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案中,被保-險人投保了保-險價值和保-險金額均為80000元的車輛損失保-險,出險后,保-險公司按照車輛的實際價值,只賠償了38000元。一種意見認為應按照定值保-險予以賠償,另一種意見認為超額保-險只能按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賠償。本案到底該如何處理,約定了保-險價值的保-險,是否就一定是定值保-險呢?
【案情簡介】
××××年5月28日,個體出租車司機苗××為其營運的一輛出租車向保-險公司投保車輛損失險,保-險價值和保-險金額均為80000元,保-險期限為一年。次年1月17日,該車在營運過程中發(fā)生嚴重交通事故,車輛全損。苗××立即通知了保-險公司并提出索賠80000元的請求。保-險公司受理了苗××的索賠申請后認為,該車購于1995年,經物價部門鑒定,目前的實際價值僅為38000元,應按照該車出險時的實際價值賠償。苗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訴訟。
【分歧意見】
法院在審理本案的過程中適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39條第1、2款的規(guī)定:“保-險標的的保-險價值,可以由投保人和保-險人約定并在合同中載明,也可以按照保-險事故發(fā)生時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確定。保-險金額不得超過保-險價值;超過保-險價值的,超過的部分無效”。但是對這一條產生了兩種不同的理解:
第一種意見認為:雖然該車購買時的價值為80000元,但出險時的實際價值只有38000元,根據“保-險金額不得超過保-險價值;超過保-險價值的,超過的部分無效”的規(guī)定,只能按38000元賠償。
第二種意見認為:本案應對原告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理由有兩點,一是保-險單上已經載明了保-險價值,而保-險金額也并未超過保-險價值,那么這個關于保-險價值的約定就是有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39條第1款中“也可以按保-險事故發(fā)生時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確定”是一個選擇性條款。二是苗××與保-險公司簽訂的是一張定值保-險單,雙方約定了保-險價值80000元,因此不論出險時該車的實際價值是多少,都應按約定的80000元賠償。
最后,經保-險公司的據理力爭和耐心解釋說服,在法院的主持下,原告接受了第一種觀點,以38000元調解此案。
【案例分析】
本案的處理是正確的,但法院在討論本案時,第二種意見對保-險原理和《保-險法》的認識存在很大問題,為此,尚需作以下思考:
1、從保-險原理上說,當保-險標的實際價值已經遠遠低于保-險金額的標準時,顯然不能按照原來的保-險金額進行賠償,否則,保-險人不僅因此加大保-險賠償的額度,而且更為嚴重的是還將會因此引發(fā)道德危險,增大保-險財產人為損毀的可能性,(如近幾年來,社會上的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舊車超額投保來詐取保-險金),這樣做就有悖于保-險的初衷和保-險經營的基本準則,即保-險是一種經濟保障制度,它的功能只能是對被保-險人所遭受的損失進行補償,而不能對保-險財產的安全產生一種消極的影響,并使被保-險人通過保-險獲得額外的利益。苗××的車是1995年購買的,當時的價值是8000元,但是,出險是在若干年之后,該車的價值已經發(fā)生變動,經物價部門認定,為38000元,如果賠償苗××80000元,顯然在恢復車輛原狀的基礎上,又獲得額外的利益,(甚至可以用這筆賠償款買兩部車),在這種情況下,保-險人只能按照該車的實際價值進行賠償。
2、保-險價值是指保-險標的所具有的實際價值。在某些情況下,在保-險合同中雖然已經明確標記了保-險標的的保-險價值,并以保-險金額的形式規(guī)定了賠償的最高限額,但由于在保-險有效責任期內保-險標的的實際價值會因為某種原因而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或高、或低的變動,因此在保-險事故發(fā)生之時,保-險當事人還須對保-險標的的保-險價值,亦即對保-險賠付的金額重新作出估價。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保-險標的的保-險價值包括兩種形態(tài):一種是靜態(tài)價值,即投保時約定的價值,這種價值是以承保金額的形式體現出來的;另一種是動態(tài)價值,即在保-險責任期內保-險標的的價值所發(fā)生的變動,這種價值是以賠付的形式體現出來的。這樣就出現了一個雙重的價值標準,即在保-險合同中規(guī)定的價值似乎并不是保-險賠償的唯一標準和依據了,也就是說,承保可以有一個標準和尺度,而賠償也可以有另一個標準和尺度了。這就產生了一個有關保-險價值與保-險金額的矛盾關系。因此保-險法第23條規(guī)定:“保-險金額不得超過保-險價值;超過保-險價值的,超過部分無效”。這是對保-險價值的認識,只有正確認識了保-險價值及保-險價值和保-險金額的關系,才能對保-險賠償作出正確的理解和判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班途中發(fā)生工傷有第三方責任怎么賠償
2021-03-03私營企業(yè)法定代表人怎么定
2021-02-09個體工商戶稅收標準是什么
2021-02-26不安抗辯權的名詞解釋
2020-11-09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xù)如何辦理
2020-12-29網絡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0-12-10物業(yè)收取電損費合理嗎
2020-12-04取得房產證后購房合同還有效力嗎
2020-12-09終止勞動合同補償金具體是多少呢
2021-01-19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哪些人適合購買交通意外險
2020-12-03機動車解除保險合同保費計算辦法
2021-03-02什么是保險合同終止
2020-11-29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什么是無過失責任險
2021-02-14保險合同有哪些必備條款
2020-12-19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31事故后未及時向保險公司報案能獲得賠償嗎
2021-03-08釋義保險法第十七條是怎樣的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