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
?(2006)蘇民三終字第0140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丹陽東港燈具有限公司,住所地江蘇省丹陽市界牌鎮。
法定代表人肖正清,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劉橋民,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品朝,男,1955年10月27日生,漢族,住所地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小河鎮廟邊。
委托代理人柏尚春,南京蘇高專利事務所專利代理人。
原審被告一汽客車無錫汽車廠客車一分廠,住所地江蘇省無錫市惠山經濟開發區堰新東路。
丹陽東港燈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港公司)因與王品朝、一汽客車無錫汽車廠客車一分廠(以下簡稱一分廠)專利侵權糾紛一案,不服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2006)寧民三初字第28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06年10月11日立案受理,并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06年11月8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東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劉橋民,被上訴人王品朝的委托代理人柏尚春到庭參加訴訟,原審被告一分廠經本庭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一審法院查明:王品朝于2003年1月13日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名為“組合前照燈(6880)”外觀設計 專利申請,2003年8月27日獲得授權。專利號為ZL03314215.7,該專利目前合法有效。該組合前照燈其他部位視圖均隱藏在汽車車體內,主視圖 為常見部位。從主視圖可知,組合前照燈整體外形為近似京劇臉譜中眼睛的形狀,內部布局為:遠光燈和近光燈并列占據組合燈的大部分空間,在右上角和左下角分別排列有兩個小燈,在兩個大燈上部有一個小的分隔區,在分隔區內靠左的位置處有一個小燈,以分隔區為界從左至右,組合燈底部反光板的花紋為直立條紋。
2005年8月9日,一審法院應王品朝申請,于一分廠調取了“太湖牌”6600系列客車前大燈一只。該燈具包 裝箱上標明“東港車燈”字樣,并標注“制造商:丹陽東港燈具有限公司,地址:江蘇省丹陽市界牌鎮,傳真:0511_6387615,電話: 0511_6365188,6365288”。東港公司在庭審中亦自認該燈具系其生產。一審法院對一分廠供配科業務主管許軍華制作了調查筆錄。許軍華陳述:“我廠生產的‘太湖牌’6600系列客車前大燈是從東港公司處進的貨,因處于試用階段沒有訂立正式合同,但可以提供我廠銷售上述燈具的清單。我廠共從東港公司進了兩批貨,第一次是2005年6月24日,進了16套前大燈(B型),8月1日進了40套,進貨價格是500多元一套。”一審法院調取了加蓋一 分廠公章的收貨清單三份。東港公司在其制作、散發的宣傳資料(2005版)中亦登載了與該燈具外形相同的D G/2004_3型前照燈的圖片。2005年9月22日,一審法院依法于寧波吉江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調取了該公司銷貨清單一份。該公司質量部在銷貨清單上說明:其生產的“公交8路”車前大燈由東港公司提供,型號為DG2004_3,共計賣了21套,價格440元/套。
一審庭審中,當事人一致同意以該院于一分廠調取的“太湖牌”6600系列客車前大燈作為比對對象。車燈在正常 使用狀態下常見部位為主視圖。該前大燈與涉案專利相比,在外部整體形狀、遠光燈、近光燈以及小燈的排列位置,遠光燈、近光燈上部的分隔區的位置,分隔區內小燈的位置等的分布格局上基本一致。不同點在于被控侵權產品中,分隔區的面板上條紋為橫向條紋,在大燈底部沒有直立條紋。
一審法院另查明,2001年11月9日,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凱公司)技術中心(甲方)與武進市 小河陸洲燈具五金廠(以下簡稱陸洲廠)(乙方)簽訂的技術協議約定:“甲乙雙方經友好協商,就共同開發HFF6120K32車型前大燈達成以下協議:1、 該產品由甲方提供外型草圖,乙方按圖設計燈具結構及細節尺寸,使之符合GB4599_84標準要求。……3、乙方在11月12日前向甲方提供設計圖紙,經 雙方會簽后乙方投入生產。任何更改均須雙方共同協商認可。”草圖注明為外殼弧型,但不包含燈頭分布格局。2002年8月15日,安凱公司技術中心(甲方) 與王朝公司(乙方)簽訂的技術協議約定:“甲乙雙方經友好協商,就共同開發HFF6120K32車型前大燈達成以下協議:1、該產品由甲方提供樣件,乙方按所提供的燈具樣件設計合理燈具內部結構及細節尺寸,使之符合GB4599_84標準要求。……3、乙方在9月1日前向甲方提供設計思路及動態UG模型, 經雙方共同認可后乙方方可正式投入生產。任何更改均須雙方共同協商認可。4、甲方保證在乙方正常供貨狀況下,甲方不再確定第二家供貨商。”該合同未附樣件外觀。東港公司亦未提供證據證明樣件的外觀。
另,一審法院曾于2005年3月11日就王品朝與丹陽市東港燈具廠(東港公司的前身)、肖正清專利侵權糾紛一 案作出(2005)寧民三初字第57號民事調解書。在該民事調解書中,丹陽市東港燈具廠承諾立即停止生產、銷售與王品朝ZL03314215.7號“組合前照燈(6880)”外觀設計相同或近似的產品。
一審法院認為:
(一) 被控侵權產品落入了涉案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范圍
從整體而言,在普通消費者施以一般注意力的情況下,被控侵權產品外觀的視覺效果與涉案專利基本一致,構成近似,極易使人產生混淆。
(二) 東港公司在先銷售的抗辯不能成立
東港公司為支持其在先銷售的抗辯理由,提供了安凱公司技術中心與陸洲廠簽訂的技術協議及產品外型草圖、安凱公司技術中心與王朝公司簽訂的技術協議及相關圖片。對此,該院認為上述證據僅能證明安凱公司技術部與陸洲廠就共同開發HFF6120K32車型前大燈達成協議,前大燈由安凱公司提供外型草圖,陸洲廠按圖設計燈具結構及細節尺寸。該草圖僅有燈具整體外殼形狀的圖案,不包含燈頭分布格局,且東港公司未提供證據證 明該協議已經實際履行,從而不能證明在申請日前已有與涉案專利相同的產品公開銷售。安凱公司與王朝公司就共同開發HFF6120K32車型前大燈達成協 議,前大燈由安凱公司提供樣件,王朝公司按樣件設計合理燈具內部結構及細節尺寸。但東港公司未提供證據證明樣件的外觀設計方案,也未提供證據證明該協議已經實際履行,從而同樣不能證明在申請日前已有與涉案專利相同的產品公開銷售。有關圖片上標注“HFF6120K46豪華旅游客車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字樣,圖片中雖然顯示了客車上安裝的前大燈外形,但東港公司不能證明其形成時間是在申請日之前,從而無法達到其證明目的。
綜上,王品朝的外觀設計專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人未經其允許,均不得擅自使用其專利。東港公司未經許可,擅自制造、銷售落入涉案專利保護范圍的產品,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一分廠作為銷售者提供了被控侵權產品的合法來源,依法應當承擔停止銷售侵權產品的民事責 任。對于王品朝要求對方當事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的訴訟請求,依法應予支持。對于王品朝要求東港公司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的訴訟請求,因王品朝未能提供其因 侵權行為遭受損害的相關證據,也未能提供東港公司因其侵權行為獲利的證據,該院根據東港公司銷售時間、范圍、數量以及被控侵權產品的市場利潤等因素予以酌定,同時著重考慮東港公司屬于再次侵權這一情節。因被控侵權產品業已售出,予以銷毀不利于保護社會公共利益,王品朝也未提供證據證明東港公司被控侵權產品 庫存狀況,且王品朝已獲得侵權損害賠償,因此對其銷毀侵權產品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但在確定賠償數額時將結合上述情況予以綜合考慮。對于王品朝要求銷毀登載有侵權產品的宣傳材料的訴訟請求,由于在宣傳材料上登載侵權產品的行為為許諾銷售,不屬于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的行為,故對該項請求不予支持。
據此,該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十一條第二款、第五十六條第二款、第六十三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一條的規定,判決:一、東港公司自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生產、銷售侵犯王品朝 ZL03314215.7號“組合前照燈(6880)”外觀設計專利權的產品。二、一分廠自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銷售含有侵犯王品朝 ZL03314215.7號“組合前照燈(6880)”外觀設計專利權產品的汽車。三、東港公司自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王品朝經濟損失20萬元。四、 駁回王品朝的其他訴訟請求。案件訴訟費10010元,其他訴訟費200元,共計10210元,由東港公司承擔。
東港公司不服一審判決,向本院上訴稱:1、根據上訴人一、二審中提供的證據,東港公司使用的為公知設計,不構 成專利侵權。2、根據一審查明,上訴人銷售全部被控侵權產品的價款不足4萬元,利潤只有幾千元,故一審法院判決賠償數額20萬元明顯過高,沒有事實依據。綜上,上訴人請求撤銷一審判決,依法發回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后改判,駁回王品朝的訴訟請求;并判令由其承擔全部訴訟費用。同時,訴訟中東港公司以其已向國家 知識產權局提起專利無效請求并已被受理為由提出中止訴訟申請。
王品朝二審庭審中辯稱:1、上訴人進行公知設計抗辯的理由不能成立;2、一審判決確定的賠償數額適當。實際損失遠不止20萬元,一審法院調取的獲利數額僅為其中一小部分。而且,東港公司在承諾不再生產銷售的情況下,仍再次侵權,性質十分惡劣。故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分廠未提交答辯意見。
本案二審爭議焦點為:1、東港公司生產的被控侵權產品是否構成專利侵權,即東港公司的公知設計抗辯是否成立。2、如果構成侵權,一審認定的賠償數額是否適當。
東港公司為證明其上訴理由和主張,在二審舉證期限內提供了如下證據:1、安凱公司技術服務部提供的購車資料。 2、江蘇鹽城市公安局車管所出具的蘇J02360機動車登記信息及相應的銷售發票、存檔照片。3、丹陽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出具的京G12622車輛查詢信息 及該車行駛證復印件、照片復印件。4、國家客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對安凱公司生產的HFF6121WK47型汽車的整車產品定型試驗報告。5、國家客車質量 監督檢驗中心對陸洲廠生產的凱斯鮑爾K33型汽車的前組合燈的檢驗報告。6、安徽省合肥市徽元公證處于2006年7月26日對安凱公司技術中心陳順東證言所作的(2006)皖元內證字第1835號公證書。以上述證據擬證明上述汽車前照燈的外觀為公知設計。
王品朝在庭審中提供了三張車燈外觀照片,稱該照片中的前燈為安凱公司未安裝到車上的廢品,用以證明所謂的公知設計與被控侵權產品外觀不同也不近似。
王品朝對東港公司證據的質證意見為:1、對安凱公司技術服務部提供的購車資料上的公章的真實性無法確認,故對 該證據的真實性不予認可。2、對鹽城市公安局車管所出具的機動車登記信息及相應的銷售發票、存檔照片的真實性予以認可,但認為該照片中汽車前照燈的外觀較 為模糊,不能清楚顯示其外觀。3、對丹陽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出具的京G12622車輛查詢信息的真實性予以認可,但對其中的機動車行駛證復印件、照片復印件的真實性不予認可,因為對方未提供原件。4、對兩份檢驗報告的真實性予以認可,但認為兩份報告所檢驗的車型非前述證據中所載明的6120 型,而且檢 驗報告非公開出版物,未顯示前照燈的外觀及內部布局,也不能證明測試對象已經處于公開狀態。5、對公證書的真實性予以認可,但認為其只能證明陳順東簽字的 真實性,不能證明陳順東的身份和工作單位。該份證據為證人證言,因證人未到庭作證,故對其證言內容的真實性不予認可。
東港公司對王品朝當庭提交的三張汽車前照燈照片的真實性有異議。
本院認證意見為:王品朝對鹽城市公安局車管所備案的蘇J02360機動車登記信息及相應的銷售發票、存檔照 片;丹陽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備案的京G12622車輛查詢信息;國家客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兩份檢驗報告以及(2006)皖元內證字第1835號公證書的真 實性予以認可,本院也予以確認。安凱公司技術服務部出具的購車資料上蓋有該公司的技術鑒定章。王品朝認為該章的真實性無法確認,但未提出反駁的理由和證據,且該購車資料與鹽城市公安局車管所備案登記信息相印證,故對該證據的真實性也予以認可。因丹陽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出具的有關機動車行駛證及照片為復印 件,故對其真實性不予確認。
關于證據的關聯性。購車資料、鹽城市公安局車管所登記備案信息、相關的購車發票及存檔照片、丹陽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備案的車輛查詢信息相互印證,能夠證明在涉案專利申請日之前在相關型號的汽車上使用了引證的前照燈。但被控侵權產品是否使用了該引證前照燈的外觀設 計,須結合在鹽城市公安局車管所備案登記存檔的照片內容,以及其與被控侵權產品外觀的對比情況來確定。對于安凱公司生產的型號為HFF6121WK47的 汽車整車產品定型試驗報告,其中雖附有車輛行駛狀態的照片,但該報告是國家客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受該公司委托作出的,屬于新產品鑒定試驗報告,非公開出版物,東港公司也沒有提供證據證明該試驗報告在涉案專利申請日前已經處于公開狀態;雖然該證據中有“HFF6121WK47臥鋪客車是在2002年10月已 申報公告的HFF6120WK47臥鋪客車基礎上換裝前、后橋”等敘述,但是東港公司沒有提供HFF6120WK47臥鋪客車申報公告的照片資料,因此該證據尚不能證明相關公知設計的存在,與其證明目的之間缺乏關聯性。對于陸洲廠生產的凱斯鮑爾K33車用前組合燈的檢驗報告,其中沒有前組合燈的照片,無法顯示前照燈的外觀,東港公司也沒有提供證據證明該檢驗報告在涉案專利申請日前已經處于公開狀態,故該證據與本案缺乏關聯性。對于(2006)皖元內證字第 1835號公證書,該證據是對證人陳順東在書面證言上簽名屬實的公證,并沒有對證言內容與事實是否相符進行公證,且證人陳順東沒有出庭作證,對其證言無法進行調查和質詢;同時,陳順東在書面證言中稱“由我公司提供1套陸洲廠開發的前大燈樣件,要求按照樣件開發”,但是東港公司并沒有提供所述的前大燈樣件。 因此,對該證據本院不予采信。
對于王品朝當庭提交三張汽車前照燈的照片,由于該照片無法證明其中車燈為專利申請日前生產的產品,對該證據不予采信。
根據雙方當事人舉證、質證和本院認證,結合雙方當事人庭審中的陳述,本院認定事實為:
1、庭審中,雙方當事人對一審判決關于被控侵權產品外觀和涉案專利相近似的認定沒有異議,本院也予以確認。
2、涉案專利申請日為2003年1月13日。鹽城市客貨汽車運輸有限公司于同年1月6日購買安凱公司生產的 6120WK47型汽車。東港公司認為該汽車前照燈外觀早于申請日前公開使用,為公知設計;東港公司使用了該汽車前照燈,故不構成專利侵權。庭審中雙方當事人對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與上述公知設計是否相同或近似存在爭議。
3、雙方當事人對一審法院認定的其他事實無異議,本院也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
(一)本案無需中止審理
二審中,東港公司提出中止訴訟的請求。本院認為,根據其一、二審提供的現有證據,綜合考慮涉案專利的穩定性以及本案的實際情況,東港公司中止訴訟的請求應予駁回。
(二)東港公司關于使用公知設計的抗辯主張不能成立
東港公司作為公知設計抗辯的證據為鹽城市公安局車管所備案登記存檔的照片。但該照片中汽車前照燈的外觀比較模糊,難以進行完整比對。即使從該模糊外觀的主視圖來看,其前照燈的上部為一橫向貫通的隔離帶,由此將該燈分隔成明顯的上下兩部分。被控侵權前照燈的上部非 貫通的隔離帶,因此兩者外觀主視圖存在明顯區別。就本案汽車前照燈產品而言,由于其安裝于車廂前端,主視圖最引人矚目,在主視圖不相同也不相近似的情況下,應當認定被控侵權產品的整體外觀和公知設計不相同也不相近似。因此,東港公司的公知設計抗辯不能成立。鑒于雙方對被控侵權產品和涉案專利相近似均無異 議,應當認定東港公司生產、銷售被控侵權產品構成侵權。
(三)一審確定的賠償數額并無不當
一審法院根據東港公司銷售時間、范圍、數量、被控侵權產品市場利潤,未判決銷毀已售出的侵權產品,以及其在與王品朝達成調解協議承諾不再生產銷售侵權產品的情況下仍繼續生產銷售,主觀上存在明顯惡意等因素酌定20萬元的賠償額并無不當。
綜上,東港公司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依法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010元,法院專遞費用600元,合計10610元由東港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湯茂仁
代理審判員 袁 滔
代理審判員 顧 韜
二○○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書 記 員 黃 茜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裁定書(不予確認用)
2020-10-14鑒定申請書
2020-10-14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復核死刑發回重審用)
2020-10-14訴前財產保全申請書
2020-10-14人民法院假釋執行通知書(宣告假釋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核準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對申請回避的決定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立案登記表(刑事申訴案件用)
2020-10-14調查筆錄(刑事案件用)
2020-10-14取保候審申請書(樣式二)
2020-10-14扣押郵件、電報通知書回執
2020-10-14民事行政檢察撤回抗訴決定書(送達受理抗訴的人民法院)
2020-10-14刑事申訴復查通知書
2020-10-14檢察建議書
2020-10-14審查刑事賠償申請通知書
2020-10-14解除凍結犯罪嫌疑人存款、匯款通知書
2020-10-14呈請拘留報告書
2020-10-14擔保人保證書
2020-10-14×××公安局責令具結悔過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解除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