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后的經濟補償是否需要納稅。即使納稅,也要除以個人在企業工作的年限。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法應當取得的經濟補償,為勞動者離開公司后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根據現行個人所得稅征收范圍,個人所得稅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但是,這并不是說員工辭職的經濟補償金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辭職經濟補償金超過當地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三倍的,按個人所得稅計征。
而且,即使繳稅,員工辭職的經濟補償金也要除以在企業工作年限(在企業工作年限按實際年限計算,而12年以上的年限應按12年計算),商數應作為個人月工資薪金所得,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應按稅法規定計算。也就是說,如果王某辭職的經濟補償金不超過當地員工去年平均工資的3倍,就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金按照勞動者在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支付給勞動者。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六個月以下的,給予勞動者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的月薪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當地勞動者平均月薪三倍的,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標準為三倍三倍于勞動者月平均工資,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月薪,按照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計件工資、獎金、工資、工資、工資、薪金、工資、薪金、工資、薪金、工資、薪金、工資、薪金、工資、薪金、薪金、工資、薪金、薪金、工資、薪金、薪金、薪金、薪金、工資、薪金、薪金、薪金、薪金、薪金、薪金、薪金,津貼、補貼和其他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事實上,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在我國,員工通過勞動從公司獲得的工資,無論該交什么稅,都要交。但對于遣散費,國家給予一定的優惠,并在一定程度上免征個人所得稅。如果多付,他們可以聯系律師,律師協會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訴訟離婚能保全對方銀行卡嗎
2020-12-31公司法對一人公司怎么規定
2021-02-25個人作品著作權保護期限
2021-01-05反擔保協議范本
2021-01-29企業破產受理后能解除失信嗎
2021-02-22夫妻離婚后財產分割
2020-11-27交通事故鑒定收費標準
2020-12-16被取保候審了就表示結案了嗎,還會判刑嗎
2020-12-03雇傭合同是否屬于勞務派遣
2020-12-1820年后勞動關系會自動解除嗎 該案已中止審理 等待中院類似案例
2021-01-18勞務外包繳納什么稅
2021-01-05觀察期間有工資嗎
2021-01-05產假期間安排工作符合法律規定嗎
2020-11-22沒有終止合同單位停了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2-09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車輛損失險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3-18保險公司在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該怎么做
2021-01-02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