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傷鑒定后多久可以賠償。單位為工傷職工足額購買工傷保險的,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將在工傷鑒定證書簽發后60個工作日內對工傷職工或其家屬進行賠償
單位未為工傷職工購買工傷保險或未足額購買工傷保險的,工傷賠償金由單位承擔。單位的賠償金從你受傷的那一天開始支付你工資。經工傷傷殘鑒定后,可立即向本單位申請一次性賠償。工傷治療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清單》、《工傷保險藥品清單》和《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清單、工傷保險藥品清單,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由國務院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經辦機構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與醫療機構和輔助設備配置機構簽訂了服務協議,并公布了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和輔助設備配置機構名單。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民政部門制定。醫療費用的使用由國務院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核定,按照協議及國家有關目錄和標準,對受傷職工的康復費用和輔助設備費用,按時足額結算工傷事故醫療費用的賠償,受害人有先決條件,即:,除緊急情況外,員工應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費用應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的規定,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符合上述條件后,受害人可以獲得醫療費用補償(2)在康復費用補償的情況下,當事人尚未康復需要繼續治療的,必須發生的費用,可以與根據醫學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發生的醫療費用一并賠償,用于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需的康復費用、適當的整形手術費用以及其他尚未恢復的后續治療費用,賠償權利人可以在實際發生后另行起訴。如果受害者在康復醫院接受治療,醫療費用的賠償應根據不同情況處理:1。如果選擇康復醫院而不是治療疾病所必需的,則醫療費用的補償應按照同一疾病的普通醫院的收費標準計算。病人在綜合醫院治療后,經治療醫院批準,轉入康復醫院進一步治療,這是治療傷病所必需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制定的康復醫院收費標準計算。治療后傷情穩定,但仍需繼續康復和對癥治療的,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可以出具縣級以下傷情救治證明
(3)食品補貼1。因客觀原因確需異地治療不能住院的,應當賠償被害人及其看護人實際發生的合理食宿費用。伙食補貼的補償期原則上為住院期間,即伙食補貼按受害人住院期間計算,天數乘以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日標準,具體的伙食補貼可以獲得(4)交通和住宿費用如果醫生看望受害人,如果旅費已經包含在醫療費用中,那么受害人將從醫療費用中獲得補償,不需要包含在交通費用中。不計入費用,由被害人單獨支付的,按交通費賠償。為受害者或他們的照顧者使用私家車的費用。在去醫院治療、轉院過程中,以私家車作為交通工具的,應當補償實際支付的正常費用,如相應合理的燃油費、停車費、過路費等。關于運輸費用的計算標準,實踐中普遍認為,運輸費用應當按照侵權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差旅費標準支付。但也要根據被害人的實際情況和治療的實際需要靈活把握。普通公共汽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特殊情況下,可以乘坐救護車和出租車,但受害人應說明使用的合理性。以普通硬座列車為主。在特殊情況下,軟座和臥鋪也應被允許,但受害人應解釋其合理性。緊急情況下,應允許乘坐飛機,受害人應說明原因
(5)經傷殘等級評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照料的,護理費用,生活照料費由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照料費按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三個不同等級支付,標準為50%,統籌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或30%。(6)停工留薪期間的工資。職工受傷前在本單位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受傷前實際工作月數的月平均工資計算原工資標準。員工受傷前工作不滿一個月的,按合同約定的月工資計算原工資標準;未約定或者不能確定原工資標準的,原工資標準按不低于上年度本市職工社會月平均工資的60%計算。(七)殘疾人輔助器具費;(八)殘疾人津貼實際發放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補足差額;保持勞動關系,辭職。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后,停止發放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殘疾津貼的,應當補足差額。用人單位和職工按傷殘津貼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個人工資是指受傷職工在發生事故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內的月平均工資。本人工資高于統籌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統籌區職工平均工資300%計算;如果我的工資低于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按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9)殘疾津貼與用人單位保持勞動關系,用人單位安排適當的工作。安排工作有困難的,用人單位應當按月支付傷殘津貼,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如果實際傷殘補助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用人單位應當補足差額以上是路霸網小編介紹的“工傷認定后賠償”的法律知識。通過以上的詳細介紹,我們知道在工傷賠償中,我們需要區分不同的情況,才能準確知道具體的賠償時間有多長。如果你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是否需要備案
2020-11-23對管轄異議二審裁定不服怎么辦
2020-12-01和親戚斷絕關系違法嗎
2021-01-25法定繼承的繼承順序是什么 法定繼承時遺產如何分配
2021-01-24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合同要求不利自己怎么提函
2021-03-12求職沒有工作經歷怎么寫
2021-03-21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懷孕的勞務派遣人員能否辭退
2021-02-16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1-03飛機延誤酒店怎么處理,飛機延誤無法按時入住酒店怎么辦
2021-01-16簽發保險單時被保險人已死亡還能賠償嗎
2021-01-03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三)
2021-02-20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財產保險合同如何分類
2021-02-16有關保險公司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9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4保險法上的近因原則是怎樣的
2020-11-24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