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2004)滬二中民三(商)終字第59號
上訴人(原審原告)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工會,住所地上海市高橋鎮大同路174號。
法定代表人王山,工會主席。
委托代理人李復才,該工會退休職工。
上訴人(原審原告)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退休職工管理委員會,住所地上海市高橋鎮大同路174號。
法定代表人蔣賢明,主任。
委托代理人李復才,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工會退休職工。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絲綢之路大飯店,住所地上海市曲陽路777號。
法定代表人張健,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陳積芳,該單位職工。
委托代理人白素華,上海市李國機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工會(以下簡稱七院工會)、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退休職工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七院退管會)因與被上訴人絲綢之路大飯店承包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2003)虹民二(商)初字第70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4年4月1日公開開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兩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李復才、被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陳積芳、白素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經審理查明: 2001年1月1日,七院退管會與絲綢之路大飯店簽訂租賃經營合同。約定,2001年2月1日起,七院退管會租用絲綢之路大飯店二樓餐廳、廚房,租用期限二年。七院退管會實際使用至2001年4月30日。七院退管會在合同簽訂后向絲綢之路大飯店交付了12萬元的押金。2001年2月5日因房屋設備維修雙方協商一致同意減免2月份租金2萬元。七院退管會在使用房屋期間,雙方對水、電、煤氣、電話費未能按合同約定按月結算,七院退管會曾簽單認可支付使用期間水、電、煤氣1.3萬元,電話費1,231.8元。因七院退管會認為絲綢之路大飯店存在封門的違約事實,故向原審法院訴訟,要求絲綢之路大飯店返還租賃押金17,000元、賠償財物損失 3.2萬元、支付違約金1.2萬元。
原審法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一、絲綢之路大飯店是否應賠償七院退管會、七院工會財產損失;二、絲綢之路大飯店是否強行封門形成違約,并應償付違約金 12,000元;三、2001年3月租金是否應減免1萬元。
對于爭議焦點一,七院退管會、七院工會認為,2001年4月30日絲綢之路大飯店無故封門當日,餐廳職工李偉在場,曲陽警署警員協助李偉進入二樓餐廳取回衣物及身份證。第二天,單位職工吳肇衛、徐蓮芬、王長權上班時也發現二樓及辦公室被封,當時還拍下了照片,還有絲綢之路大飯店梁希也提供了證詞。證人證詞、照片形成證據鏈,充分證明了絲綢之路大飯店無故封門造成七院退管會無法經營的事實。絲綢之路大飯店無故終止合同,應按合同第十七條的規定,按月租金30% 計算支付違約金12,000元。絲綢之路大飯店認為,證人李偉、吳肇衛、徐蓮芬、王長權均系七院退管會經營時聘用的職員,與七院退管會有利害關系,不能作為有效證據予以采納。且證人均是事發后第二天到現場,證言也是聽說而得來,因此其根本不具有效力。七院退管會提供的照片一無日期,二無背景資料,無法證實事實情況。對于梁希的證詞,首先無法確認系梁希本人所寫;其次,梁希的妻子即證人徐蓮芬,也是利害關系人,因此其證言也不具有證據效力。對此,原審法院認為,證人吳肇衛、徐蓮芬、王長權在事發第二天即5月1日發現辦公室、餐廳門被封鎖,其陳述均是聽他人傳說而復述,因未能親歷事實,其真實性難以確認。對于證人李偉的陳述,當時由民警陪同領取了衣服,對“民警陪同”這一情節,七院退管會未提供相應證據予以補強佐證。證人李偉、吳肇衛、徐蓮芬、王長權均系七院退管會原聘職員,與七院退管會之間有一定的利害關系。因此,對七院退管會的主張不予采信。
對于爭議焦點二,七院退管會認為門被封以后七院退管會的職工無法自行進入餐廳和辦公室,故七院退管會的財物以及存放的酒、飲料均無法取出。因此絲綢之路大飯店應按七院退管會財物清單上所列舉的財產予以賠償。絲綢之路大飯店認為,七院退管會完全是因為其自身經營不善而終止經營。其自行撤離經營地,絲綢之路大飯店沒有照看七院退管會財產的義務,且租賃房屋 12月被拆除時根本沒有發現有價值的物品存在。對此,原審法院認為,七院退管會發現其財產受損,應立即采取積極措施保護自己的財產。但自2001年 4月至2003年起訴時止,在較長時間內七院退管會既沒有主張權利,也沒有對其財產要求保全。至今,租賃房屋已被拆除致使七院退管會主張財產受損狀況無法查實。七院退管會應承擔舉證不能之責。據此,對七院退管會的主張,亦不予采信。
對于爭議焦點三,七院退管會認為,房屋維修自2001年2月5 日起至同年3月12日止,共計40天。因此,3月份的經營額受損也是事實,租金也應減免。絲綢之路大飯店認為,在七院退管會致被告的信函中裝修40天已經予以明確,但只寫明2月份的減免租金,并未涉及3月份租金。原審法院認為,七院退管會主張3月份租金減免1萬元,未提供相應證據。原審法院不予采信。
綜上,原審法院認為,七院退管會、絲綢之路大飯店于2001年1月簽訂的租賃經營合同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恪守,履行各自的義務。七院退管會未能提供證據證明絲綢之路大飯店違約。因此,七院退管會、七院工會要求被告賠償之請求,缺乏事實依據,不予支持。鑒于七院退管會已離開經營場地,絲綢之路大飯店也未要求七院退管會繼續履行合同,合同已自然終止。故原審法院依法判決如下,一、絲綢之路大飯店應返還七院工會、七院退管會押金人民幣5,768.2元,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履行;二、對七院工會、七院退管會其余訴訟請求,不予支持。案件受理費人民幣2,730元,由七院工會、七院退管會負擔2,471.85元,絲綢之路大飯店負擔258.15元。
判決后,七院工會、七院退管會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訴稱:1、一審法院未采信證人證詞不符合事實。原上訴人員工的證人證詞,一審法院以與上訴人之間有利害關系為由未采納,但是原上訴人員工離開上訴人已有兩年,不存在利害關系。并且事發時,只有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的員工在場,被上訴人的員工不敢作證,所以只能由上訴人的員工作證。對于原被上訴人副總經理梁希的證人證言,一審法院以梁希未出庭作證以及梁希的妻子是徐蓮芬,而徐蓮芬是上訴人的員工為由未采信,更是嚴重錯誤。徐蓮芬與梁希無任何關系,梁希未出庭作證的原因為工作單位在北京,但法庭可以對其作證的事實予以核實。2、一審認定上訴人既沒有主張權利也沒有要求財產保全,也是錯誤的。上訴人從未停止與被上訴人交涉,交涉不成后,向法院訴訟也在法定時效內。被上訴人封門后理應對上訴人的財產進行保管。3、一審判決被上訴人返還上訴人5,768.20元缺乏必要的說明,也未將上訴人在被上訴人處的營業收入一并計算。
被上訴人辯稱:1、上訴人系自行經營不善離開了經營場所,被上訴人從未封過上訴人的門。原上訴人員工的證人證言自相矛盾,對封門的方式都描述不一,明顯與上訴人有利害關系,不能采信。梁希的前妻是王愛央,王愛央系上訴人的員工,故與本案也有利害關系,故梁希的證人證言也不具有證明效力。2、上訴人的財物已自行取走,被上訴人未發現上訴人遺留有價值的財產在經營場所。上訴人在近兩年的時間內也未與被上訴人交涉過。據此,被上訴人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院經審理查明:原審查明的事實中除認定梁希的妻子為徐蓮芬及封門一節事實外,其余屬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查明,梁希的前妻為王愛央。梁希與徐蓮芬之間無任何關系。梁希從2000年9月20日起被聘任為絲綢之路大飯店總經理職務,2001年9月退體。
本院另查明,證人吳肇衛(原上訴人聘用的廚師)在一審法院對事實的陳述為,2001年4月30日早晨九點,被上訴人派人將上訴人經營的飯店的門鎖上了,不讓上訴人經營。上訴人報警。證人徐蓮芬(原上訴人聘用的財務)在一審法院對事實的陳述為,2001年5月1日,聽說被上訴人封了上訴人經營飯店的門。證人王長金(原上訴人聘用的副經理)在一審法院對事實的陳述為,2001年4月30日,我發現門被封了,就找到了被上訴人的總經理,他答應補償。證人李偉(原上訴人聘用的職工)對事實的陳述為,4月 30日下午2點,被上訴人的保安讓我們出去,將門鎖上,并帖了封條。我們報警,然后在保安陪同下去取了自己的東西。證人梁希在一審法院作的書面證詞為, 2001年4月 30日,汪軍下令、安保部執行,工程部經理換了門鎖。我是六點鐘得知此事的。證人梁希在本院出庭作證的事實為封門的事實是存在的,系當時絲綢之路大飯店副總經理汪軍下令封的。雙方為此也交涉過幾次。但是由于自己當時已不負責具體工作,所以詳情不清楚。
對于在二審審理期間梁希出庭作證的證詞,上訴人認為屬實,被上訴人認為,梁希的前妻王愛央為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職工,故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梁希的證詞不能采信。上訴人認為,王愛央也曾被被上訴人聘用過。被上訴人認為,王愛央被聘用系梁希介紹,她并不是被上訴人的正式員工。
本院還查明,2001年元月1日,七院退管會與絲綢之路大飯店訂立的《合同書》第十七條約定,在合同約定的租賃期內,如絲綢之路大飯店無故終止合同,須向七院退管會支付月租金30%的違約金,并賠償因此給七院退管會造成的經濟損失。
七院退管會系隸屬于七院工會,七院退管會無獨立法人資格。
本案的爭議焦點一,上訴人提供的證人證言是否可以佐證被上訴人存在違約事實。爭議焦點二,一審法院判決押金金額是否存在相關的依據。
本院認為,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的租賃經營合同合法有效,雙方當事人應嚴格恪守。現上訴人提供了證人證言,旨在證明被上訴人存在封門行為,因而造成上訴人無法繼續履行合同,故要求被上訴人支付違約金并賠償損失。由于證人證言是一個主觀對客觀的反映過程,要受外部社會環境,證人本身的認識能力、記憶能力等因素影響,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證人證言與待證的事實之間必須形成相關的鎖鏈才能成為法院采信的依據。上訴人在一審法院中提供出庭作證的四位證人證言,雖然共同陳述的事實為上訴人經營場所的門被被上訴人封了,但是該四位證人與上訴人有一定利害關系,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二審審理期間,曾擔任被上訴人總經理的梁希出庭作證,就其在一審法院提供的書面證詞作了具體闡述。梁希在二審審理期間所提供的證人證言,可視為新證據。梁希陳述被上訴人封門的事實,是對上訴人在一審審理期間提供的四位證人證言的補強證據,本院依法應予采信。關于被上訴人提到梁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的問題,本院認為,被上訴人未能提供相應依據,而僅以梁希的前妻系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的退休職工為由,試圖否定梁希的證據,進而否定系爭封門的事實,理由不夠充分,本院難以采信。反之,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違約的請求,于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被上訴人應按合同約定支付上訴人違約金1.2萬元。關于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賠償損失的請求,首先上訴人提供的證據系單方證據,不足以認定在經營場所存在上列物品;其次根據上訴人提供的證人證言也提到上訴人聘用的員工在民警陪同下在上訴人經營場所自行取物的行為;最后本院確認被上訴人應給付違約金,也是兼顧了上訴人可能存在的其他損失。因此,對于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賠償損失的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對于爭議焦點二,原審法院的依據為,上訴人交付了12萬押金,而上訴人實際使用了三個月,每個月的承包金應為4萬元,其中2月份減免2萬元,合計承包金應為 10萬元。上訴人承包使用期間應支出的水、電、煤費13,000元,電話費1,231.8元。上述兩項費用以上訴人的押金相抵扣,被上訴人實際應返還上訴人押金 5,768.2元。
關于上訴人所稱原審法院未將上訴人在被上訴人處的營業收入一并計算的問題。本院認為,由于上訴人在向原審法院提出的訴訟請求中,并未涉及該筆費用,原審法院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不告不理”原則而對此不予處理,符合法律規定,本院予以維持。
綜上,本院認為,上訴人就被上訴人存在封門違約這一節的上訴,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為此,對原審法院相關認定予以調整,并作出相應判決。對于其余部分,上訴人的上訴理由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采信。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三)項的規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2003)虹民二(商)初字第707號民事判決第一項;
二、撤銷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2003)虹民二(商)初字第707號民事判決第二項;
三、被上訴人絲綢之路大飯店應于本判決送達之日起十日內支付上訴人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工會、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退休職工管理委員會人民幣1.2萬元;
四、對上訴人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工會、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退休職工管理委員會的其余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一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2,730元,由上訴人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工會、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退休職工管理委員會負擔2,009.27元,被上訴人絲綢之路大飯店負擔720.73元;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2,730元,由上訴人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工會、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退休職工管理委員會負擔2,009.27 元,被上訴人絲綢之路大飯店負擔720.73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陳 默
代理審判員 高增軍
代理審判員 王凌蔚
二○○四年五月二十五日
書 記 員 陶 靜
書 記 員 靳 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決用)
2020-10-14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死刑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復核死刑緩期執行發回重審用)
2020-10-14刑事裁定書(補正裁判文書失誤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二審刑事案件用)
2020-10-14提請收集、調取證據申請書(律師刑事訴訟格式文書)
2020-10-14保證書(檢察機關)
2020-10-14罪犯保外就醫取保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卷宗封面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指令出庭通知書(送達再審該案的人民法院)
2020-10-14刑事賠償決定書
2020-10-14刑事賠償立案決定書
2020-10-14延期審理建議書
2020-10-14延長偵查羈押期限通知書(送達看守所)
2020-10-14移送扣押、凍結物品、文件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起訴意見書
2020-10-14解除取保候審申請書
2020-10-14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不準予會見涉密案件在押犯罪嫌疑人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逮捕通知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