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關于加班工資的規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
(一)8小時外加點:根據1995年5月1日起施行的《國務院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第三條 “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因此,如果安排勞動者在每天8小時之外延長工作時間的,就應該按照《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支付加班費,即加班費不低于150%的工資;
(二)休息日加班:如果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的,就應該按照《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支付加班費,即加班費不低于200%的工資
(三)法定節日加班:根據1999年9月18日國務院頒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270號)第二條規定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由原來的7天改為10天,即:(1)新年,放假1天(1月1日);(2)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3)勞動節,放假3天(5月1日、2日、3日);(4)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也就是說,以上日期就是法定休假日,如果在以上日期安排勞動者工作的,就應該按照《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三款支付加班費,即加班費不低于300%的工資。
(四)計件工資時的加班加點: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三條規定:“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后,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經勞動行政部門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準工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并應按本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勞動者,不執行上述規定。”
(五)綜合計算工時的加點:依據我國勞動與社會保障部2000年3月17日頒發的《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數和工作時間分別調整為20.92天和167.4小時。”因此,實行綜合計算工作時間的,如果月平均工作天數超過20.92天,或者月平均工作時間超過167.4小時的,應該視為加點,按照《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支付加班費,即加班費不低于150%的工資。每月制度工作天數(即月平均工作天數)明確規定為20.92天,月平均工作時間為167.4小時。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的解答,希望能為您提供幫助,想了解更多關于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或是其他法律相關問題,都可以到律霸網咨詢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協議關于賠償的相關法規是什么
2020-12-18眼晴工傷鑒定的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9一般個體戶要預審多久
2021-03-01盜用他人攝影照片屬于侵權嗎
2021-03-26領取不動產證需要多少錢
2021-02-03合伙協議的內容包含哪些
2021-01-08經濟犯判五年能假釋嗎
2021-01-16協議限制離婚自由歸于無效
2021-02-27女方懷孕期間男方出軌怎么辦
2020-12-04贍養費能要多少
2021-01-03交通事故死亡賠償協議書
2020-11-20子女的撫養權爭取方法
2020-12-28現在房產抵押都有他項權證嗎
2021-01-05殘疾軍人撫恤金能否強制執行
2021-03-21中間人拿好處費違法嗎
2021-01-27法律規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試用期離職主管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05人壽保險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18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公司為勞動者投保團體人身保險誰是被保險人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