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崗條件
下崗與用人單位在正常情況下解除勞動合同不同。我們所說的裁員是指經濟上的裁員。在裁員數量上,規定用人單位裁員數量達到20人以上或20人以下,但占職工總數的10%以上。用人單位裁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依照《企業破產法》的規定進行重組
2.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
3.企業變更生產的,重大技術創新或業務模式調整,勞動合同變更后仍需裁減人員
用人單位應注意,當此條件適用時,企業的生產變更、重大技術創新或業務模式調整不能立即下崗,但勞動合同必須先與員工變更。勞動合同變更后,員工仍需下崗的,方可下崗。如果員工在未變更勞動合同的情況下被解雇,也屬于非法終止合同,應承擔非法終止合同的法律責任
4.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狀況發生重大變化,即所謂的“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在客觀經濟條件下”一般指發生不可抗力或其他使勞動合同的全部或部分條款無法履行的情況,如企業搬遷、合并、分立、合資等。裁員程序
根據《勞動法》第41條的規定,對于經濟性裁員,用人單位應提前30天向工會或全體員工說明情況,并聽取工會或員工的意見。裁員計劃上報勞動行政部門后,可對員工進行減員
III.不裁員
1.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員工不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疑似職業病患者在診斷或醫學觀察期間
2.在本單位患有職業病或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部分喪失工作能力
3.在規定的醫療期內患病或非因工負傷
4.懷孕期間的女工,分娩、哺乳
5.自法定退休年齡起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5年且未滿5年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四、經濟補償
按照《勞動法》第四十六條的有關規定《合同法》,根據裁員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經濟補償金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期限少于六個月,如果工人的月薪高于上一年度由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設區市人民政府公布的該地區雇員平均月薪的三倍,則應向雇員支付半個月的工資作為經濟補償用人單位所在地區,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標準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經濟補償金的最高支付期限不得超過12年
在市場經濟時代,裁員是可以理解的。對于企業來說,裁員是一種理性的人力資源退出行為,是企業為保持持續增長和發展而采取的措施之一。因此,企業應當依法下崗,對下崗職工給予經濟補償,維護企業良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民法典草案提審:婚姻家庭編擬了這些新規(20個新亮點)
2020-12-25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2020-11-20緩刑期間能學駕駛嗎
2021-01-09破產清算必須注銷公司嗎
2021-03-09婚前財產婚后購買房屋算婚后財產還是婚前
2020-12-17放棄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在超市摔倒的賠償責任是怎樣
2020-12-14買私人地皮蓋房子,拆遷能否得到賠償
2021-01-03無產權房拆遷補償安置能到補償嗎
2020-11-17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申請回避可以口頭嗎
2020-12-02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流程
2021-03-20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內容是什么
2020-11-11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無責以買保險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0-12-04單方事故可以拒賠嗎
2021-02-16承攬合同與承包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