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具備勞動關系條件或者事實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對工傷認定的主體和程序沒有太多爭議;相對而言,一旦發生工傷事故,工傷認定的組織和程序就會出現爭議或模棱兩可的情況。一般來說,當地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仍負責這類職工的工傷認定工作。但是,對于這種分工,法律上并沒有明確的規定。處于勞動關系或者雇傭關系的勞動者發生工傷事故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民法通則》和原勞動部《關于實施勞動法的意見》的規定給予賠償,事業單位職工的勞動關系由勞動法規定。《勞動法》第二條第二款規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原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條對此作了進一步澄清。但對工傷認定沒有明確規定。與之最為接近的是《勞動法》和《意見》都規定了事業單位職工的保險待遇
2003年實施的《工傷保險條例》明確規定了適用范圍:與之建立勞動關系的企業和職工。《條例》同時明確,機關事業單位保險辦法參照《條例》另行制定。顯然,《工傷保險條例》不能直接適用于機關事業單位的工傷認定。但這并不排除勞動保障部門負責工傷認定的責任。北京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的設立責任中明確規定了工傷認定的責任;制定工傷認定程序、標準和辦法,負責組織工傷認定沒有勞動關系的,工傷賠償沒有事實依據。因此,工傷認定已失去了基礎。一般來說,勞動關系具有勞動關系不具備的以下特征:相對穩定、勞動者成員屬性、定期支付、統一的社會保險和福利待遇。勞動合同關系不同于一般合同關系,它遵循不同的法律:前者是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后者是合同法。勞動關系和勞動關系工傷不屬于工傷,應當由用人單位給予適當補償p>雇傭關系是指雙方約定由勞動者提供勞務,用人單位支付報酬的合同關系,如管家、鐘點工、退休人員再就業、無資質單位的勞動者等。勞動關系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的一般合同關系。由于雙方均有支付對價的義務,無其他義務,除故意或重大過失外,用人單位無義務支付勞動者人身傷害賠償金(原創作品,不得抄襲,侵權必須追究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靠車輛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賠償
2020-11-21保障性住房做抵押貸款嗎
2021-01-21事故傷殘評定賠償證據
2020-11-14公司在上海股交中心掛牌是否影響其在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
2021-01-0950多歲的父母要贍養嗎
2021-03-04代書遺囑的有效條件及見證人資格
2021-03-16二手房中介買賣糾紛有哪些
2020-12-10私人老板欠工資如何要
2020-12-16意外事故包括哪些
2021-03-1730萬車貸追不回 保險公司當“賠匠”
2021-01-11保險對方車主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1保險理賠后還可以索要折舊費嗎
2021-01-09誰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3-13人壽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0-11-28什么是保險經紀人
2021-03-14校方責任險責任認定案例
2020-11-23無償使用土地承包合同
2020-12-10怎么理解土地承包期再延長三十年不變
2021-03-14集體土地出讓方式有哪些
2021-02-17土地流轉補償費怎么規定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