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允許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是什么?允許變更勞動合同的條件是:訂立勞動合同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已經修改,致使原勞動合同不能完全履行,需要變更;
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原組織機構仍然存在,原勞動合同仍然有效,但由于生產方向的變化,原勞動合同中的一些條款不適應發展變化,需要作相應修改;
原勞動合同上級決定變更企業的生產任務,致使原勞動合同中的產量、質量、生產條件等發生一定變化,需要作出相應修改,否則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
發生嚴重損失或不可抗力,企業確實無法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
雙方協商同意變更勞動合同的部分條款,但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第二,勞動合同有哪些變化?
根據《勞動法》的規定,一般來說,只要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達成共識,勞動合同的內容就可以變更。也就是說:
1。勞動合同是勞動關系雙方協商達成的協議,也可以協商變更;只要勞動合同的內容是雙方協商達成的,也可以協商變更。變更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采取自愿協商的方式,合同一方未經協商不得單方變更勞動合同。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擅自變更合同內容的,在法律上無效,變更后的內容對另一方沒有約束力,這種擅自變更合同的行為也屬于違約。
3。勞動合同的變更只是對原勞動合同的部分內容進行修改、補充或刪除,而不是對合同的全部內容進行變更。經協商,雙方必須就變更勞動合同的部分達成協議。在協商過程中,如任何一方不同意變更內容,本部分合同變更將不成立,原合同仍具有法律效力。
4。在變更過程中,必須遵循與簽訂勞動合同相同的原則,即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
根據《勞動法》第四十條第三款規定,勞動合同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用人單位未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應當提前三十日書面通知勞動者或者再支付勞動者一個月的工資,勞動合同可以解除。因此,可以認定勞動合同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是勞動合同變更的重要原因。所謂“勞動合同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主要是指:1。勞動合同所依據的法律、法規已經修改或者廢止。勞動合同的簽訂和履行必須以不違反法律、法規為前提。簽訂合同所依據的法律法規被修改或者廢止,合同不發生變更的,可能與法律法規不一致,甚至違反法律法規,導致合同因違法而無效。因此,根據法律法規的變化,對勞動合同的相關內容進行變更是必要的。
2。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或者根據市場變化,用人單位決定變更生產、調整生產任務或者生產經營項目等,用人單位的生產經營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經常調整經營戰略和產品結構經上級主管部門批準或者根據市場變化,必然導致生產變更、生產任務調整或者生產經營項目變更的。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工種和生產崗位可能會被取消或更換為其他新工種和崗位,原勞動合同可能會因簽訂條件的變化而發生變更。三。勞動的原因。如勞動者身體健康狀況發生變化,部分勞動能力喪失,崗位與其職業技能不相適應,職業技能提高到一定水平,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或者繼續履行原合同規定的義務,對勞動者明顯不公平。
4。客觀原因。這種客觀原因使得當事人沒有必要或者不可能履行勞動合同中的權利義務。這時,應當允許當事人變更勞動合同的有關內容。主要有:(1)由于不可抗力的發生,原合同的履行變得不可能或無意義。不可抗力是指當事人不能預見、避免和克服的客觀情況,如自然災害、事故、戰爭等;(2)由于物價暴漲等客觀經濟形勢的變化,勞動合同的履行將付出過高的代價,喪失經濟價值。這是情勢變更原則在勞動合同履行中的適用。以上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問題的答案。如果讀者需要法律幫助,讓我們總結一下。我們可以理解,勞動合同可以變更,當然需要滿足相應的條件。例如,當雙方都同意合同,并且簽訂的相關合同符合法律法規。歡迎來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吃荔枝查出酒駕被罰是否可以復議
2021-03-07住宅室內裝修禁止行為有哪些
2021-01-18個稅贍養老人申報成功后多久有效
2021-01-19法人變更執行董事是否也要變更
2021-02-14夫妻個人債務怎么取證
2021-03-14單身不想結婚,可以收養小孩嗎
2021-03-22非直系親屬之間可以贈予嗎
2021-02-21交通肇事如何賠償
2020-12-24如何解讀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3-16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什么是非法解除勞務合同
2021-02-18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如何確定
2021-03-05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財產保險投保方違約怎么辦
2020-12-20哪些人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主體
2021-01-03保險公司如何更進一步保障大家的合法權呢
2020-12-04車輛強制險什么時候交,交多少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