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以來,隨著知識經濟的興起和新信息技術的發展,知識產權保護和信息資源共享已成為世界信息領域的兩大趨勢。知識產權是知識產權人因其創造性的智力勞動成果和管理活動而依法享有的對其智力勞動成果和管理活動的標志和名譽的專有權。它是排他性和排他性的,代表個人利益。信息資源共享要求信息的免費或低成本使用,限制信息的獨占使用,反對信息壟斷,代表公共利益。因此,只有借助法律的權威來協調二者之間的利益沖突,建立知識產權利益平衡機制,才能實現知識產權制度激勵知識創新、促進知識傳播和利用的雙重目標。目前,國內外對這一領域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深入系統地研究知識產權利益平衡機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本文擬從知識產權制度的負面影響引起深刻反思,分析知識產權的私人性及其客體的開放性和社會性,探討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內在關系,以及知識產權制度的雙重價值目標,從國內和國際兩個層面構建知識產權利益平衡機制,知識產權制度的價值取向知識產權是知識產權人因其創造性的知識工作成果和管理活動而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知識產權作為一種新型的民事權利,是一種不同于財產所有權的無形財產權。它的出現是人類法制文明和社會生產力進步的表現。知識產權是為在交易中獲利以彌補知識產權支出而設立的一定程度的專有權。它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從而實現科技與經濟一體化的利益驅動機制[1]實踐證明,知識產權制度的作用是巨大的。它促進了知識的幾何增長,促進了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人類的物質生活水平,豐富了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我們還必須認識到,知識產權制度不僅具有上述積極作用,而且對社會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只有正視其負面影響,合理對待,才能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的積極作用,促進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知識產權排他性阻礙了知識的傳播和利用。知識產權是一種排他性的民事權利。它的排他性不利于知識的傳播和擴散。不管怎么修飾,都是受保護的合法壟斷,是對智力資源自由流動和傳播的人為障礙。這與市場經濟的開放性背道而馳。知識產權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以犧牲自由競爭為代價,承認權利人權利的壟斷性[2]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本村人宅基地拆遷糾紛怎么維權
2021-02-21人民法院在級別管轄方面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0-12-26國企能購買有抵押的房產嗎
2021-02-25惡意拖欠貨款違法嗎
2020-12-17離婚退彩禮怎么退
2021-03-13指定管轄權不服要怎么辦
2021-02-08法院公告期算在審理里嗎
2021-02-07江蘇對54家機構停止委托司法鑒定,超期怎么辦
2021-02-13交易失敗是否還交中介費
2021-01-22法律規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不同意調崗可以賠償嗎
2021-01-29水路貨物運輸保險條款
2021-03-20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解除航程保險合同的限制條件是什么
2020-11-10車輛損失險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義務
2020-12-02保險合同可以解除的情形及其后果
2021-03-19本案張某的死亡能否得到保險賠償
2021-03-24保險合同終止多久可以復效
2020-12-26辦理交通保險理賠符合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7網絡保險的發展對策有哪些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