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東民三終字第14號
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住所地: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內大街158號遠洋大廈6層。負責人:李寶利,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劉慶喜,北京京開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苗利民,男,1975年1月11日出生,漢族,北京京開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住該單位。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幫華,男,1960年5月27日出生,漢族,北京博濟元昕經貿發展有限公司經理,住黑龍江省林甸鎮西街。
委托代理人:孔麗鴻,女,1973年7月5日出生,漢族,北京城市學院教師,住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中路269號。
委托代理人:趙夢,女,1973年4月9日出生,漢族,無業,住北京市朝陽區望京花園124樓3門102號。
上訴人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簡稱北京分公司)因保險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東營區人民法院(2004)東民初字第63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劉慶喜、苗利民,被上訴人委托代理人孔麗鴻、趙夢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審理查明,2003年3月,原告委托劉奕為其所有的車輛在被告處辦理機動車輛投保,保險車輛為奧迪A6車輛一部,車牌號為黑E66673.2003年3月4日,原、被告簽訂保險合同,機動車輛保險單載明:被保險人為張幫華,號牌為黑E66673,廠牌型號為奧迪A6 1.8(德國原裝),其中全車盜搶險保險金額346667元,保費2634.7元,保險費合計11315元。保險單還特別約定:上年無賠款優待15%,全車盜搶險承保區域限北京市。合同簽訂后,原告按約支付被告保險費11315元。
2003年7月17日10時40分許,張幫華的投保車輛在東營市聚豐大酒店門口被盜,同年11月20日,山東省濱海公安局基地分局刑事警察大隊、山東省濱海公安局刑事警察支隊為原告出具證明,證明此案至今未破。2003年12月13日,原告向被告提出車輛盜搶事故的索賠要求,同年12月19日,被告發出拒賠通知書,被告認為,根據特別約定規定,該事故不屬于賠償責任范圍,不予賠付。
本案的爭議焦點為:保險合同中的特別約定“全車盜搶險承保區域限北京市”是否合法有效,該特別約定被告在訂立保險合同時是否向原告作了特別說明。為證明自己的主張,原告提供如下證據:
證據一、機動車輛綜合保險條款一份,證明此條款內容沒有任何關于地域方面的限制,原告向被告投保全車盜搶險,被告應按照合同履行義務,不應有超出地域方面的限制。被告對該證據無異議,但認為盜搶險屬于特別約定,特別約定的部分在保險單中,此證據不能說明盜搶險的具體內容。
證據二、機動車輛保險投保單范本一份,證明原告未在投保單上簽字,更沒有看到盜搶險區域限制的字樣,被告違反保險法的相關規定,被告有其業務員虛假簽字,擅自增加關于盜搶的限制部分。被告對該證據不予認可,認為該投保單是空白的。
證據三、調查筆錄一份(復印件)、劉奕的證明一份,證明原告方沒有在任何合同文本上簽字,被告在其應當由原告方簽字的地方代簽。被告認為以上證人未出庭,對其證言不予認可。
被告為證明其主張,提供如下證據:
證據一、2003年3月4日投保單一份,該投保單載明:特別約定盜搶險限北京市;投保人聲明中記載:“本人對保險條款中各項內容尤其是責任免除條款、被保險人義務等均已了解,并同意遵守”,投保人處簽有 “劉奕”名字。證明:當時特別約定盜搶險限北京市,投保單有原告委托人劉奕的親筆簽名。原告認為投保單上劉奕的簽名是虛假的,請求對其簽名進行鑒定。
證據二、1998年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北京分公司下發的《關于機動車輛保險業務的若干規定》的通知一份,證明對于外地牌照的盜搶險被告從1998年開始一直執行上述規定。原告認為該證據與本案無關,該規定是被告公司內部規定,不能作為合同的內容。
證據三、出險車輛信息表一份,證明在2002年8月26日、2002年12月11日、2003年2月25日期間被告已經按約定的義務進行過理賠。原告認為該證據與本案無關。
本案在審理中,根據原告的申請,原審法院委托鑒定機關對被告提供的機動車輛投保單中“劉奕”的簽名的真實性予以鑒定,經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司法技術鑒定,結論為機動車輛保險單投保單中第六條“投保人聲明 ”中簽名“劉奕”不是本人所寫。原告對鑒定結論無異議。被告認為原告應提供在同一時間內劉奕的簽字作為參照才能鑒定出是否是劉奕的真實簽字。
原審法院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是保險合同中的特別約定“全車盜搶險承保區域限北京市”是否合法有效,對該特別約定被告在訂立保險合同時是否向原告如實告知。被告提供的證據二,原告不認可,該證據僅是被告公司內部文件,對原告無約束力,不能證明被告主張。被告提供的證據三,證明原、被告履行2003年以前保險合同的事實,與本案爭議的事實無關聯性。被告提供的機動車輛保險單投保單,原告申請對該投保單上“劉奕”的簽名的真實性予以鑒定,原告對原審法院委托鑒定機關鑒定的結論無異議,被告雖提出異議,但未提供證據證實,故對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司法技術鑒定結論予以采信。根據該鑒定結論,可以認定被告提供機動車輛保險單投保單中第六條“投保人聲明” 中的簽名“劉奕”不是劉奕本人所寫,進而可以認定被告在簽訂保險合同時對特別約定“全車盜搶險承保區域限北京市”這一責任免除條款未向投保人說明。根據法律規定,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應當向投保人說明保險合同的條款內容,并可以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保險合同中規定關于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的,保險人在訂立保險合同時應當向投保人明確說明,未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故原、被告簽訂的保險合同中“全車盜搶險承保區域限北京市”這一約定無效。原、被告對保險合同中約定的其他條款均無異議。綜上,原、被告簽訂的保險合同中除“全車盜搶險承保區域限北京市”這一約定無效外,其余條款均合法有效;原告的投保車輛被盜且經公安機關證明未偵破,原告請求被告按合同約定支付保險賠償金346667元,符合法律規定,予以支持;被告辯稱不承擔責任,證據不足,不予采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七條第一款、第十八條之規定,判決:被告北京分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付原告張幫華保險金346667元;案件受理費7710元、鑒定費 3000元,均由被告負擔。
上訴人北京分公司不服原審判決上訴稱,1、原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關于保險單中“全車盜搶險承保區域限北京市”這一條款是否履行了明確的說明義務,原審法院錯誤理解了法律的規定,導致在認定上訴人是否履行說明義務的事實時,存在理解和認識上的偏差。本案中,上訴人不但履行了說明義務,也在保險單中的特別約定部分用不同的字體加以明確和標明,被上訴人在多年投保和理賠的情況下沒有對特別約定提出異議;但一審法院對上述事實不予采納,致使本案事實認定不清。2、本案爭議的焦點是保險合同中的特別約定“全車盜搶險承保區域限北京市”是否合法有效。上訴人認為只要是雙方協商一致,不違反現行法律法規的合同條款都是有效的。本案中,特別約定條款屬于連續投保的保險合同條款,理應受到法律保護。原審法院在錯誤理解事實的基礎上導致適用法律錯誤。請求撤銷原審判決,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
被上訴人張幫華答辯稱,1、上訴人在與被上訴人簽訂車輛保險合同時沒有履行法定的告知義務,上訴人擅自增加的“特別約定”應屬無效條款。雙方簽訂的保險合同中,“劉奕”的簽名不是被上訴人的委托人劉奕的親筆簽名,有山東省高級法院的司法鑒定書為證。2、關于上訴人提出的“特別約定”在保險單中用不同的字體加以明確和標明,被上訴人在多年投保和理賠的情況下沒有對特別約定提出異議的問題。首先,2002年的保險合同與2003年的保險合同系兩個完全獨立的合同。其次,根據《北京市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保險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3條的規定:保險人與同一投保人再次或多次簽訂同類的保險合同時,保險的說明義務可以適當減輕,但保險人仍然應當履行保險法規定的明確說明義務。由于上訴人關于免除責任條款的告知義務是《保險法》第十八條規定的明確說明義務,這種義務不因投保人的多次投保而免除。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院經審理查明的事實,與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基本一致。
本院認為,本案中雙方當事人爭議的焦點是:關于保險合同中“全車盜搶險承保區域限北京市”這一特別約定,上訴人在訂立保險合同時是否履行了向被上訴人明確說明的義務。上訴人北京分公司主張對保險合同中的特別約定內容,已用不同的字體予以了明確和標明。從雙方當事人在一審中提交的保險業專用發票、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文件檢驗鑒定書、投保單、保險單等證據來看,被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劉奕是2003年3月4日交的保險費,3月5日簽訂的保險合同,投保單中投保人一欄“劉奕”的簽名經鑒定不是劉奕本人簽字,保險單(保險合同)中被保險人沒有簽字。投保單中免責條款的特別約定“盜搶險限北京市”是用手寫添加上去的。上訴人沒有證據證明將保險合同中的特別約定“全車盜搶險限北京市”的內容明確告知被上訴人。根據《保險法》第十八條的規定:保險合同中規定有關于保險人免除責任條款的,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向投保人明確說明,未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因此,保險合同中的特別約定“全車盜搶險限北京市”的內容應屬無效。
上訴人北京分公司主張被上訴人在多年投保和理賠的情況下,沒有對特別約定提出異議且保險合同系雙方協商一致,不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應認定為有效。雙方已履行的2002年、2003年的保險合同雖然內容一致,但系兩份獨立的合同。上訴人對合同中免責條款的特別約定應盡明確說明的義務。否則,該特別約定不生效。綜上,上訴人的上訴請求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其主張不應予以支持。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一百五十八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7710元,由上訴人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溫 剛
審 判 員 鞏天緒
審 判 員 侯政德
二OO六年二月二十七日
書 記 員 柳洪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人現執業于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研究生學歷,有著豐富的辦案經驗,經辦過很多的民事糾紛,包括經濟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勞動糾紛、婚姻繼承、交通事故糾紛。在刑事辯護領域,也取得了很多的取保候審,緩刑,罪輕辯護等成功的案例。本人有著扎實的理論基礎,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和法律實務經驗,工作中有著高度的責任感,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努力為客戶解決問題,不讓客戶多花一分冤枉錢!目前,張留紅律師有固定的合作團隊,在辦案過程可以利用一切資源為客戶尋求真正具有建設性的解決方案,真正做到了只要客戶委托了我們團隊的任一個律師就相當于擁有了本團隊全部律師資源,可以得到所有團隊律師的幫助,從而使客戶的合法利益最大化。
人民法院刑事調解書(一審自訴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維持原判決用)
2020-10-14×××人民法院駁回申訴通知書(刑事案件用)
2020-10-14×××人民法院決定書(退回減刑、假釋建議書用)
2020-10-14律師會見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函
2020-10-14人民法院刑事裁定書(二審發回重審用,樣式二)
2020-10-14×××人民法院執行死刑命令(核準死刑用)
2020-10-14報請核準死刑案件報告(中級人民法院用)
2020-10-14人民法院證據收據(刑事案件用)
2020-10-14處理扣押物品、文件決定書回執
2020-10-14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
2020-10-14×××公安局移送案件通知書
2020-10-14×××公安局解除取保候審決定
2020-10-14×××看守所釋放證明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不立案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決定釋放通知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拘留人大代表報告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監視居住決定書
2020-10-14人民檢察院起訴書(簡易程序案件適用)
2020-10-14人民檢察院刑事附帶民事起訴書(附帶民事訴訟案件適用)
20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