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機管理局(辦公室、中心、總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機局:
去年,全國參加跨區機收小麥、水稻的聯合收割機達到了18萬臺,完成跨區機收小麥、水稻面積約1.8億畝,對促進農業節本增效、農民增收節支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為進一步做好2003年農機跨區作業的管理工作,推進農機服務市場化和產業化進程,現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快培育和發展跨區作業中介服務組織,提高跨區作業市場化水平
隨著農機跨區作業的范圍和規模不斷擴大,適應市場需求的各種類型的跨區作業中介服務組織應運而生,在組織聯合收割機外出(或引進)跨區作業、連接農戶需求與機手服務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發展跨區作業中介服務組織是提高跨區作業組織化程度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跨區作業市場化水平的關鍵環節。各地要鼓勵和扶持各類農機服務組織、農機大戶等成立多種所有制形式的農機作業服務公司、農機跨區作業協會、農機合作社等中介服務組織,為參加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和機手提供多元化的中介服務。要引導跨區作業中介服務組織根據農機作業市場的需求,組建跨區作業隊,吸收聯合收割機和機手自愿參加,有組織地外出從事跨區作業。跨區作業中介服務組織要為參加跨區作業隊的聯合收割機統一聯系作業任務,保證聯合收割機安全轉移,及時協調解決作業糾紛,協助做好聯合收割機的維修和油料供應等服務。跨區作業中介服務組織要與參加跨區作業隊的機手簽訂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服務內容,形成與農機戶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運行機制。通過發展跨區作業中介服務組織,不斷提高跨區作業的組織化程度,增強廣大機手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按照行政管理與經營服務分開的原則,各級農機管理部門的工作重心要從跨區作業的具體組織工作轉向加強對跨區作業中介服務組織的監管工作上來。一方面,要剝離農機管理部門的經營行為,以縣農機推廣站、鄉鎮農機管理服務站等服務實體為依托,成立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獨立核算的農機跨區作業公司,獨立開展跨區作業中介服務活動。另一方面,要加強對跨區作業中介服務組織的規范化管理,根據《國務院關于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決定》(國發〔2001〕11號)中的有關規定,對跨區作業中介服務組織實行資格認證制度。要制定跨區作業中介服務規范,維護機手的合法權益,防止向機手濫收費、多收費或只收費不服務行為的發生。
二、做好跨區作業市場信息服務工作,引導聯合收割機有序流動
發布跨區作業市場信息是農機管理部門對跨區作業市場進行宏觀調控的重要措施,對于引導聯合收割機有序流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地農機管理部門要重視和加強跨區作業信息工作,安排專人負責,配置必要的計算機等信息處理設備,不斷提高跨區作業信息服務水平。要以小麥、水稻主產區為依托,設立跨區作業市場信息采集點,制定跨區作業信息采集、傳遞、發布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收集、發布跨區作業信息的服務網絡。各地農機管理部門在跨區機收前,要對本轄區內的小麥、水稻等農作物的跨區機收作業市場進行充分的摸底調查,做好有關市場信息的整理、匯總工作。在跨區機收期間,要根據跨區機收的工作進度和機具到位情況,及時更新作業市場信息,保證跨區作業市場信息的真實性、時效性。要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手機短信以及發放明白紙、信息卡、開通熱線電話等多種手段,采取動態信息與靜態信息結合、宏觀信息與微觀信息齊全、文字信息與圖表信息并用的方式,公開向社會發布跨區作業市場信息。通過及時向農民、機手及中介服務組織等提供方便、快捷、真實的信息服務,促進跨區作業供需平衡,實現聯合收割機有序流動。
三、加強對跨區機收作業市場的監督管理,進一步規范跨區作業市場秩序
各地農機管理部門要加強對跨區作業市場的監督和管理,逐步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跨區作業市場。要針對當前跨區作業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采取有效措施,維護跨區作業市場秩序,確保跨區作業順利進行。
一要嚴格《聯合收割機跨區收獲作業證》(以下簡稱《作業證》)的申請、發放、登記、管理制度。凡從事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應持有農機監理機構核發的有效號牌和行駛證,參加由跨區作業中介服務組織組建的跨區作業隊,經當地縣級以上農機管理部門審核同意后,領取《作業證》。《作業證》是聯合收割機從事跨區作業的資格證明,也是聯合收割機在跨區作業期間獲得優惠服務的有效憑證。縣級以上農機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作業證》的發放和管理工作,逐級登記備案,免費向機手發放。《作業證》發放記錄要存檔備查,不得跨行政區域發放《作業證》。為了嚴格規范《作業證》發放程序和要求,積極推進電子政務,我部將在中國農業機械化信息網上建立《作業證》查詢系統,各地農機管理部門可以通過上網查詢每一張《作業證》的發放情況和有關數據,查處違規發放《作業證》和偽造《作業證》的行為。
二要加大對“散機”的治理力度。“散機”是指不參加跨區作業隊、沒有明確作業地點、盲目外出流動作業的聯合收割機。近兩年來“散機”有愈演愈烈之勢,嚴重沖擊正常有序的機收市場,甚至引發連鎖反應,造成整個收獲作業市場的供需失衡,影響收割進度,損害了機手和農戶雙方利益。各地農機管理部門要加強對“散機”的管理,不得給“散機”發放《作業證》,從源頭上禁止“散機”外出作業。對于盲目流動作業,擾亂跨區作業秩序的“散機”,由作業地的農機管理部門責令停止其違規行為,并納入當地農機管理部門的統一管理,統一編隊后參加作業。跨區作業的供需雙方要遵循“誠實、守信”的原則,按照實際需求確定引進或派出聯合收割機的數量和作業任務,避免出現重復引進、盲目派出情況,切實提高跨區作業合同兌現率。
三要打擊隨意上路“攔機、截機”行為。聯合收割機安全順利轉移是跨區作業順利進行的關鍵。跨區作業隊在進行長距離轉移時,要統一編隊,合理安排路線,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法規,服從公安交警指揮。各地農機管理部門特別要做好主要交通道路沿線的跨區作業政策宣傳工作,教育群眾不得隨意上路攔截、扣留過境的聯合收割機及駕駛員。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領導的重視,與公安部門密切配合,嚴厲打擊上路砸搶機車、攔劫敲詐機手的不法行為。以縣(市)為單位,全面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制,在哪個路段出現“攔機、截機”現象,就由哪個縣(市)的農機管理部門負責牽頭解決,及時化解矛盾,避免“三夏”大忙季節群體事件的發生。
四要加強農機安全生產教育和檢查。跨區作業期間是農機事故的多發期,農機管理部門要在跨區作業前組織技術人員深入鄉村對聯合收割機進行年度檢驗和維修保養,確保機車的技術狀態完好,安全防護裝置齊全有效;要對參加跨區作業的駕駛員和輔助作業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和安全生產教育,提高其駕駛操作技術水平和安全生產意識。跨區作業期間,農機管理部門要加強農機執法檢查,糾正和處理違章作業,消除農機事故隱患,維護農機安全生產秩序。聯合收割機駕駛員要嚴格按照有關農機作業質量標準和《聯合收割機及駕駛員安全監理規定》有關安全生產要求進行作業,嚴禁疲勞駕駛或疲勞作業,嚴禁拼裝、劣質和安全技術不合格的聯合收割機參加作業。
四、加強跨區作業的組織領導,努力擴大水稻跨區機收的規模和范圍
幾年來的實踐證明,組織開展跨區作業滿足了廣大農民群眾對農機作業的需求,是農機管理部門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是有中國特色的農業機械化發展道路。各級農機管理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切實加強跨區作業的組織領導,克服當前跨區作業組織工作中經費不足、管理手段薄弱等困難,努力探索和創新跨區作業的組織管理工作模式,完善跨區作業的指揮管理和信息服務網絡。要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出發點,認真謀劃,精心組織,將跨區作業作為農機管理部門“興機富民”工程的重要內容來抓。要搞好跨區作業供需協調,為參加跨區作業的農民、機手提供優質服務,積極培育農機作業市場。要與公安、交通、工商、稅務、物價等有關政府部門建立定期聯系協調機制,各負其責,通力合作,為跨區作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今年要在組織好小麥跨區機收的同時,積極開拓水稻跨區機收作業市場,力爭在雙季稻主產區有所突破。江西、湖南、廣東、浙江、江蘇等水稻主產省要通過召開供需協調會、信息發布會、作業現場會等形式,積極引進(或派出)先進適用的水稻收獲機械開展跨區作業。重點做好經濟欠發達地區水稻機械化收獲技術的推廣和示范工作,努力擴大水稻跨區機收的規模和范圍。
跨區作業期間,各地要加強信息反饋,積極協助新聞媒體做好宣傳工作。跨區作業結束后,各地要進行認真總結,發現典型,表彰先進,積極探索農機服務產業化的有效實現形式。
二○○三年三月二十四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2017年修正)
2017-06-27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辦法
2011-09-30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2007-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加拿大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議案和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88-03-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 附:第三次修正本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地方性法規對法律規定的執法主體可否作出調整問題的答復
1996-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1997-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2016-02-06民用機場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產品質量監督試行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央政法補助專款管理辦法
1999-09-15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8-15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關于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有關問題的批復
2013-03-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工作的意見
2011-08-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
2011-02-03關于印發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的通知(全文)
2009-12-01國務院關于做好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工作的通知
2008-08-12公共機構節能條例
2008-08-01關于做好鐵路滯留旅客疏導工作的公告
2008-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