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條除本法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北京市律師協會勞動法委員會委員馬XX說:以前,大多數勞動法和一些地方性法規都規定,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可以約定違約金。勞動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支付約定的違約金。“新法的一個重大變化是,員工通常不承擔違約賠償金的責任。”權威解釋
馬XX解釋說,本規定的目的是防止公司濫用違約賠償金條款,并提前就高額違約賠償金達成一致,以限制員工流動。新法實施后,員工可以主動離職,無需支付違約金。即使公司自行規定違約賠償金,法院今后也不會支持。但是,新法也有兩個例外:第一,在公司支付培訓費并約定服務期后,如果員工在約定的服務期內自愿離開公司,則應支付違約金;第二,員工違反競業禁止責任的,還應當承擔違約金責任。馬XX進一步解釋說,這里的培訓不是普通的、必要的培訓,而是專門的技術培訓。培訓產生的違約金金額不得超過公司實際支付的培訓費用。此外,公司要求員工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未完成部分應分攤的培訓費用。公司同意,員工因競業禁止應承擔違約金,并應支付相應費用:在同意違約金的同時,還必須同意在競業禁止期內按月給予員工經濟補償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法官黃克祥表示,在北京,單位與職工之間因涉及戶籍的違約金糾紛較多。在以往的審判實踐中,法院通常會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對明顯過高的違約金進行調整,但基本上持支持態度。“勞動合同法實施后,該違約金將因違反該法禁止性規定而在未來失效。”黃x還表示,對于培訓費用,不應混淆普通和必要的職業培訓和特殊技術培訓,違約金的金額應根據員工特殊技術培訓的實際費用商定。
2002年12月,陳于2002年12月至2007年12月與一家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雙方約定,“員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每年提前向公司支付解除勞動合同前三個月的工資收入違約金”。2007年3月,陳單方面提出終止勞動合同,公司要求陳支付違約金。陳認為,提前30天終止勞動合同符合法律規定,不應承擔違約金。公司向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上訴后,仲裁委員會裁定陳先生應向公司支付人民幣15000元作為違約金。陳拒絕向法院起訴,法院維持了仲裁裁決。馬某分析稱,陳某與該公司就違約金達成協議,符合當時的法律規定。在當時的情況下,仲裁委員會和法院的裁決是正確的。如果合同在2008年1月1日之后簽訂,則無法約定違約金。即使協議無效。但應當指出,《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定:“本法施行前依法訂立、本法施行之日已經存在的勞動合同,應當繼續履行。”。如果陳與公司之間的勞動合同持續至2008年,則原違約金協議仍然有效。員工辭職的賠償范圍擴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據新《勞動法》第46條
(節選),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5) 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終止,但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除外。
,除公司以暴力、威脅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員工工作,員工終止合同外,公司還應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此外,當員工自愿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時,公司一般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勞動合同法》在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大大擴大了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可以獲得的經濟補償范圍權威解釋
馬XX說:“勞動法的修訂增加了對勞動者的保護,其實質體現在這一點上。”他說:“在現實生活中,個別公司尋找理由強迫員工自愿終止勞動合同,以逃避支付經濟補償的義務。員工遇到此類行為后,他們可能根本沒有權利要求賠償,或者只能根據實際損失要求賠償。新法在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此外,新法還增加了一項特別規定:勞動合同期滿后,如果定期勞動合同終止,公司仍需支付經濟補償,但用人單位維持或改善勞動合同約定的條件并續簽勞動合同,且勞動者不同意續簽的除外。馬XX認為,賠償范圍的擴大導致終止合同的成本增加,有利于指導公司與員工簽訂長期或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試用期內辭職應提前三天通知
本法新規定第37條
第37條(節選)勞動者可以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在試用期內提前幾天
“這一變化是為了考慮公司和員工的利益,”市第一人民法院法官黃x說。他說,之前實施的《勞動法》第32條規定,“在試用期內,工人可以隨時通知用人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在現實生活中,在試用期內,員工隨時離職的行為給用人單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帶來了一些不利影響黃x祥法官說,做出這種改變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在現實生活中,公司也需要對試用期內員工的辭職進行工作交接。第二,在這個時候,辭職不是由雇主的過錯造成的。雇主應給予適當的時間安排其他人接管辭職員工的工作,這基本上符合該規定的目的,即工人只有在提前30天發出通知后才能辭職。黃克祥認為,員工在申請辭職時,應注意兩個問題:一是確定是否在試用期內。如果雙方約定的試用期因違反規定而無效,如試用期長、多個約定的試用期等,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確定的“試用期”實際上不屬于本條規定的試用期。此時,應提前30天通知雇主辭職;第二,向用人單位發出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時,應當盡可能保存有關證明材料。馬XX還認為,本條對員工也是相對公平的,因為在試用期內行使終止合同的權利不同于因公司違法行為而被迫辭職的情況,任何時候都不需要終止合同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高空墜物事件一樓住戶負賠償責任嗎
2021-03-26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6合伙企業的相關法條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020-12-17老人的贍養費能要多少錢呢
2020-11-08如何對移送管轄權裁定提出復議
2021-01-22如何搜集家庭暴力的證據
2020-11-15煤礦辭退體檢嗎
2021-02-20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不足怎么辦
2021-02-26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勞動糾紛離職后多久失效
2021-03-10建筑工程一切險所包含內容有哪些
2021-01-03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可以動用的情形
2021-03-24行人被車撞了怎么向肇事者理賠
2020-12-18買保險被騙怎么辦
2020-12-26關于自燃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21什么是保險經紀人
2021-03-14保險受益權的變動分析
2021-03-11經營土地承包權的性質是如何的
2021-01-10土地流轉后,土地被征收應該屬于誰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