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是什么P>
1。用人單位的違約責任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的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終止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按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賠償標準的兩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勞動者的違約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限,勞動者依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不屬于違反服務期協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約定的服務期內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不得要求勞動者支付違約金:,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1)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2)勞動者嚴重失職、徇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3)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嚴重影響本單位完成工作任務的,或者經用人單位提議拒不改正的;(4)用人單位以欺詐手段違背真實意思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脅迫或者乘人之危(五)勞動者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勞動合同如何承擔違約責任?我國《合同法》規定了連續履行、賠償損失、采取補救措施、支付違約金、執行定金等形式。關于勞動合同違約責任模式,考慮到勞動合同的特殊性,結合國外勞動合同違約責任模式的規定,應以持續履行和賠償損失為主,輔以禁令、聲明等預防和補救措施。違約金和定金模式不適用于勞動合同違約責任持續履行的場合,也稱為實際履行或具體履行,是指當違約方不履行合同時,另一方要求違約方繼續履行其義務的方式。特別是當單位違約時,應首先承擔繼續履行的責任,承擔勞動合同違約責任,這對于在日益激烈的競爭和相對困難的形勢下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至關重要。應注意的是,只有在雇主違約的情況下,才能繼續履約。如果工人違反合同,用人單位通常無法調用實際績效系統。這是因為勞動合同具有個人依賴性。如果勞動者被強迫提供勞動服務,就等于對債務人的人身自由進行脅迫,這違背了現代社會尊重人格、保護人身自由的基本價值觀。歡迎訪問我們的網站,與律師進行一對一的討論,尋找解決方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改制重組中員工持股的轉讓
2020-12-09要約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05船舶碰撞損害賠償如何計算
2020-12-10外貿出口程序有哪些
2020-12-12新三板精選層如何開戶
2020-12-09房產贈與合同可以延遲生效嗎
2021-01-21法院如何強制執行
2020-12-28家庭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0-12-22經營者使用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還生效力嗎
2021-01-14用電人不注意安全用電,在合同法上可能面臨什么后果怎么規定
2020-12-10校園體育運動中的侵權責任歸屬
2020-12-01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2020-12-12員工入職后用人單位發現學歷造假該如何處理
2021-02-23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一般附加險別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1保險合同的概念是怎么樣的
2021-01-05合資保險公司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是多少
2021-03-05主合同、保證合同與保證保險合同能否合并審理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