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投資公司的股權可以轉讓,但有下列規定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股權轉讓,必須經全體股東同意內資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對外轉讓,必須經半數以上股東同意。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以下簡稱《合資經營企業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以下簡稱《合作法》)明確規定,一個股東轉讓出資必須經全體股東批準。這一規定不僅針對中國投資者在外商投資企業的股權轉讓,而且針對外國投資者的股權轉讓,這種比國內企業更為嚴格的做法,是為了保持外商投資企業更為強大的人文合作因素,體現了國家對外商投資企業長期穩定經營的期望
此外,如果有其他股東不同意轉讓給第三方,是否必須購買外國投資者的股權,《合資經營企業法》和《合資經營企業法》沒有規定,但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外商投資的有限責任公司,法律對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另有規定的,適用本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按照《規定》的規定,不同意轉讓股權的,應當購買股權,否則視為同意轉讓,轉讓外資股權必須經企業原審批機關(商務部門)批準,并辦理工商變更登記p>首先,外商投資企業的外資股權轉讓必須得到原政府部門的批準,正如法律必須批準設立新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外資收購境內企業股權一樣
其次,股權轉讓獲批后,工商變更登記必須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規定:“合營一方將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轉讓給第三方,必須征得合營另一方的同意,報審批機關批準,并向登記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手續。”。違反上述規定的,轉讓無效。”也就是說,外資股權轉讓合同的效力取決于原政府審批部門的批準和工商登記公司法第三十五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規定合營一方轉讓其全部或部分股權時,合營另一方有優先購買權,一方轉讓股權給第三方的條件不得優于另一方。這是一種基于有限責任公司人的因素和保護合資企業相對股東權利的制度設計。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和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人也適用外國投資者應當依照法律和有關合同的規定出資,否則其股權將受到相應的限制。根據《外商投資企業股權變更規定》,在外商投資到位前,外商不得將未交付部分的股權質押;出質后,未經出質投資人和企業其他投資人同意,質權人不得轉讓出質股權,未經質權人同意,出質投資人不得轉讓出質股權。同時,外國投資者將其股票質押的,還應當經原政府審批部門批準。未經批準,其股權不得質押5.外資股權轉讓后,外資股權比例不得低于25%。國家一般要求新設外商投資企業的外資股權比例不得低于25%,這意味著法律法規不禁止設立外資股權比例低于25%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外匯管理、稅務管理和《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允許因并購設立外資比例低于25%的外商投資企業。然而,法律法規不允許現有外商投資企業通過股權轉讓將外資股權比例降至25%以下
關于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者股權變動的若干規定第五條規定,除非外商將其全部股權轉讓給中國投資者、企業投資者股權變更,不得使外國投資者的投資比例低于企業注冊資本的25%。也就是說,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國投資者不能通過股權轉讓使自己的股份低于25%,或者全部轉讓,或者轉讓后的股權比例仍高于25%
6.外國股權不得部分轉讓給國內個人(如果全部轉讓,不受此限制,因為轉讓后不再是外商投資企業)外資股權部分轉讓的,除符合上述第五條規定外,股權不得轉讓給中國公民個人。《合資企業法》和《合作企業法》都規定,公民個人不得與外國投資者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002年12月30日,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下發了《關于加強外商投資企業審批、登記、外匯管理和稅收管理的通知》,其中進一步明確,原境內公司的中國自然人股東在原公司享有股東資格一年以上的,經批準,可以繼續作為變更后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的中方投資者。騰訊創客空間是創業的平臺
但是,中國境內自然人仍然不允許以新設或收購的形式與外國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或個人設立外商投資企業。也就是說,法律法規允許外資并購形成的外商投資企業現有的個人股東繼續存在,但根據《關于設立**投資有限公司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不允許外國投資者將部分股權轉讓給境內個人,與境內個人股東形成外商投資企業的存在。,外國投資者為**投資有限公司發起人的,其境外股權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三年內不得轉讓,后續轉讓還應經原政府審批部門批準。這也是《公司法》對設立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的要求,但也有一些限制。以上就是這些問題的答案,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在這方面需要幫助,律師協會為您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包括哪些
2020-11-12公司章程規定不設股東會能否召開臨時股東會
2021-03-04經偵大隊的傳喚方式
2021-03-20離婚后可以終止探視小孩嗎
2021-01-04贈予撤銷的適用情形
2021-02-03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5贍養老人的繼子能分撫恤金嗎
2020-12-08銀行員工私劃走客戶款項銀行要承擔責任嗎
2021-02-10淺談醫療糾紛的防范
2020-12-24逾期不履行合同怎么界定
2020-12-31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學歷造假公司可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1-24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如何進行保險理賠程序,保險理賠時效又是幾年
2020-12-04本案被保險人身故保險公司應否賠付
2020-11-21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保險詐騙罪有哪些規定
2021-03-18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4保險合同的特約條款包括哪些
2021-01-31婚內買保險的受益人可以是外人嗎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