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瑕疵股東出資的情況下,股權轉讓是否仍然有效。出資瑕疵的股東轉讓股權的,人民法院不得以出資瑕疵為由認定股權轉讓合同無效。股東違反出資義務有不履行和不當履行兩種形式。不履行出資義務,通常是指股東不按照公司章程的規定履行出資義務。具體表現為:(一)拒絕出資。即股東在公司章程中簽署或者填寫認繳書后,拒絕按照規定出資。這種拒絕通常是明示的,但也可以是暗示的。拒絕出資可以在公司成立前發生。如股東簽署公司章程后,在驗資時拒絕出資。也可能發生在公司成立后,即公司成立后,依法應當辦理金融產權轉移手續,但投資者拒絕辦理相應的后續手續,其結果是股東認繳的出資額不到位
(2)無法出資。指投資者因客觀或法律原因不能履行投資義務的情形。不出資分為事實上的不出資和法律上的不出資。前者是指基于自然法事實的出資不可能。被投資建筑物在辦理過戶手續前發生毀損、滅失的,多數為不可抗力。后者是基于法律的規定而不能貢獻的,如禁止流通不能貢獻給外部群體;非專利技術投資前的披露;投資前撤銷商標權。雖然不能出資的最終結果與拒不出資的結果相同,導致應繳出資額不到位,拒絕出資的性質與不能出資的性質明顯不同:拒絕出資是指因主觀故意不愿意出資,而因客觀原因不能出資。也就是說,表面上沒有出資,比如虛構外資出資是為了在中外合資經營中獲得優惠待遇,虛構出資是為了滿足股東人數。需要指出的是,虛假出資與不繳出資的區別在于前者無償取得股份,其行為性質為欺詐;后者未繳足出資,未取得股份,其行為性質為違約。(4)撤回出資。也就是說,公司股東在公司成立時已經繳納了出資,在公司成立后秘密抽回所認繳的出資。最典型的表現是公司股東秘密轉讓相當于自己出資額的財產并繼續持有公司股份,就其表現形式而言,可分為全部外逃和部分外逃。一般來說,能夠從公司中提取資本的股東通常是控制和控制公司的大股東或經理。因為提取資本的人不再擁有公司的資產,他不需要承擔出資的風險,也不需要從中獲取利潤。當公司虧損時,投資者可以以破產為借口逃跑,這說明他們的行為對社會的危害性為了更好地幫助您解決問題,您可以委托當地有經驗的律師通過律師事務所為您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從而最大限度地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的流程大概要多久
2021-02-11酒駕記錄保留多久
2021-01-12離婚后 夫妻債務應共同償還
2021-01-26起訴離婚程序費用
2020-12-23少數民族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男子只辦婚禮沒登記,婚姻是否有效
2020-12-25聘用合同被解除能獲得經濟賠償嗎
2020-12-31買賣雙方跳過中介私下成交是否還需付中介費
2021-02-09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詢問解答】離職時被老板惡意扣工資怎么辦
2020-11-10怎么認定勞動合同變更是否合理
2020-11-09競業限制僅約定責任是否有效
2021-03-24勞動派遣方式中勞務用工法律風險
2021-01-15怎么避免保險合同糾紛
2021-02-01人身保險一般期限長嗎
2020-12-01試論我國人身保險合同的復效
2021-02-12保險保全手續怎么辦
2021-03-04為什么保險合同會終止
2021-01-24車輛沒買保險被撞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15土地流轉補償協議是怎樣的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