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最高經濟補償金額?是的。《勞動合同條例》規定,經濟補償金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和每年一個月的工資標準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如果員工的工作時間不足六個月,勞動者的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地的直轄市人民政府或者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公布的上一年度所在地區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的,給予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經濟補償金的支付標準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12年。本條所稱月薪,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的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所得(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生活補貼和其他補貼),收入低于當地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三倍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出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對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的經濟補償征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
2.《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對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的經濟補償征收個人所得稅的通知》第一條規定:“對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個人所得稅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算征收。
第二條規定:“考慮到個人獲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數額較大,被辭退人員可能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固定收入,因此,個人獲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以視為一次獲得幾個月的工資收入,并允許在一定時間內取平均值具體平均法為:將個人獲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在企業工作年限,所得商作為個人的月工資和工資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企業的工作年限,按實際工作年限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3、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和用人單位從勞動關系中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的規定:“個人取得一次性補償所得的,應當繳納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在計算征收一次性補償所得個人所得稅時,可以予以扣除。“
4,即(員工收到的經濟補償總額——當地員工上一年的平均工資X3——實際支付的社會保障和公積金費用)/個人在企業工作年限=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基數,然后根據個人所得稅法的規定計算應納稅額
5。《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的規定》第三條規定:“企業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被宣告破產,企業職工從破產企業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費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上述補償免征個人所得稅
如果你想獲得足夠的經濟補償,但你沒有得到,你可以在線咨詢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行股份需要開監事會嗎
2020-12-16房產證解除抵押有期限嗎
2021-02-22離婚財產有哪些
2020-11-17法院達成的離婚調解書是否能反悔
2021-02-03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合同尾款收不回怎么辦
2021-02-21委托擔保合同
2020-11-26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試用期的時間是多久
2021-03-03公司更名后原來的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意外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01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這不是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11保險理賠流程介紹
2020-12-17謊稱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全車盜搶險保險公司免責的情形
2020-11-23超載多少保險拒賠
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