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羊城晚報社與胡躍華著作權侵權糾紛一案民事判決書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0-14 · 278人看過


羊城晚報社與胡躍華著作權侵權糾紛一案民事判決書

安 徽 省 高 級 人 民法 院

民 事 判 決 書

[2003]皖民三終字第3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羊城晚報社,住所地廣東廣州市東風東路733號編輯大樓16層。

法定代表人許光輝,社長。

委托代理人劉繼東、胡軍,羊城晚報社法律事務部員工。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胡躍華,女,1964年8月22日出生,漢族,住合肥市可苑新村。

委托代理人杜國|、范國平,安徽協力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羊城晚報社與被上訴人胡躍華因著作權侵權糾紛一案,不服安徽省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2002)合民三初字第3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由代理審判員張坤擔任審判長,代理審判員張紅生、陶恒河參加的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羊城晚報社的委托代理人劉繼東、胡軍,被上訴人胡躍華的委托代理人杜國|、范國平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一)2000年11月前,胡躍華采寫了《我當毒販七晝夜》一文,于同年11月15日至29日分十次在《新安晚報》第1版上連載,署名本報記者。新安晚報社在刊登該文時對地名和有關人員的姓名皆用英文字母指代。(二)2001年1月初,胡躍華將《我當毒販七晝夜》一文通過E—-MALL發往羊城晚報社,該文約一萬余字,即為《女記者毒販體驗七晝夜》(以下簡稱《女文》)。(三)2001年1月6日,胡躍華與羊城晚報社·新聞周刊社就刊載作品《女文》)的有關事宜達成協議,約定,胡躍華授權羊城晚報社·新聞周刊社獨家刊登《女文》作品,并保留該作品的完整著作權;羊城晚報社·新聞周刊社未經胡躍華同意不得許可其他媒體(含網絡)擅自轉載、復制、上載等,并應按照有關規定及時支付稿酬。對“未經許可不得轉載”的版權聲明由羊城晚報社·新聞周刊社負責在其刊物上統一公示說明,胡躍華不再為此單獨發表版權聲明等。本協議未盡事宜,由雙方協商解決,自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同年1月11日,羊城晚報社下屬的新聞周刊社在《新聞周刊》第211期上對《女文》進行編輯整理后,以《搖身變作女毒梟》和《與毒販子周旋終日》為題分上下兩部分登載,全文6400余字,署名胡躍華。(四)《新聞周刊》在登載的《搖身變作女毒梟》上配一副漫畫圖案,在《與毒販子周旋終日》上,以安徽省臨泉縣公安局交警隊楚耀武投遞的照片附圖說明為:“販毒嫌疑人韓小月完成一筆交易后,返回賓館與情人接頭時,被安徽省臨泉縣緝毒警察當場抓獲”。《新聞周刊》在登載文章版面的右下方聲明“未經本刊允許,本刊文章拒絕轉載,違者必究”。《新聞周刊》在刊登《女文》時,除配圖說明外,四次在文章中出現安徽省、安徽省公安廳、省城合肥、合肥淮南。(五)胡躍華發現中《女文》中出現阜陽、安徽、合肥等具體地名,即向新聞周刊社提出交涉。2001年2月28日,羊城晚報社·新聞周刊社以情況說明的形式書面致函胡躍華,言明:“在編輯此稿時,我報除按宣傳部門通知精神,對詳細細節進行了淡化處理外,并考慮到突出新聞的真實性,在事件發生地點上,將原文中的 F市改成阜陽市,增加了安徽省、合肥等具體地名。此外,在阜陽市臨泉縣公安局發來圖片和圖片說明后,我報未按照胡躍華事先提出的只能做配圖,不能用文字說明的要求,原文刊載,客觀上指明了事件發生的具體地域”。(六)胡躍華發現金羊網、大洋網、搜狐網、新浪網、《今晚報》、《深圳商報》等多家網站和報紙從羊城晚報社《新聞周刊》上轉載《女文》。該文的刊出給安徽省公安廳緝毒工作帶來不良影響,安徽省公安廳緝毒處決定拒絕胡躍華采寫緝毒新聞。為此,胡躍華在工作和精神上受到了一定的壓力。

原審法院認為,胡躍華系首次發表于《新安晚報》上的《我當毒販七晝夜》一文的作者,對該文享有完整的著作權。2001年元月,胡躍華通過E—-MALL發往羊城晚報社的《我當毒販七晝夜》文稿,是作者胡躍華對其作品的使用行為。羊城晚報社應嚴格按照其與胡躍華的約定刊發該文;但羊城晚報社在其所屬的《新聞周刊》上,以《搖身變作女毒梟》和《與毒販子周旋終日》兩文進行刊發時,配圖使用了真實的文字說明以及用真實的地名代替原文中字母表示的地名,其行為客觀上損壞了作品的完整性,侵犯了作者對其享有的保護作品完整權和修改權。同時,羊城晚報社亦未以作者的名義刊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的版權聲明”,而是以新聞周刊社的名義進行版權聲明,其行為違反了與作者胡躍華的約定。上述行為使胡躍華參與破案的細節得以暴露,并得到較大范圍的傳播,從而給作者胡躍華的工作和精神帶來壓力,其結果與羊城晚報社的違約行為有因果關系。根據法律規定,任何編輯行為不得違背其與作者的約定。羊城晚報社在編輯刊發《女文》時,違反了其與作者的約定,部分改變了文章中地名的表達方式,侵犯了作者胡躍華的權利。文章的附圖及其說明應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對文章如何配圖以及如何說明是作者的權利,況且,作者胡躍華在刊發《女文》前,曾向羊城晚報社提出“不能用文字說明”的要求。因此,羊城晚報社稱其對原文中的地名改動是屬正常的編輯行為,對附圖及其說明不構成侵權的理由不能成立。對于羊城晚報社因違約而給胡躍華造成的侵權結果屬于侵權和違約的竟合。胡躍華選擇侵權之訴主張權利,符合法律規定。因此,胡躍華主張羊城晚報社停止侵權、賠禮道歉、賠償經濟損失的請求正當,應予支持。鑒于胡躍華未能提供有關損失的證據,考慮到本案的實際情況,其損失部分可酌定賠償15000元。因本案中羊城晚報社侵犯了胡躍華的兩項人身權利,且給胡躍華造成較大的精神傷害,故對胡躍華提出的精神損害賠償的請求,依法可酌定賠償2000元。至于胡躍華要求羊城晚報社在金羊網頁上刪除《女文》一文及其搜索連接,因羊城晚報社和金羊網系兩個獨立的主體,故依法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六條、第四十六條第一款第七項、第四十七條第一款第七項、第四十八條的規定,判決:(一)羊城晚報社于判決生效之日立即停止侵犯胡躍華對《女文》享有的著作權;(二)羊城晚報社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新聞周刊》上刊登向胡躍華賠禮道歉的聲明(內容須經法院審核);(三)羊城晚報社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胡躍華損失15000元,精神撫慰金2000元;(四)駁回胡躍華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訴人羊城晚報社不服一審法院的上述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稱,(一)原判認定上訴人刊登的《女文》作品,系被上訴人首發于《新安晚報》上的《我當毒販七晝夜》一文,缺乏事實依據。理由是:被上訴人給上訴人的稿件是通過E—-MALL方式投寄的,并非是《新安晚報》上發表的《我當毒販七晝夜》一文的報紙原件或復印件;尤其是《我當毒販七晝夜》一文與《女文》對比,兩文中有大量篇幅的內容不同,很顯然,《我當毒販七晝夜》一文不可能是《女文》的原稿,即使《女文》是以《我當毒販七晝夜》一文為模本,也表明被上訴人投稿之前已對該文作過大量的改動和注明。(二)原判認定新安晚報社刊登《我當毒販七晝夜》一文時,對地名和有關人員的姓名皆用英文字母指代,明顯違背事實。理由是:《我當毒販七晝夜》在《新安晚報》上是以記實文學形式發表的,并附有“編者按”和“作者附記”,且署名“本報記者”,已客觀指明了是“新安晚報社記者”參與安徽省公安廳組織的行動;尤其是《我當毒販七晝夜》一文中,還多次出現“合肥、省廳、省公安廳、省刑警總隊、大鐘樓電信局”等具體地名,以及“省公安廳緝毒處副處長劉海石、本報總編輯江海波”等真實人名。(三)2001年2月28日,上訴人基于保護作者并按作者要求出具的《情況說明》函,其內容與當時的真實情況并不一致,從該函本身也足以說明,即《女文》正文中根本沒有“阜陽市”出現。此外,安徽省臨泉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楚耀武郵寄照片和配圖說明時,明確寫有“阜陽市”、“臨泉縣警方”等具體地名,該配圖說明上并沒有任何禁止刊登的聲明。因此,原判對《女文》的配圖以及“文字說明”產生過程的認定與事實不符。(四)“統一公示說明”是我社版權聲明的既定規則,被上訴人的投稿也就說明接受了該既定規則,同時也符合雙方協議約定。被上訴人要求發表“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的聲明,目的在于保護其著作權中的發表權和獲得報酬權;上訴人至今為止從沒有授權或許可報社外任何其他媒體轉載刊登《女文》,上訴人既未因此獲取任何利益,也沒有阻礙被上訴人向擅自轉載人主張賠償權利;其他媒體轉載的侵權行為,與上訴人無關。(五)上訴人對文章所作的文字性處理,即適當刪節、修改、確認,是正當合法的編輯行為,其刊登的《女文》作品,既未改變該文中地名的表達方式,也沒有違反協議約定。因此,上訴人的行為不構成對作者的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侵害。同時,也沒有侵犯作者的其他任何權利。原判認定上訴人侵犯了被上訴人的權利,卻又未明確侵犯的是何種權利。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不當;判令上訴人賠償損失15000元及精神撫慰金2000元于法無據。請求二審法院根據事實和法律,作出公正判決。[Page]

被上訴人胡躍華答辯稱,(一)其按約將《我當毒販七晝夜》一文的原文以電子郵件發送給上訴人羊城晚報社,并以《女文》的名稱發表。由于羊城晚報社在一審訴訟中并沒有提供《我當毒販七晝夜》與《女文》原稿不一致的證據,因此,原審認定《我當毒販七晝夜》一文為《女文》的原稿并無不妥。(二)2001年2月28日,上訴人羊城晚報社出具的《情況說明》函,其內容足以證實上訴人羊城晚報社對《我當毒販七晝夜》一文進行了修改,同時也沒有按照被上訴人的要求配發圖片和文字說明,其行為客觀上損壞了作品的完整性,侵犯了被上訴人的保護作品的完整權和修改權。原判認定上訴人侵權的事實清楚。(三)雙方協議明確約定,上訴人只能配發圖片不加文字說明,需以被上訴人的名義刊登版權聲明,而上訴人沒有履行協議約定,造成被上訴人無法以自己的名義發表版權聲明;《女文》經上訴人《新聞周刊》刊登及網站、媒體的轉載,使被上訴人參與破案的細節得以暴露并廣泛的傳播,導致被上訴人原先從事的報道工作無法繼續進行,并不得不更換工作崗位。上訴人的行為給被上訴人造成極大的精神傷害,侵犯了其人格權。因此,原審判決上訴人賠償損失及精神撫慰金正確。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院經審理查明:原審判決認定的第(三)、(四)、(五)、(六)項事實屬實。又查明,胡躍華未能提交其通過E—-MALL方式投寄給羊城晚報社《女文》作品的原稿,羊城晚報社稱未保存該電子稿件。2001年12月4日和2002年6月12日,新安晚報社分別出具證明:內容為“本報記者胡躍華采寫的《我當毒販七晝夜》一稿,經外報及各網站刊發后,其本人受到很大的精神壓力,影響了正常的新聞采訪”,“胡躍華赴臨泉臥底,是其個人應臨泉縣公安局邀請,配合緝毒隊行為,屬個人行為”。羊城晚報社未能提交充分證據證明《情況說明》函是在違背其真實意思表示的情況下出具的。安徽省臨泉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楚耀武向羊城晚報社郵寄照片和配圖說明,沒有證據證明系經胡躍華同意。訴訟過程中,胡躍華沒有提供羊城晚報社因刊登《女文》行為給其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的證據。

當事人在二審中的爭議焦點為:(一)上訴人羊城晚報社·新聞周刊社刊登《女文》時,對有關文字、地點、人名的刪節、修改以及配圖和說明,是否侵犯了被上訴人胡躍華對其作品享有的保護作品完整權、修改權及人格權。(二)上訴人羊城晚報社·新聞周刊社以自己名義統一公示版權聲明,是否違反雙方協議約定。(三)確定侵權損害賠償額及精神撫慰金的依據。雙方當事人對上述爭議焦點沒有異議。

本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下稱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三、四項的規定,修改權是作者修改或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保護作品的完整權是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由于侵犯作品的修改權為作品的外在表現形式。因此,判斷作品的修改權是否受到侵害時,應當從兩個方面進行審查,一是核對修改前后的作品,二是審查被控侵權人是否享有修改權以及修改權限的范圍。本案中,胡躍華未能提交其通過E—-MALL方式投寄給羊城晚報社《女文》作品的原稿,羊城晚報社稱未保存該電子稿件。2001年1月6日,胡躍華與羊城晚報社·新聞周刊社就刊載作品《女文》有關事宜達成協議,該協議中對作品的修改權及其修改的范圍亦沒有明確約定。因此,雙方當事人對《女文》被修改參照的標準產生爭議。根據查明的事實,原審判決認定上訴人刊登的《女文》作品,系被上訴人首發于《新安晚報》上的《我當毒販七晝夜》一文不妥。又因侵犯保護作品的完整權是對作品內在表達的破壞。因此,判明是否侵犯保護作品的完整權,則應當從作品的創作背景、作品的內容等方面進行審查,即應當查明被控侵權作品在整體和細節上究竟是否為作者的陳述,其作品是否受到歪曲或篡改。但作者的聲譽是否受損并不是保護作品完整權侵權成立的條件,作者的聲譽是否受損僅是判斷侵權情節輕重的因素。本案中,胡躍華與羊城晚報社·新聞周刊社就刊載作品《女文》有關事宜達成的協議中明確約定,作者保留該作品的完整權。2001年2月28日,羊城晚報社向胡躍華出具的《情況說明》函,其內容為“在編輯此稿時,我報除按宣傳部門通知精神,對詳細細節進行了淡化處理外,并考慮到突出新聞的真實性,在事件發生地點上,將原文中的 F市改成阜陽市,增加了安徽省、合肥等具體地名。此外,在阜陽市臨泉縣公安局發來圖片和圖片說明后,我報未按照胡躍華事先提出的只能做配圖,不能用文字說明的要求,原文刊載,客觀上指明了事件發生的具體地域”。對此節事實,羊城晚報社未能提交充分證據證明《情況說明》函是在違背其真實意思表示的情況下出具的。同時,安徽省臨泉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楚耀武向羊城晚報社郵寄照片和配圖說明,沒有證據證明系經胡躍華同意。無論是原《著作權法》還是現行《著作權法》均明確規定,報社、期刊社可以對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刪節。但對作品內容的修改,應當經作者許可。羊城晚報社的上述行為,顯然不屬于正當合法的編輯行為。羊城晚報社·新聞周刊社刊登《女文》時,雖然沒有對胡躍華人格或感情進行曲解和丑化,客觀上表現為對作品內容的改動,但對該作品創作背景、內容及在整體和細節上違背了胡躍華真實思想表達,從而在整體上破壞了其作品的表現形式,是對《女文》作品完整性的破壞。由于保護作品的完整權是修改權的延伸,在內容上比修改權更進一步,因此,羊城晚報社侵犯胡躍華《女文》作品完整權的行為,必然也侵犯了胡躍華《女文》作品的修改權。我國《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從維護人的尊嚴和價值出發,對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作出了明確的界定,根據查明的事實,羊城晚報社侵犯胡躍華《女文》作品完整權和修改權的行為,客觀上對胡躍華的聲譽造成一定的影響,但只能作為侵權情節輕重的因素,并不構成對其人格權的侵害。因此,原審判決羊城晚報社侵犯了胡躍華的兩項人身權利,且給胡躍華造成較大的精神傷害,予以酌定賠償2000元,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羊城晚報社對此提出的上訴理由成立。

胡躍華與羊城晚報社·新聞周刊社就刊載作品《女文》有關事宜達成的協議第二、三條約定,未經胡躍華同意羊城晚報社·新聞周刊社不得許可其他媒體(含網絡)擅自轉載、復制、上載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的版權聲明由羊城晚報社·新聞周刊社在其刊物上統一公示說明,胡躍華不再單獨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的版權聲明。可見,雙方協議中并未明確必須以作者胡躍華的名義公示版權聲明。羊城晚報社·新聞周刊社在登載《女文》版面的右下方聲明“未經本刊允許,本刊文章拒絕轉載,違者必究”。該“統一公示說明”即符合羊城晚報社·新聞周刊社版權聲明的既定規則,也不違反雙方協議約定。因此,胡躍華稱《女文》需以其名義刊登版權聲明,沒有事實依據。原審判決認定羊城晚報社未以作者的名義刊登“未經許可不得轉載的版權聲明”,而是以新聞周刊社的名義進行版權聲明,其行為違反了與作者胡躍華的約定不當,本院予以糾正。訴訟中,胡躍華稱有關媒體、網站轉載《女文》,是基于羊城晚報社·新聞周刊社與有關媒體、網站協議授權,該行為侵害了其依法享有的著作權,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要求羊城晚報社在金羊網網頁上刪除《女文》及其搜索連接。鑒于雙方協議中并未明確必須以作者胡躍華的名義統一公示版權聲明,胡躍華也未能提供羊城晚報社·新聞周刊社許可或授權有關媒體、網站轉載《女文》的證據。因此,有關媒體、網站擅自轉載《女文》的行為,屬另一法律關系,不屬本案的審理范圍。原審法院基于胡躍華未能提供其主張損失賠償額的確鑿證據,考慮本案羊城晚報社的侵權情節、主觀故意程度等綜合因素,酌情確定賠償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有關會議紀要精神和現行《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應予維持。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三)項之規定,判決如下:[Page]

一、維持安徽省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2002)合民三初字第31號民事判決第(一)、(二)、(四)項及案件受理費承擔部分。

二、變更安徽省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2002)合民三初字第31號民事判決第(三)項為羊城晚報社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胡躍華損失15000元。

二審案件受理費3310元,由羊城晚報社負擔3000元,胡躍華負擔31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張 坤

代理審判員 張 紅 生

代理審判員 陶 恒 河

二 0 0 三 年 三 月 十 四 日

書 記 員 楊 華(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給律師。

評論區
登錄 后參于評論
相關文章

專業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布咨詢
蘇瑩

蘇瑩

執業證號:

12204202011201698

吉林武德吉律師事務所

簡介:

法學學士,法律碩士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蘇瑩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法律文書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金市| 始兴县| 乐东| 扎兰屯市| 金堂县| 胶州市| 长宁县| 临高县| 鄂伦春自治旗| 宜宾市| 长岭县| 桃江县| 鄂托克旗| 凤阳县| 贡觉县| 板桥市| 黑山县| 浦城县| 民县| 孝感市| 平顶山市| 富平县| 白朗县| 班戈县| 永城市| 南川市| 拉萨市| 临潭县| 周至县| 阳江市| 越西县| 舞钢市| 南京市| 车险| 广昌县| 土默特左旗| 富川| 静宁县| 普格县| 黄浦区| 绥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