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保護子女的利益出發,《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釋明確規定,未成年子女、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對未成年子女負擔撫養、教育義務的法定監護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權的請求。權利人范圍相對較寬,一旦出現因探望而導致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況,可以有更多適格的主體向法院尋求救濟,從而更好地實現對未成年子女的保護。
未成年子女、直接撫養方及其他負擔撫養、教育之責的法定監護人提出中止探望權請求的,應當舉證證明出現了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法定中止事由。
《婚姻法》第三十八條第三款規定:“父或母探視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由此看出,《婚姻法》將中止探望權行使的法定事由概括地規定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即探望給子女的身心造成損害。根據司法實踐,其情形主要有:(1)探望權人是無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2)探望權人患有嚴重疾病,可能危及子女健康的;(3)探望權人在行使探望權時對子女有侵權行為或者犯罪行為,損害子女利益的;(4)探望權人與子女感情嚴重惡化,子女堅決拒絕探望的;(5)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
探望權是法律賦予的一項實體權利,有關探望權的中止和恢復,并非是對權利的實質性處分,只是暫時性地加以限制。由于中止探望權的行使事關當事人的權利及子女的健康成長,辦案人員需慎重對待。
哪些人有權提出中止探望權行使?
依法享有探望權的主體與有權提出中止探望權行使的主體,二者在范圍上是不同的,根據《婚姻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離婚后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依法享有探望權的主體就只允許父母離婚后,父或母中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享有此項權利。
通常,有權提出中止探望權行使的一方,為在生效裁判文書中負有協助義務的一方。根據婚姻法相關的司法解釋的規定,未成年子女、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對未成年子女負擔撫養、教育義務的法定監護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權的請求。婚姻法的相關司法解釋根據法律的規定,將提出中止探望權的請求權人明確指出,如果直接與子女共同生活的監護人因種種原因未提出時,允許其他人員提出申請,這樣就拓寬了渠道,從而可以更好地保護子女的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是否為必經程序?
2020-12-16如何判斷商標侵權行為怎么認定
2021-01-29財產損失鑒定報告需要提供的資料清單有哪些
2021-03-13如何認定夫妻債務
2021-03-15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企業試用期如何解聘員工
2020-12-24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03人壽保險的類型和條件有哪些
2021-03-20保險合同的變更可以表現為什么
2021-02-17小額人身保險的金額是多少
2021-01-31旅游意外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1-27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網絡保險的重要性
2020-11-13變額年金 VariableAnnuity
2021-03-07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成立
2020-12-06承包經營權行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房屋拆遷有爭議如何處理
2020-11-19房屋拆遷中,評估報告有期限嗎,多長時間有效
2021-01-10殘疾人拆遷安置費能提高多少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