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個人的人身損害賠償,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的有關人身損害賠償標準計算,《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相關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勞動者在就業活動中造成損害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者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損害的,他應與雇主承擔連帶責任。用人單位負有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勞動者要求賠償。”第十一條:“勞動者在勞動活動中遭受人身傷害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勞動關系以外的第三人對勞動者造成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用人單位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要求賠償。用人單位或者分包商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合同或者分包業務的用人單位不具備相應的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勞動者在就業活動中發生生產安全事故造成人身傷害的,他應與雇主承擔連帶責任。”。同時,該條第三款還規定:“屬于《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賠償義務人應當賠償因誤工而發生的醫療費用和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等,醫院董事會補貼和必要的營養費用。”
受害人因傷害致殘的,賠償義務人還應當賠償增加生活需要所必需的費用和喪失勞動能力所造成的收入損失,包括傷殘賠償金、傷殘輔助器具等,被扶養人的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和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和后續治療費。受害人死亡的,賠償義務人除根據搶救、治療情況支付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有關費用外,還應當賠償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以及被害人親屬辦理喪葬事宜發生的交通費、住宿費、誤工損失等其他合理費用。”醫療費用:醫院出具的醫療費用、住院費用等收據,并附病歷、診斷證明等有關證據。
醫療費用數額根據一審法院辯論結束前的實際數額確定。
2。誤工費:根據誤工時間和受害人收入確定。
延誤時間根據受害人所在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
因傷致殘的受害人延誤時間可計算至傷殘日前一天;
有固定收入的被害人的誤工費按減少的收入計算;
沒有固定收入的,按被害人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被害人不能提供近三年被害人平均收入的,可以參照近一年法院或者行業所在地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護理費用:按護理人員收入、護理人數、護理周期計算。護理人員的收入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固定收入或者聘用護理人員的,參照當地從事同級護理服務的護理人員的薪酬標準計算;原則上,護理人員應當為一人,但醫療機構、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的人數;護理期間應當計算至被害人恢復自理能力為止。被害人不能恢復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不得超過20年;傷殘鑒定后,應當根據護理信任程度,結合傷殘輔助器具的準備情況,確定被害人的護理水平。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看護人因醫療或轉院所發生的實際費用計算。交通費以官方賬單為準,按就醫地點、時間、次數確定賬單。
5。住院伙食補貼:根據當地國家工作人員差旅補貼標準確定。如果被害人確實需要到其他地方治療,由于客觀原因不能住院。被害人及其照顧者實際發生的食宿費用的合理部分應當得到補償。
6。住宿:按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旅行住宿標準計算。7營養費:根據患者傷殘情況及醫療機構意見收取。
因傷致殘
在原賠償項目的基礎上增加以下項目:
1。被扶養人生活費:根據被扶養人喪失勞動能力的程度,按照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和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的標準計算;被扶養人為未成年人的,計算至十八周歲;沒有勞動能力和其他生活來源的,按二十年計算;60周歲以上的,每增加一年計算一年;75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2。殘疾人輔助器具的費用按普通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殘疾人有特殊需要的,可參照輔助設備準備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準;輔助設備的更換周期和補償周期可參照輔助設備準備機構的意見確定。三。殘疾賠償:根據受害人的殘疾程度或者殘疾程度,按照法院所在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上一年度人均純收入,自殘疾認定之日起20年計算。殘疾賠償金的計算公式為:
殘疾賠償金=上一年度法院所在地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計算年限×殘疾賠償指數。”“去年”是指一審法院辯論結束時的最后一個統計年度。)
如果受害人的實際收入沒有因殘疾而減少,或者殘疾程度較輕,但職業危害嚴重影響其就業的,可以相應調整殘疾賠償金。
4。精神損害賠償:賠償數額視具體情況而定。精神損害撫慰金請求權不得轉讓或者繼承,但有義務人書面承諾賠償或者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除外。
5。康復費:指康復護理和持續治療階段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用。后續治療費:原則上發生后另行起訴,但醫療證明和鑒定結論確定不可避免費用的,可以與已經發生的醫療費用一并賠償。
因傷死亡
在原賠償項目的基礎上增加以下項目:
1。死亡賠償金: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標準,按20年計算。但60歲以上的,每增加一年減一年;75歲以上的,計五年。喪葬費:根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質押辦理手續
2021-01-10三級乙等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2-07政府規劃的宅基地建房可以買賣嗎
2021-03-05涉外婚姻的法律效力如何
2021-03-23普通合伙企業的財產轉讓
2021-03-22保險人的合同解除權是什么
2021-01-09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很少盡贍養義務能分撫恤金嗎
2021-02-26購買回購房時的證件在哪里辦理,辦理流程是什么
2021-02-25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勞動關系長期中止能否解除
2020-12-23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崗位如何賠償
2020-12-08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什么原則
2020-11-13海上貨運保險承保范圍有哪些
2021-02-08劃撥土地轉讓時補交土地出讓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08土地轉讓的稅費都包括什么
2021-01-07拆遷房辦理房產證需要多少費用
2021-03-04舊房拆遷與危房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1-28商業房拆遷時是如何安排安置
2020-11-19違建房子遇到拆遷怎么賠償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