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005)高行終字第457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現代摩比司株式會社(HYUNDAI MOBIS CO.,Ltd.),住所地大韓民國漢城特別市江南區驛三洞679-4.
法定代表人樸正仁(JEONG IN PARK),代表董事。
委托代理人蔣洪義,北京市金信立方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馬春生,北京市金信立方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西路6號銀谷大廈10-12層。
法定代表人廖濤,副主任。
委托代理人王穎,該委員會審查員。
委托代理人程強,該委員會審查員。
被上訴人(原審第三人)上海中集冷藏箱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寶山區羅南鎮工業開發區。
法定代表人麥伯良,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董巍,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專利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孫建歧,男,漢族,33歲,該公司職員,住上海市寶山路滬太路楊南路1602號。
被上訴人(原審第三人)五方斯達特技術工程公司(Um formtechnik stade GmbH),住所地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施塔德市沃勒坎普路12號。
法定代表人英格夫?都什(INGOLF DooSE),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董巍,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專利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胡強,中國專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專利代理人。
上訴人現代摩比司株式會社因專利無效行政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2005)一中行初字第228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2005年11月21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5年12月8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現代摩比司株式會社的委托代理人蔣洪義、馬春生,被上訴人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簡稱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委托代理人王穎、程強,被上訴人上海中集冷藏箱有限公司(簡稱中集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董巍、孫建歧,被上訴人五方斯達特技術工程公司(簡稱五方斯達特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董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現代摩比司株式會社是96104636.8號“集裝箱的壁板連接結構”發明專利的專利權人。中集公司和五方斯達特公司分別于2004年2月18日和2004年6月16日,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該專利權無效。中集公司認為該專利不符合專利法第三十三條、第二十六條第四款及第二十二條第二、三款之規定,五方斯達特公司認為該專利不具備新穎性和創造性。專利復審委員會經審查于2004年12月7日作出第6637號無效決定,宣告96104636.8號發明專利無效。現代摩比司株式會社不服,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決認定,本專利說明書及其附圖關于“突起部制成具有凹部和凸部的形狀”的記載作為一個實施例,只能是對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波浪形的一種解釋,而不應對權利要求進行限定。一般情況下,波浪形必然具有凹部和凸部,但凹部和凸部是相對而言的,并非只有唯一的表現形式?,F代摩比司株式會社關于“波浪形的凹、凸是相對于壁板厚度的中心線而言”的主張是對權利要求1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已超越了說明書和附圖的范疇,其主張不能成立。附件1-5記載了平表面即端部形成一定數目且分布均勻的小折紋或小波紋,這些小折紋和小波紋是由折壓機或波紋壓機強迫形成的,小折紋和小波紋的數量由肋的深度及其它一些尺寸加以確定,以及變形產生一或多道摺皺,波紋或類似形狀等內容,多個均勻分布的小波紋相當于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波浪形突起部,即附件1-5給出了在摺皺的頂端部設置帶有波浪形突起部的技術啟示?,F代摩比司株式會社關于附件1-3和附件1-5未公開本專利所記載的將壁板摺皺部分的端部加工成一條波浪形的邊緣以使該部位與橫梁形成波浪形接觸這一技術特征的主張不能成立。鑒于本專利權利要求1前序部分已經描述了“一塊在接觸部位焊接在上述橫梁上并且形成集成箱外壁的壁板”,且在特征部分又限定了“摺皺部分頂端部帶有波浪形的突起部接觸著所述橫梁”,故本專利權利要求1所述的“橫梁和壁板能在接觸部位從頭到尾貫通焊接在一起”主要是對這種壁板連接結構帶來的技術效果的描述。現代摩比司株式會社也表明集裝箱側板摺皺部的波浪形突起部必然導致形變后的應力均勻,適于工業化制造的連續焊接等,是客觀存在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直接得到的技術效果。從附件1-3中“其中面板的每條加強筋具有中央部位,該中央部位在其端部,通過中間連接型面與面板的直線邊相接,型面形成了一個斜面并且由2個波紋加以密封,這樣加強筋就以近乎直線的方式以靠近波紋的間隙,通向面板的邊”,以及“如果面板的邊實現良好的密封性,只要用焊接的方法堵塞住面板邊上面這兩條波紋所產生的間隙即可”等記載可以看出,附件1-3給出了在特定情況下,可以實現對面板邊進行連續、貫通焊接的技術啟示,即使附件1-3的技術方案在摺皺處可能出現斷焊,但這是另一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現代摩比司株式會社關于附件1-3未公開“使加強筋端部與支撐骨架在接觸部位從頭到尾貫通地用自動焊連續焊接在一起”這一技術特征的主張不能成立。附件1-5中所述的吸收摺皺多余部分的多個小波紋是均勻分布的,在小波紋達到一定數量時,波紋與橫梁或框架之間的縫隙會相應減小,使得兩者接觸會更加緊密。在達到可以通過焊接技術使得壁板與橫梁或框架的連續、貫通焊接,而無須加入填充塊施以手工焊接或進行其他特殊工序時,就自然可以獲得與本專利相同的連接結構,并達到相同的技術效果。鑒于現代摩比司株式會社認可可以將附件1-3和附件1-5結合評價本專利的創造性,并且附件1-3和附件1-5已經披露了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全部技術特征,將附件1-5和附件1-3結合從而獲得本專利權利要求1技術方案是顯而易見的?,F代摩比司株式會社關于附件1-3和附件1-5結合不能得到本專利權利要求1技術方案的主張不能成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附件1-3和附件1-5結合無需花費創造性勞動即可獲得本專利技術方案的基礎上,由于現代摩比司株式會社在無效程序中認可集裝箱側板摺皺部分的波浪形突起部必然帶來形變后應力均勻,可以實現連續焊接等技術效果,且這些有益的技術效果是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直接得到的,并非是預料不到的,故現代摩比司株式會社所稱本專利所述技術方案在焊接效果、應力均勻等方面明顯優于現有技術,對本專利創造性的判斷不能產生實質性影響。依照《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四條第(一)項之規定,判決維持專利復審委員會第6637號無效決定。
現代摩比司株式會社不服,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和專利復審委員會第6637號無效決定,維持96104636.8號發明專利權有效?,F代摩比司株式會社稱:第一,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記載的“波浪形的突起部”這項技術特征只能唯一地解釋為說明書中所記載以及附圖3A和附圖3B所示明的結構形式,而不能解釋為其他結構形式。一審判決認為本專利中“突起部制成具有凹和凸部的形狀”作為一個實施例,只能是對權利要求1中的波浪形的一種解釋,不應對權利要求進行限定,是錯誤的。第二,附件1-3和1-5或其結合,均未公開本專利所記載的將壁板摺皺部分的端部加工成一條波浪形的邊緣以使該部位與橫梁形成波浪形接觸這一特征。而且,附件1-3和1-5給出的技術啟示都是使凸肋的端部形成一條直的邊緣,使其與橫梁形成直線接觸,這與本專利技術方案恰恰相反。一審判決認定附件1-3和1-5公開了本專利權利要求1全部技術特征與事實不符。第三,本專利與現有技術相比,實現了一次性連續的貫通焊接,降低了材料的變形率,而且加工工序更為簡單,成本更低,產生了有益的效果,具有顯著進步。專利復審委員會和中集公司、五方斯達特公司服從原審判決。
經審理查明:1996年4月23日現代精工株式會社向中國專利局申請了96104636.8號“集裝箱的壁板連接結構”發明專利,該專利申請于2001年5月9日被授予發明專利權。專利權人為現代精工株式會社,后于2004年6月15日變更為現代摩比司株式會社。經授權的權利要求為:
1、一種集裝箱壁板連接結構,它包括:一根作為集裝箱框架的橫梁,以及一塊在接觸部位焊接在上述橫梁上并且形成集裝箱外壁的壁板,其特征在于,焊接在上述橫梁上的上述壁板的摺皺部分的頂端部帶有波浪形的突起部,該波浪形突起部接觸著所述橫梁,使得上述橫梁和上述壁板能在接觸部位從頭到尾貫通焊接在一起。
2004年2月18日中集公司向專利復審委員會申請宣告該專利權無效,認為該專利不符合中國專利法第三十三條、第二十六條第四款之規定且不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中集公司共提交了5份證據,其中的對比文件1(即附件1-3)為1983年2月23日公開的EP0072739A1號歐洲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其中涉及一種帶閉合加強筋面板的加工方法,披露了以下技術內容:該方法用于在面板加強筋的端部獲得一條直的邊緣,這樣就使面板能夠與其它支承骨架進行焊接式密封。其中面板的每條加強筋具有中央部位,該中央部位在其端部,通過中間連接型面與面板的直線邊相接,型面形成了一個斜面并且由2個波紋加以密封,這樣加強筋就以近乎直線的方式靠近波紋的間隙,通向面板的邊。如果面板的邊實現良好的密封性,只要用焊接的方法堵塞住面板邊上面這兩條波紋所產生的間隙即可。如附圖4所示,可將波紋密封,以消除間隙,從而使波紋的端部變得密封。對比文件2(即附件1-5)是1978年8月29日公開的US4109503號美國專利,其中披露了如下技術內容:在平薄板上制得封閉或不向外開口的肋條,板上帶有肋,肋通過斜部與板的平表面連接,其所述板的平表面即端部形成一定數目的小折紋或小波紋,這些小折紋和小波紋是由折壓機或波紋壓機強迫來形成的,小折紋和小波紋的數量由肋的深度及其他一些尺寸加以確定。由所述小波紋吸納多余材料,并使波紋板保持平整狀態。另外,從附圖2清楚所見,這些小波紋也是均勻分布的。在說明書背景技術中明確指出加肋或波紋金屬構件可用于集裝箱領域中。五方斯達特公司于2004年6月16日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該專利權無效,亦認為該專利不具有新穎性和創造性。五方斯達特公司共提交了7份證據,其中的附件2-2為1995年6月1日公開的DE4339962A1號德國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2-4與對比文件1相同。專利復審委員會經審查認為,本案爭議專利符合專利法第三十三條和第二十六條第四款之規定,但相對于對比文件1、2不具有創造性。本專利權利要求1與附件1-3相比,其區別在于:①本專利涉及集裝箱壁板,附件1-3涉及金屬面板,后者為前者的上位概念;②本專利中摺皺部分的頂端部帶有波浪形突起,而附件1-3加強筋的型面端部形成2個波紋。對于區別技術特征①,由于兩者屬于相同的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容易想到將附件1-3中公開的技術應用到本專利中。另外,附件1-3要解決的技術問題與本專利相同。對于區別技術特征②,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附件1-3公開的技術內容,在將面板上的肋壓回到板材平面中時,必然會產生多余材料,而余料的產生必定要形成小凸起或波紋。在附件1-3公開的技術方案中,其中面板加強筋在端部被壓回時多余材料完全由兩側的波紋吸收。這種方式對于那些變形能力差、塑性較差的面板來說,會在波紋處產生較大的變形應力,導致應力集中。本領域技術人員在考慮將多余材料均勻分布避免產生過分的變形應力這一技術問題時,完全可以從附件1-5中獲得技術啟示,將附件1-5中的技術用于附件1-3從而獲得本專利權利要求1是顯而易見的,無需付出創造性勞動,且兩者的結合并未帶來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故權利要求1不具有創造性。2004年12月3日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第6637號無效決定,宣告96104636.8號發明專利權無效。
上述事實,有96104636.8號發明專利文件的授權文本,專利復審委員會第6637號無效決定,附件1-3、1-5及當事人陳述等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本案二審審理中各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在于本案爭議的96104636.8號發明專利是否具有創造性,更具體說就是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將附件1-3和1-5結合,能否顯而易見地得到96104636.8號發明專利獨立權利要求所記載的技術方案。本案爭議專利權利要求1所記載的技術方案與附件1-3相比,其區別在于,本案爭議專利中摺皺部分的頂端帶有波浪形突起,而附件1-3加強筋的型面端部形成2個波紋,即在附件1-3中,面板加強筋在端部被壓回時多余材料由兩側的兩個波紋吸收,而本案爭議專利中則由多個均勻分布的“波浪形突起”即波紋吸收。附件1-5中明確指出,吸收摺皺多余材料部分的多個小波紋或小折紋是均勻分布的,在小波紋或小折紋達到一定數量時,波紋與橫梁或框架之間的縫隙會相應減小,變得兩者接觸會更加緊密。因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附件1-3和附件1-5結合,得到96104636.8號發明專利權利要求1技術方案是顯而易見的,無需花費創造性勞動,而且附件1-3和附件1-5相結合也不能為本案爭議專利權利要求1技術方案帶來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故權利要求1技術方案不具有創造性。綜上,專利復審委員會第6637號無效決定和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審理程序合法,本院應予維持。上訴人現代摩比司株式會社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其上訴請求不予支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一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二審案件受理費共計2000元,均由現代摩比司株式會社負擔(已交納)。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劉繼祥
審 判 員 魏湘玲
代理審判員 李燕蓉
二ОО六 年 六 月 二 十 日
書 記 員 遲雅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裁定書(確認違法用)
2020-10-14律師事務所調查專用證明(刑事)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假釋用)
2020-10-14關于……(被告人姓名和案由)一案的審理報告(二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減刑執行通知書(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減刑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一審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用)
2020-10-14退還、返還扣押(調取)物品、文件清單
2020-10-14不批準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移送有關主管機關處理違法所得意見書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刑事反訴狀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三)
2020-10-14×××公安局重新計算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
2020-10-14取保候審保證書
2020-10-14×××公安局查詢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起訴意見書
2020-10-14詢問筆錄
2020-10-14保外就醫保證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提請批準直接受理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