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合同法和建筑法都規定了設計單位和監理單位的違約責任,包括損失賠償。但此前相關規定和合同示范文本僅減免了設計費和監理費,并沒有規定損失賠償。因此,可以說,合同法和建筑法對設計單位和監理單位的法律責任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增加。其次,就一般違約損害賠償的責任范圍而言,應當限定為實際損失、損失數額和賠償數額。損失的范圍應當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在確定設計單位和監理單位的違約賠償責任范圍時,原則上也應如此。直接損失是指設計、監理單位因違反合同而實際造成的財產支出的減少、損失、損壞或者增加。例如,由于設計單位交付基礎施工圖的延誤,為了保證基坑開挖的干燥,施工單位采取措施延長基坑降水時間,從而導致施工單位工程費用的增加。間接損失是指設計、監理單位因違約而減少的建設單位可得利益。它一般具有以下特點:一是損害的是未來可得利益,而不是既得利益;二是未來利益是必要利益,而不是假設利益;三是間接損失是未來利益;三是可得利益必須在未來利益直接影響的范圍內設計單位、監理單位不履行或者不當履行合同義務的。如因設計錯誤或監理中未發現施工錯誤,造成樓層局部標高錯誤的,將減少施工單位的可售建筑面積。損害賠償金的計算方法,可以在合同中約定;合同沒有約定的,按照通常的計算方法計算。在建設工程實踐中,不僅工程投資遠遠大于工程設計費或監理費,而且在某些情況下,由于設計單位或監理單位的違約造成工程質量損失,賠償金額可能遠遠大于工程設計費或監理費。按照上述違約損害賠償責任范圍,違約設計單位或者監理單位賠償全部損失的,可以不予賠償。因此,在實踐中,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可以通過在合同中明確損害賠償的最高限額來縮小損害賠償的法律責任范圍,也可以通過為設計人員和監理人員投保職業責任險來擴大實際的損害賠償能力。最后,在工程實踐中,工程質量問題往往是由多個主體的違約行為引起的。此時,各違約主體的損害賠償責任分擔仍應以各方的違約行為是否符合違約責任的四個構成要件來確定。是設計合同、監理合同雙方的混合過失,或者是合同一方、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和合同外施工單位的共同過失,共同造成施工單位損失的,實行過錯責任均等原則。例如,由于建設單位向設計單位提供了錯誤的基礎資料,設計單位本身也存在錯誤,共同造成工程質量缺陷,給建設單位造成損失,設計單位只對因設計錯誤造成的部分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又如監理單位未按照監理合同履行監理義務,因工程質量缺陷給建設單位造成損失的,建設單位遭受的損失通常既與監理單位的違約有關,也與建設單位的不合格建設工程有關。在這種情況下,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都應當對施工單位承擔各自的賠償責任。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司法檢驗鑒定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5如何認定二套房或多套房
2021-02-28拆遷返還的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1怎樣認定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1-13單位集資房糾紛適用什么法律
2020-12-08強制執行依然不賠償違約金怎么辦
2021-03-18個人信用破產能出國嗎
2021-02-10格式合同條款指的是什么
2021-02-14雇傭關系能是多人嗎
2021-02-11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夏季勞動保護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31企業試用期如何解聘員工
2020-12-24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2021-02-27合同爭議是否應該先仲裁再訴訟
2020-11-24干活慢會被辭退嗎
2020-11-29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以房養老政策如何且行且完善
2020-11-21什么是產品責任
2020-12-15保險合同的終止問題有哪些
2021-03-12保險公司的押金怎么退
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