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減少資本投入可以提高資本使用效率。減資的類型和適用場合各不相同。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公司在減資時應首先彌補損失和公積金的不足。減持資本金的剩余部分,只有在彌補虧損、補繳公積金后,才能返還給股東。禁止在清償債務或者提供擔保前向股東返還資本;為保護股東利益,有限責任公司減資比例不平等,應當經全體股東同意,股份有限公司減資應當按照股份回購程序進行,股東保護根據公司的經濟目的,公司可以在本質上和形式上減少資本。前者是指法律上的資本減少,實質上是公司財產減少的后果;后者是指法律上雖有資本減少的形式,但實質上并沒有導致公司財產減少:(1)這兩種資本減少方式發生在不同的情況下。從本質上講,資本減少發生在以下情況:由于公司經營規模和經營范圍的變化,公司資本出現盈余,而維持過剩的資本必然導致公司資本的停滯,不利于公司資本的使用效率,適當減少公司資本金將使各方受益。減資的正式場合是:當公司經營不善造成嚴重虧損,導致公司資本與實際資產嚴重不符時,如果保持實際虛無資本,不僅有利于公司債權人的利益,而且是有害的,而股東因公司虧損而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因此,為了使公司的資本與資產基本相等,有必要減少資本(2)
上述觀點在學術界具有代表性。根據減少注冊資本的目的,減少注冊資本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2.彌補減資損失;3.不出資的減資;4.混合資本削減。資本償還型減資的目的是償還股東的部分出資或股本,主要適用于資本過剩的情況;虧損資本減少主要是為了彌補虧損或損失,適用于公司的經營虧損或損失(3);減免出資的減資可以免除股東所欠的部分資本。在實行法定資本制或折衷法定資本制的公司制度中,它是常用的。我國實行法定資本制度,公司設立登記時必須繳足資本。因此,這種類型的減資在我國一般情況下并不適用,但也并非絕對不適用,在實踐中,股東出資不實或出資不到位的現象仍時有發生,因此可以適用這種類型的減資;混合減資是指股東以償還出資和彌補虧損兩種目的并存的減資方式,適用于公司資本規模過大、同時發生經營虧損的情況。為了進一步解釋混合型減資,我們舉一個例子:假設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經營虧損200萬元,那么凈資產800萬元?,F股東大會決定減資500萬元,減資后的注冊資本為500萬元。返還股東注冊資本500萬元(即返還資本減資),公司凈資產為300萬元;如果先彌補虧損再返還資本(即采取混合減資),凈資產為500萬元,而公司只能向股東返還300萬元的資本
減少注冊資本涉及兩個法律問題,一是債權人的保護,二是對股東權利的保護。公司資產是公司承擔外部責任的基礎(4)。公司減資一般會導致公司資產的減少,削弱公司的責任基礎。因此,在法律上,公司減資首先考慮的是保護債權人的利益。另外,由于公司減資涉及股東權利的處分,為了保護債權人的利益,必然導致股東權利的保護,大陸法系國家普遍實行較為嚴格的資本制度,在公司制度中實行資本三原則:資本不變原則、資本充實原則和資本保全原則。即使法律允許減資,也規定了一系列嚴格的程序和條件,包括減資的財務限制、股東大會的決議方式、通知和公告程序、債務的處理或擔保等,登記程序和向股東返還資本的條件首先,股東返還資本的財務限制。綜上所述,減資具有向股東返還資本的差異。不向股東返還資本的減資不損害債權人的利益。因此,除虧損性減資外,其他類型的減資必然對債權人產生影響。從前面的討論可以看出,無論公司的盈虧,注冊資本都可以減少。如果減資的目的純粹是彌補公司的虧損或損失,則禁止向股東返還資本。如德國《股份公司法》規定,為平衡跌價、彌補其他損失或將資金劃入資本公積,減資所得資金不得用于支付股東,也不免除股東繳納投資基金的義務。(五)用減少的資本彌補虧損,實際上是調整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下的實收資本、資本公積金、盈余公積金、未分配利潤等項目(6) 所有者權益未減少,公司資產數量未減少。在混合資本減持中,對股東的資本回報設定財務限額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不設立這樣的限額,即允許減資返還,將導致公司減資后凈資產過少,甚至低于法定最低資本限額,這與資本保全原則相悖。如某公司注冊資本100萬元,公司累計虧損60萬元,凈資產40萬元?,F任股東決定減資50萬元。假設采取資本返還方式減少資本金,股東還債后可收回40萬元資本金。公司向股東支付40萬元時,公司凈資產為零;假設采用混合資本減持,但對彌補虧損的金額沒有限制。股東們用5萬元來彌補虧損。清償債務后,股東可收回35萬元資本金。再到公司向股東繳納35萬元,公司實際凈資產為5萬元,公司實際注冊資本為50萬元。公司注冊資本與凈資產存在較大差異。問題是,法律沒有規定公司減少資本時向股東返還資本的財務先決條件。從上面的例子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減資后公司資本的信用度大大降低。雖然在減資前設立的債權可以得到有效清償(假設已有效通知所有債權人),但減資后設立的債權可能無法得到有效清償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訴訟行為有哪些
2021-02-17工傷申報超過30天怎么辦
2021-01-04漲工資不兌現怎么維權
2021-03-01抵押到期債務未還清怎么辦
2021-01-24請問父母有退休金能否申報贍養
2021-01-20女方想離婚男方不愿意該怎么做
2021-01-25貸款需要擔保的要簽擔保合同嗎
2021-02-10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兒子怎么辦
2021-01-04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交通肇事逃逸后,被保險人哪些請求商業險賠付獲支持
2021-01-27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1-02-24酒后駕車被撞死保險公司是否可以拒賠
2021-03-21車身被人惡意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08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是什么意思
2021-03-16保險理賠的流程分為哪些
2020-12-21車險理賠“過期” 責任究竟在誰
2021-01-04保險公司賠償的時限是什么
2021-02-14企業參加的財產保險包括什么
2020-12-06保險合同成立的要件有哪些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