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爭議調解協商法是怎樣的
一、勞動爭議的協商
(一)協商流程。根據《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規定,發生勞動爭議,一方當事人可通過與另一方當事人約見、面談等方式協商,另一方應在5日內做出口頭或者書面回應(超過5日不回應視為拒絕協商),雙方書面約定協商期限。協商達成一致,應當簽訂書面和解協議。
(二)協商期限。協商期限由當事人書面約定,在約定期限內未達成一致的,視為協商不成;當事人可以書面約定延長期限。
(三)協商代表。職工可以要求所在企業工會參與或者協助其與企業進行協商。工會也可以主動參與勞動爭議的協商處理,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職工還可以委托其他組織或者個人作為其代表進行協商。
(四)法律效果。協商達成的和解協議,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經仲裁庭審查,和解協議程序和內容合法有效的,仲裁庭可以將其作為證據使用。但是,當事人為達成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協所涉及的對爭議事實的認可,不得在其后的仲裁中作為對其不利的證據。
(五)程序銜接。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一方當事人在約定的期限內不履行和解協議的,可以依法向依法設立的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也可以依法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二、勞動爭議的調解
(一)調解組織。
根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后,可以向下列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一是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和企業代表組成,由工會成員或雙方推舉的人員擔任調解委員會主任;二是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由司法行政部門主管,接受人民法院的業務指導;三是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
核心內容: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常常因為勞動權利和勞動義務的不同追求產生種種爭議,包括就業、工資、工時、勞動保護、勞動保險、勞動福利等。根據我國勞動爭議相關法規,小編為您整理了勞動人事糾紛中關于勞動爭議的協商、調解和仲裁制度相關知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2008年5月1日生效)《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2008年12月17日生效)和《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2012年1月1日生效)等法律法規,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可自行協商,可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協商、不愿調解、協商調解不成或調解協議未獲履行的情況下,可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處理勞動爭議應遵循公平、公正、及時和著重調解的原則,以法律為準繩、事實為依據,盡量通過協商、調解方式解決當事人的矛盾糾紛。
綜合上面的介紹,發生勞動爭議,雙方可以通過協商或者調解解決。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勞動爭議的協商與調解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與擔保法有關的幾個實務問題
2021-02-19取保候審最快幾天放人
2020-12-31哪些情況下可以中止行使探望權
2020-12-29交通事故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3防二次出軌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1公民個人財產信息包括哪些
2021-03-19股權擔保合同怎么寫
2021-03-16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小學生用美工刀割傷人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2離婚房產確權訴訟需要被告到場嗎
2021-03-22政府的集資房能否買賣呢
2020-12-13企業分立合并后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09失職失責造成危害該怎么處罰
2021-02-23勞務外包工作中,勞動者受傷該由誰負責
2021-02-05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保險合同保證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6保險營銷員取得傭金收入應當繳納哪些稅
2021-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