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用人單位解雇、退市、辭退員工、辭職、自動辭職等引發的勞動爭議
此外,根據勞動爭議當事人是否占多數,爭議內容是否普遍,勞動爭議也可分為集體勞動爭議和人身勞動爭議。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應當在15日內向法院提起訴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的精神,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對勞動爭議案件的仲裁是提起訴訟的必要程序。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逾期不作出仲裁裁決或者不受理決定,當事人拒不受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當事人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勞動爭議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初建立了勞動爭議解決制度。1950年,勞動部頒布了《勞動爭議解決程序規定》,采取協商、調解、仲裁、人民法院審判等程序處理勞動爭議。1956年至1986年,信訪制度被用于處理勞動爭議。這帶來了許多問題:浪費人力物力和拖延糾紛。
改革開放以來,勞動爭議不斷增加。1987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國有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暫行規定》,恢復了國有企業勞動爭議處理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后,勞動關系發生了變化,勞動爭議大大增加。1993年7月,國務院頒布了《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勞動爭議處理制度已經擴展到各種性質的企業
解決勞動爭議的方法有哪些
職工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爭議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解決:
(1)雙方可以協商解決。雙方應在自愿的基礎上協商并達成協議。雙方不愿自行協商或協商不成的,可以自愿向企業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自當事人提出申請之日起,暫停仲裁上訴時效,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應當在30日內終止調解。仲裁上訴時效自中止30天后次日起繼續計算,經調解達成的協議應當自覺履行。調解不成的,可以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庭應當先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作出裁決。仲裁裁決不得由另一方執行。本程序是人民法院處理勞動爭議的前置程序,即人民法院不直接受理未經仲裁程序的勞動爭議案件。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在規定的期限內向基層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程序審理,實行二審、終審制度。法院審理程序是解決勞動爭議的最終程序
在上述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中,當事人自行協商、調解不是處理勞動爭議的必要程序,但仲裁程序是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必要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樓墜物把人砸傷物業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2021-01-12公司成立幾年內不能轉讓股權
2021-02-20股東分紅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31交通事故訴訟的證據有哪些
2021-02-03男方不給撫養費要坐牢嗎
2021-01-19包辦婚姻效力有哪些方面
2021-01-10司法凍結公司賬戶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3如何對倉儲物進行入庫驗收
2020-12-15顧客在商場受傷,該怎樣處理
2021-02-15單方解除合同的注意事項
2021-02-17勞動糾紛追討時間是多久
2021-03-10帶薪年休假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3-06從一起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談起
2021-02-04人身保險合同的不可抗辯條款是什么
2021-03-23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如何認定第三者損害
2020-11-25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沒資格證保險公司到底賠不陪
2021-01-08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
2021-03-23林地承包經營權可以轉讓嗎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