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付海與王明生
委托合同糾紛一案
河南省
鶴壁市山城區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04)山民初字第202號
原告李付海,男,1956年4月3日生,漢族,鶴壁市上峪鄉后溝村農民,住鶴壁市
朝陽小區。
委托代理人潘國振,河南大正永衡
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代為承認、
變更、放棄訴訟請求,進行
調解,提起上訴,代領
法律文書。
委托代理人王治,河南大正永衡律師事務所律師助理。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被告王明生,男,1963年生,漢族,鶴壁市鹿樓鄉中羅村農民,住該村。
委托代理人曹中科,河
南通奧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代為承認、變更、放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上訴,代領法律文書。
原告李付海與被告王明生委托
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
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李付海及其委托代理人潘國振、王治,被告王明生委托代理人曹中科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李付海訴稱:1999年8月30日,王東海、趙平委托我去
鄭州銀基公司領取提成款。而我聽信被告王明生在銀基公司有熟人的話,即委托被告代領該款。被告王明生將4875元領回后未經我和王東海、趙平同意,將該款占為已有。我多次找被告王明生催要此款無著。王東海、趙平未收到該款,將我起訴至人民法院,法院判決我償還該款。為維護我的合法權益,特訴至人民法院,請求判令被告給付提成款4875元并
賠償損失778元。
原告為證明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供了下列證據:
1、1999年10月10日王明生出具的內容為:“收到銀基退款票6250元整。張秀環3份 、王東海10份、趙平15份、鄭書忠5份共33份。”的證明一份。
2、1999年11月2日,王明生出具的內容為:“原欠銀基退款一事(趙平、王東海、鄭書忠、張秀環)因本人現資金暫時緊張,一時無法總現,現保證在兩個月之內如數兌現”的保證書一份。
3、2003年9月15日,劉寶國出具的證明一份,內容為:其和李付海分別于2000年9月、2001年8月、2002年10月去王明生家催要該款。
被告王明生辯稱:這個提成款要回后,我已買貨用了。本案糾紛發生的時間是1999年至今已經四年了,原告的主張已超過訴訟時效,不受法律保護,請求駁回原告之訴訟請求。
根據原、被告訴辯意見及庭審情況,本院確認以下案件事實:
1999年10月10日,李付海將趙平、王東海等四人委托其去鄭州銀基公司取款的退款票據交給王明生,讓王明生代為取款。王明生將該款取回后占用。王明生于1999年11月21日承諾在兩個月之內歸還該款,王東海、趙平向李付海追要上述提成款無果,于2000年7月向山城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后因故撤訴。2002年7月9日二人再次將李付海起訴至法院。在該案中,李付海辯稱該款應由王明生歸還趙平、王東海。本院判決李付海給付4875元并賠償損失778元,李付海不服判決提出上訴。2003年8月6日(2003)鶴經終字等47號
判決書判決李付海給付王東海、趙平4875元,并支付自二人主張權利之日至履行判決完畢之日的利息損失。李付海依法履行了給付義務。王明生將上述款項占用至今未給付。
本院認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百條規定:“受托人應當親自處理委托事務。經
委托人同意,受托人可以轉委托……,轉委托未經同意的,受托人應當對轉委托的第三人的行為
承擔責任……。”趙平、王東海與李付海委托合同一案就是基于上述法律規定。李付海履行判決承擔的
民事責任,作為轉委托的第三人王明生,在處理該委托事務中,取得的財產私自占用,使李付海遭受了經濟損失。王明生損害了李付海的經濟利益,因此,王明生在本案中應承擔對李付海的
賠償責任。在趙平、王東海與李付海委托合同一案中,李付海是否應承擔給付責任,需要法院依法予以確認。法院對該案作出判決后,李付海才知道王明生在處理轉委托事務中損害了其利益。訴訟時效應從此時開始計算。截止李付海起訴至今尚未超過二年,該案未超過
訴訟時效期間。因此,被告辯稱本案已起過訴訟時效,不受法律保護的主張,本院不予采納。關于原告李付海要求被告賠償利息損失778元的訴訟請求,缺少法律依據,該損失應自原告李付海明確向王明生主張權利之日(即2003年9月23日)起計算至被告履行完畢之日止較為合適。據此,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第一百一十一條、第一百三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合同法》第四百零六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王明生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給付原告李付海人民幣4875元。
二、被告王明生賠償原告李付海自2003年9月23日至履行完畢日的利息損失(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
貸款利率計算)。
案件受理費236元,由被告王明生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于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
上訴狀一式五份,上訴于河南省鶴壁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李庭文
代理審判員 吳慶海
人民陪審員 靳 華
二00四年三月八日
書 記 員 陳 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