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后的經濟補償是否需要納稅。即使納稅,也要除以個人在企業工作的年限。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法應當取得的經濟補償,為勞動者離開公司后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根據現行個人所得稅征收范圍,個人所得稅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但是,這并不是說員工辭職的經濟補償金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辭職經濟補償金超過當地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三倍的,按個人所得稅計征。
而且,即使繳稅,員工辭職的經濟補償金也要除以在企業工作年限(在企業工作年限按實際年限計算,而12年以上的年限應按12年計算),商數應作為個人月工資薪金所得,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應按稅法規定計算。也就是說,如果王某辭職的經濟補償金不超過當地員工去年平均工資的3倍,就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金按照勞動者在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支付給勞動者。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六個月以下的,給予勞動者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的月薪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當地勞動者平均月薪三倍的,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標準為三倍三倍于勞動者月平均工資,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月薪,按照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計件工資、獎金、工資、工資、工資、薪金、工資、薪金、工資、薪金、工資、薪金、工資、薪金、工資、薪金、薪金、工資、薪金、薪金、工資、薪金、薪金、薪金、薪金、工資、薪金、薪金、薪金、薪金、薪金、薪金、薪金,津貼、補貼和其他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事實上,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在我國,員工通過勞動從公司獲得的工資,無論該交什么稅,都要交。但對于遣散費,國家給予一定的優惠,并在一定程度上免征個人所得稅。如果多付,他們可以聯系律師,律師協會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的房屋能再次抵押嗎
2020-11-18如何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回避
2020-12-11湖南省鄉鎮區劃調整改革工作方案有哪些
2020-11-26請律師打官司怎樣付費
2020-11-22沒領結婚證彩禮可以返還嗎
2021-03-04離職了工資要次月發這違法嗎
2020-12-09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保險最大誠信原則是如何運用的
2020-11-21購買交通意外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在出險后出單賠償案
2021-01-12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具體分類包括哪些
2020-11-28企業財產保險合同指的是什么
2021-01-11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2-31人壽保險金的給付方式
2021-02-08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和農村房屋拆遷補償,差別為什么這么大
2020-12-18農村無房戶拆遷協議不合法怎么維權
2021-03-20征地拆遷補償
2021-02-15拆遷維權之信訪須知
2020-11-15商鋪被拆遷,你知道你有多少補償嗎
2020-11-30非農戶口征地補償是如何獲得的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