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職工發生意外傷害或者依照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的,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協調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有特殊情況,用人單位未依照前款規定申請工傷認定的,經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批準,可以適當延長申請期限,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可以自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一年內,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鑒定根據本條第一款的規定,工傷認定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由用人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按照屬地原則辦理,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承擔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申請工傷鑒定的法律主體: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申請工傷鑒定的法律主體包括用人單位、受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而工會組織
工傷保險關于申請工傷認定主體的規定,充分體現了工傷保險保護受傷職工權益的宗旨,從各個方面保障職工權益的實現。這也是工傷保險充分承擔社會責任宗旨的體現。工傷認定時間: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和《工傷認定辦法》第四條、第五條的規定,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30日內申請工傷鑒定,申請工傷鑒定的時間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1年內。工傷鑒定申請期限應當暫停或者中斷,申請期限可以延長:
工傷鑒定申請期限不是排除期,應當暫停或者中斷。2005年2月1日,國務院法制辦在國發〔2005〕39號文《關于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第六十四條工傷認定申請時限請示的復函》中指出,因不可抗力造成的延誤,應當扣除工傷認定申請期限,《工傷保險條例》之所以規定了法定的工傷認定申請期限,是為了促進用人單位和工傷人員及時行使職權,保護勞動者的權益工傷人員的利益。因此,工傷認定部門應當調查核實申請人是否有特殊情況,審查逾期申請的理由是否合理,決定是否同意延長申請期限,為切實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但在實際工作中,當工傷人員逾期提交工傷認定申請時,總社會保障部門不作任何調查,即:,以超過期限為由作出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的決定。因此,為了保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工傷發生后,受傷人員應盡快申請工傷鑒定以上是小編為您安排的相關內容。可以中斷工傷認定申請時限。發生工傷的,用人單位不申請工傷認定的,勞動者個人也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如果您還有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咨詢一下我們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按照何種標準計算問題的批復
2021-02-05商標侵權中的“反向假冒”的法律規制
2020-12-26小區相鄰侵權賠償款如何分配
2021-03-01同居關系是否構成表見代理
2021-02-16演唱會拍照侵犯表演者權嗎
2020-12-12辭退、除名和開除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9股權出質可以辦理股東變更嗎
2021-03-19法律規定擔保合同簽訂流程是什么樣的
2020-12-17保姆哭訴遭女藝人打罵,構成侵權嗎
2020-12-27房產證未辦理下來能否過戶
2020-11-27小產權房子能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08臨時用工合同是否可以不繳納社保
2021-03-13投保一定能獲得賠償嗎
2020-11-08旅游費含保險受傷有沒有理賠
2021-03-25客戶聘請保險經紀人的必要性有哪些
2020-11-13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火災保險賠償賠償標準
2020-12-25投保人是什么意思,成為投保人有哪些條件
2020-11-29車險理賠的幾個認識誤區
2020-12-07機動車第三者責任應當怎樣認定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