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各分局,北京、重慶外匯管理部;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分局;各外匯指定銀行:
為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旅行社旅游外匯收支管理,根據《結匯、售匯及付匯管理規定》、《境內居民個人外匯管理暫行辦法》,現就旅行社接待外聯團組入境旅游和組織境內居民自費出境旅游中有關外匯管理問題通知如下:
一、旅行社接待外聯團組入境旅游必須以外匯收取團費,不得收取人民幣。旅行社組織境內居民自費出境旅游必須以外匯與境外旅行社結算團費。
二、旅行社接待外聯團組入境旅游收取的外匯,不得以收抵支結算團費,不得擅自將外匯截留境外。
三、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或其分支局(以下簡稱外匯局)批準,中資國際旅行社可以申請開立入境旅游外匯專用帳戶,帳戶的收入為接待入境旅游的團費,支出為退團款及經外匯局批準對外支付出境游團費,年末帳戶余額應當結匯;有權組織境內居民自費出境旅游的中資旅行社除可以開立入境游外匯專用帳戶外,還可以開立出境旅游外匯專用帳戶,收入是為游客兌換待支付的境外團費,支出為支付境內居民出境游團費。該帳戶必須開立在旅行社為游客兌換外匯的銀行;外資旅行社可以開立外匯結算帳戶,辦理旅游項下外匯收支。
四、旅行社外匯帳戶的開立、使用、關閉等事項,按照《境內外匯帳戶管理規定》的有關規定辦理。
五、境內居民自費出境旅游兌換外匯按《境內居民個人外匯管理暫行辦法》執行,兌換外匯中含其在境外發生的食、宿等費用及個人的零用費。兌換手續由旅行社集中辦理,旅行社應先從兌換的外匯中扣除境外旅游費用,其余為游客個人零用費。旅行社不得另外購匯支付出境游團費。
六、在國家旅游局公布的《特許經營中國公民自費出國旅游業務的旅行社名單》(見附件一)之內的旅行社,銀行方可為其辦理有關組織境內居民自費出境旅游的兌換外匯手續。
七、有權辦理組織中國公民自費出境旅游的旅行社,組織出境旅游的目的地在《中國公民自費出境旅游目的地國家(地區)名單》(見附件二)之內的,銀行方可為其辦理組織境內居民自費出境旅游的兌換外匯手續。
八、旅行社組織境內居民自費出境旅游,出境旅游的兌換外匯手續只能在旅行社所在地國家外匯管理局授權的銀行辦理。旅行社應嚴格按照兌換當日的外匯牌價收取人民幣。旅行社代出境游游客購匯收取手續費按有關規定執行。
九、旅行社在為出境游游客辦理個人購匯手續時,應根據出境旅游團費實需的原則,將用于支付境外的團費部分,購買外匯直接匯出境外或者劃入經外匯局批準的旅行社出境游外匯專用帳戶中;其余部分作為個人零用費代游客購買外幣現鈔。
十、旅行社代出境游游客的購匯額(指購買現匯額及現鈔額之和)不得超過國家對每位游客最高供匯額之和。對于出境旅游費用高于國家對游客個人購匯標準的,經外匯局批準后,旅行社可以從其入境旅游外匯專用帳戶將團費不足部分匯出境外。
十一、旅行社在為出境游游客辦理兌換外匯時,購匯所需人民幣資金必須以支票或銀行轉帳的形式交兌換銀行,并向銀行提交下列材料:
(一)、旅行社申請兌換的公函(詳細列明出境旅游的人數、目的地、購買的團費及個人零用費);
(二)、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中國公民自費出國旅游團隊名單表》(以下簡稱《名單表》);
(三)、旅行社與境外機構根據國家旅游局制定的《出境旅游組團與境外接待社合同范本》
(見附件三)簽定的有關合同;
(四)、旅行社組織的出境游游客已辦完簽證的護照及機票。
十二、銀行在辦理出境游售付匯業務時,應對以下內容進行真實性審核:
(一)、旅行社是否在國家旅游局公布的《特許經營中國公民自費出國旅游業務的旅行社名單》之內;
(二)、組織出境旅游的目的地是否符合國家旅游局公布的《中國公民自費出境旅游目的地國家(地區)名單》;
(三)、審核《名單表》上的組團社“授權人簽字”和印章與銀行備留的印鑒是否相符及本通知第十一條規定的有關單證材料是否真實、完整。
(四)、對于赴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旅游的,境外收款旅行社及團費收費標準必須符合國家旅游局旅發(2000)069號《關于公布新、馬、泰三國政府指定旅行社、專營購物場所名單和旅游投訴電話、接待參考價格的通知》的要求。
銀行在辦理兌換手續后,應在每本護照上作換匯標識,并必須在每次供匯后將旅行社提供的游客姓名、性別、護照號、身份證號、購匯時間、購匯金額等信息輸入電腦保存,以備核查。
十三、旅行社應在出境旅游團隊入境后十個工作日內,將加蓋邊檢驗訖章的《名單表》交給銀行核查并復印留存,對于因故未能出境的,旅行社應辦理退交已購外匯手續。
十四、凡旅行社未在規定時間內向銀行交回《名單表》,或者《名單表》未加蓋邊檢驗訖章,或者《名單表》與實際出境人員不符且未辦理退交已購外匯手續的,銀行應停止為該旅行社辦理組織出境游代游客購匯的業務,并將情況向外匯局通報,由外匯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進行處罰。
十五、外匯局對旅行社的外匯收支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
十六、銀行應于每季度前5個工作日內向所在地的外匯局報送上季度《 年 季度境內居民自費出境旅游情況匯總表》;國家外匯管理局各分局應匯總后于每季度前10個工作日內上報國家外匯管理局。
十七、對于旅行社違反本通知規定,擅自將外匯收入截留境外、以收抵支結算團費、以人民幣收取本應以外匯收取的團費,超出國家旅游局核定的出境旅游人數辦理代客購匯的,由外匯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及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十八、對于銀行違反本通知規定,無單證、單證不齊、單證不符售付匯、為無權組織出境游的旅行社辦理代客購匯的、為組織出境旅游目的地國家和地區不符合國家旅游局規定的旅行社辦理代客購匯的,非指定銀行擅自辦理境內居民自費出境旅游的購付匯手續的,由外匯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及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十九、旅行社在辦理港澳游為游客兌換外匯手續時,銀行可比照本通知第十一條、第十二條執行。
二十、國家外匯管理局授權中國銀行辦理境內居民自費出境旅游的售付匯手續。凡有資格辦理中國公民自費出境旅游的旅行社只允許在其所在地的一家中國銀行辦理購匯業務,并將其“授權人簽字”和旅行社印章樣式預留銀行。旅行社應將其選擇的中國銀行報當地外匯局備案。
二十一、國家旅游局及各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門(以下簡稱旅游主管部門)須定期將《特許經營中國公民自費出國旅游業務的旅行社名單》、《中國公民自費出境旅游目的地國家(地區)名單》及有關印鑒抄送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局。若上述內容發生變動,旅游主管部門應及時向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局通報。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其分局在接到通報后應及時向辦理出境游售付匯業務的銀行通報上述內容。
二十二、本通知自2001年3月1日起執行。
請在收到本通知后,各分局盡快轉發所轄分支局,中國銀行總行及外匯指定銀行總行轉發所屬分支行,各省級旅游局(委)轉發所轄旅游局及所屬國際旅行社。執行中如遇問題,請及時向國家外匯管理局及國家旅游局反映。
附件1.
特許經營中國公民自費出國旅游業務的旅行社名單(65家)
北京市:(9家)
1.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社
2.中國旅行社總社
3.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4.中國康輝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
5.招商局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
6.中國婦女旅行社
7.北京神舟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
8.北京北辰國際旅游公司
9.中國和平國際旅游有限責任公司
廣東省:(6家)
1.廣東海外旅游總公司
2,廣東省中國旅行社
3.汕頭市旅游總公司
4.深圳市旅游(集團)公司
5.廣州廣之旅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6.珠海經濟特區環球國際旅行社
上海市:(5家)
1.上海中國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2.上海市中國旅行社
3.上海中國青年旅行社
4.上海錦江旅游有限公司
5.上海華亭海外旅游公司
福建省:(5家)
1.福建省旅游公司
2.福建海外旅游實業總公司
3.福建省中國旅行社
4.福建省中國國際旅行社
5.廈門旅游實業有限公司
江蘇省:(5家)
1.江蘇海外旅游公司
2.江蘇省中國旅行社
3.南京海外旅游有限公司
4.蘇州海外旅游公司
5.無錫市海外旅游公司
遼寧省:(3家)
1.大連市海外旅游公司
2.遼寧海外旅游總公司
3.沈陽市中國旅行社
浙江省:(3家)
1.浙江海外旅游公司
2.杭州海外旅游公司
3.浙江省中國旅行社
山東省;(2家)
1.山東省中國國際旅行社(集團)
2.青島中國國際旅行社
四川省:(2家)
1.四川海外旅游公司
2.成都海外旅游公司
云南省:(2家)
1.云南海外旅游總公司
2.昆明中國國際旅行社
陜西省:(2家)
1.西安中國國際旅行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陜西中國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
湖北省:(2家)
1.湖北省海外旅游總公司
2.武漢市海外旅游總公司
吉林省
吉林省海外旅游總公司
黑龍江省
黑龍江海外旅游總公司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林中國國際旅行社
重慶市
重慶海外旅業(旅行社)集團有限公司
天津市
天津中國國際旅行社
河北省
河北海外旅游總公司
山西省
山西省中國國際旅行社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中國旅行社
安徽省
安徽海外旅游總公司
江西省
江西省海外旅游總公司
河南省
河南省旅游總公司
湖南省
湖南省中國國際旅行社
海南省
海南省中國國際旅行社
貴州省
貴州海外旅游總公司
西藏自治區
西藏旅游總公司
甘肅省
甘肅絲綢之路國際旅行社
青海省
青海省旅游總公司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夏中國國際旅行社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中國國際旅行社
附件2.
中國公民自費出境旅游目的地國家(地區)名單
第一部分國務院已批準為出境旅游目的地國家(地區),目前已經實施的有10個:
l、香港(地區)
2、澳門(地區)
3、新加坡
4、馬來西亞
5、泰國
6、菲律賓
7、日本
8.韓國
9、澳大利亞
10、新西蘭
第二部分已經國務院批準,目前正在研究進一步實施辦法,
不久將成為出境旅游目的地國家共有6個:
1、越南
2、老撾
3、柬埔寨
4、緬甸
5、文萊
6、尼泊爾
附件3.
出境旅游組團社與境外接待社合同范本
合同編號:
中國_________旅行社(以下稱甲方),系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設立的法人。依法享有組織中國公民出國旅游的經營權。總部設在________.
____國_______旅行社(以下稱乙方),系依照其本國法律設立的法人。具有接待中國公民來本國旅游的經營資格。總部設在______.
甲、乙雙方為發展共同的事業,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經友好協商,為組織、接待中國公民赴______旅游事宜,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訂立本合同。
本合同和合同附件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合同正文與合同附件的條款具有同等的效力。
第一條 甲方同意將組織成行的旅游團交由乙方接待,乙方同意按照甲方所提出的接待標準,安排旅游團的旅行游覽活動。
第二條 甲方應在旅游團進入乙方國境之日起__天前向乙方確認;乙方應當在接到甲方確認函之日起__個工作日內予以確認。
甲方應當在旅游團進入乙方國境之日起個____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向乙方提供下列資料:
1.接待標準;
2.游程安排;
3.旅游者名單(含姓名、性別、出生年月、職業、國籍、證
件名稱、號碼);
4.所需房間數;
5.入境航班或車次;
第三條 甲方應當在旅游團進入乙方國境之日起__天前,用電匯方式把旅游團的全部旅行費用匯入乙方帳戶。旅行費用以___(幣種)支付。
第四條 如甲方操作失誤造成旅游團行程延誤、更改、取消所產生的經濟損失由甲方承擔。
第五條 乙方應當按照本合同和合同附件約定的接待標準和日程安排為旅游團提供服務。
除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外,如乙方未按約定的接待標準和日程安排向旅游團提供服務,應當為旅游團提供補償服務或將低于服務標準的費用差額退還甲方并賠償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
除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外,如因乙方的原因變更旅行日程、交通工具、食宿標準等所增加的費用由乙方承擔。
第六條 乙方應當為旅游團委派持有導游證的導游人員提供服務。
乙方導游不得強迫或誘導旅游者購物;旅游者在乙方指定的商店購物,經鑒定,如屬偽劣假冒商品或質價不符的,乙方有責任隨時退換。
乙方導游不得誘導旅游者涉足色情場所和賭毒場所,不得強迫旅游者參與自費項目。
第七條 甲方旅游團搭乘飛機、輪船、汽車或在飯店、餐廳等各項旅游設施(區)中受到損害,如不屬乙方責任,但乙方應盡人道主義義務協助甲方處理;如屬乙方責任,乙方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八條 甲方旅游團在進入乙方國境被阻時,除旅游者自身的原因外,乙方應當積極協助處理;如屬乙方原因,乙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條 乙方未按接待標準為旅游團提供服務,造成旅游者經濟損失,乙方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甲方有向乙方政府旅游管理機構投訴并要求賠償的權利。
第十條 乙方如因特殊原因須調整雙方已確認的旅游團報價,應當在旅游團進入乙方國境之日起__天前通知甲方。
第十一條 乙方有責任使甲方知曉乙方國家的法律和有關規定。甲方應當要求旅游者遵守乙方國家的法律和有關規定。
第十二條 乙方對旅游團的報價,經甲方書面認可后,作為本合同的附件。
第十三條 本合同的訂立、變更、解除、解釋、履行和爭議的解決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管轄。
第十四條 本合同自雙方簽訂之日起生效。
第十五條 本合同有中文和___文兩種文本,兩種文本具有同等效力。在兩種文本解釋不一致時,以中文文本為準。
甲方: 乙方:甲方代表簽字: 乙方代表簽字:簽訂地點: 簽訂地點:簽訂時間:年月日簽訂時間:年月日
相關文件:
國家外匯管理局負責人就發布《關于旅行社旅游外匯收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答記者問(20010205)
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貫徹執行《關于旅行社旅游外匯收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的通知(20010115)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99修正)
1994-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1992)
1992-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耳其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5-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成立重慶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籌備組的決定
1997-05-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國關于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的合作協定》的決定
2004-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的決定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
2002-08-03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事規則
1987-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1994-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1995-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組成的補充規定
2002-06-29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30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
2006-08-27地質資料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管理規定(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屬非金屬礦山整頓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1-30國務院關于福建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關于批轉交通運輸部等部門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的通知
2012-07-24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11-04-22國務院關于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2011-02-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
2011-01-26證券公司信息隔離墻制度指引
2010-12-2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關于調整2010年化肥出口關稅的通知
2010-11-29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國務院安委會關于集中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的通知
201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