2020-12-19知識產權與債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0-11-13農民工工資拖欠是否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1-03-08第二次起訴離婚訴狀
2020-12-14一審法院違反級別管轄審理是否有效
2021-02-21申請人評殘情況公示期限
2021-01-12交通事故傷殘級別
2020-12-23領養孩子長大了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25房屋裝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7學校檔案弄丟是行政之訴還是侵權之訴
2020-11-13需要哪些材料申請已登記的地役權
2020-11-15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飛機延誤險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1-02-08失足墜崖保險賠付嗎
2021-02-03車輛未按時年檢保險公司一定不用賠償嗎
2021-03-11在辦保險之前開過三高的藥物,會影響理賠嗎
2020-12-07保險利益的確立條件有哪些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