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1條 為保障旅客的合法權益。促進鐵路運輸企業搞好安全生產,特制定本辦法。
第2條 本辦法用于國家鐵路運輸企業在對鐵路運輸過程中發生的旅客人身傷害及自帶行李損失的賠償處理。無票人員在運輸過程中產生的人身傷害,其搶救處理程序比照本辦法辦理。
第3條 發生事故后,事故發生或受理站代表鐵路運輸企業本著公平合理,實事求是的原則,積極主動處理事故。
二、旅客人身傷害事故的種類與等級
第4條 旅客人身傷害程度分為三種
1.死亡
2.重傷:肢體殘廢、容貌毀損、視覺、聽覺喪失及其他器官損失及功能喪失(參照司法部發《人體重傷鑒定標準》,見附件)。
3.輕傷:傷害程度不及重傷者。
受傷旅客治療費用在200元及其以下者,不列事故。
第5條 旅客傷害事故分為三等
1.重大事故:同一事故造成3人死亡或5人重傷或二者合計傷亡6人及其以上事故;
2.大事故:同一事故造成1人死亡或2人重傷及其以上但不及重大事故者;
3.一般事故:同一事故造成旅客傷害程度不及大事故者。
三、現場對傷亡旅客的處理
第6條 在站內或旅客列車上發生旅客傷亡時(發現旅客在區間墜車時應停車處理),車站客運主任(中間站長)或值班員、列車長應立即會同公安人員檢查旅客傷害程度,及時采取搶救措施,檢查旅客所持車票的票種、票號、發到站、車次、有效期及是否加剪和隨身攜帶品,詳細做成記錄;收集不少于2份的受害人、同行人、見證人的證實材料。
旅客列車或車站發生3人以上食物中毒時,列車長、客運主任應及時通知前方停車站或所在站衛生防疫部門,并做好現場保護工作。
發生傷亡旅客人數較多時,應封鎖事故現場,嚴禁與救援、調查無關的人員進入。
第7條 列車向車站移交傷亡旅客時,編制“旅客傷亡事故記錄”(移交無票人員時為客運記錄)一式四份(1份存查、1份辦理站、車交接,另2份由所屬段簽注意見后,于3日內報主管分局及有關分局各1份)連同旅客隨身攜帶品清單及證實材料一起,交三等及以上車站(在區間停車處理時為就近車站)處理,受理站不得拒絕。特殊情況來不及編寫記錄時,必須在3日以內向接受處理站補交上述材料。
第8條 車站對本站發生、發現或列車移交的受傷旅客應及時送附近醫院搶救。送醫院時憑加蓋有車站或客運室公章的客運記錄(送地方醫院時為介紹信)。須先繳納押金時,可用站進款墊付。動用站進款時,由動用人填寫或補填墊款通知書,3日內由核算站、段財務掛支歸還。
第9條 受傷旅客住院期間的生活費由旅客本人負擔,如旅客本人確有困難,經站長(車務段長)批準,可由處理站暫先墊付。
第10條 旅客受傷搶救無效死亡或在站內、區間發現的旅客尸體,車站應將尸體存放醫院或派人看守,但最長不超過7天。對死者的車票、遺物等應妥善保管并通知家屬來站處理。如死者身份、地址不清或家屬不來時,可根據公安部門的意見處理死者尸體,其費用在事故處理費用中列支。
四、事故通報
第11條 站、車發生旅客傷害事故時,應立即向上級主管部門及有關分局主管部門拍發事故速報(條件允許時,應先電話匯報事故概況)。發生重大、大事故時,應報鐵路局和鐵道部客運主管部門。
事故速報內容:
1.事故種類;
2.發生日期、時間、車次;
3.發生地點、車站、區間、里程;
4.傷亡旅客姓名、性別、國籍、民族、年齡、職業、單位、住址;
5.車票種類、發到站、票號、身份證號碼;
6.事故及傷亡簡況。
第12條 在站內或區間發現旅客墜車時,應迅速通報有關列車。有關列車接到通報時,應立即調查情況,收集旁證材料和旅客攜帶品并在3天內向處理站移交。
第13條 發生事故造成旅客傷亡人數較多時,應通報地方政府和醫院,請示協助搶救。
五、事故處理委員會及其工作
第14條 發生旅客傷害事故,應成立事故處理委員會,事故處理委員會由事故處理站(車務段)、事故有關段、車站公安派出所和旅客或家屬、代理人(不超2人)組成,處理站(車務段)的站長(段長)為主任委員。必要時,分局長為主任委員。
第15條 事故處理委員會主任委員負責如下工作:
1.收集事故有關資料,建立案卷。事故案卷中應有:旅客傷亡事故記錄或客運記錄、旁證材料、受傷旅客提供材料、車票、醫院證明、現場照片或圖示、尋人啟示、公安部門處理尸體意見等;
2.查實受害人身份,通知受害人家屬;
3.召開事故分析會,分析事故原因,確定責任單位;
4.處理死亡旅客尸體;
5.辦理賠付;
6.其他與事故有關的事宜。
第16條 事故分析會應在不晚于事故發生后10日內召開,大事故分局(含總公司,下同)派員參加,重大事故路局(含廣鐵集團公司,下同)派員參加,必要時鐵道部派員參加。
六、事故處理費用
第17條 因鐵路運輸企業責任造成旅客受傷需治療時,其醫療費按實際需要,但一般最高不超過賠償金標準,因意外傷害需治療時,醫療津貼在保險條例約定的數額以內,憑治療醫院單據,由鐵路運輸企業承擔。旅客自身責任或第三人責任造成的傷害,其醫療費用由責任人承擔。責任人不明確或無力承擔責任時,其醫療費由鐵路運輸企業承擔。
第18條 因鐵路運輸企業責任或意外傷害給旅客造成傷害,鐵路應按國務院有關規定予以賠償。
旅客受傷治療后,身體部分機能喪失,應按照功能喪失程序給予部分賠償金、保險金,最高不超過有關規定的賠償限額。旅客死亡按照最高限額賠付。
第19條 因處理事故需要發生的部分費用(如看尸、驗尸、現場照相、尋人啟示等與事故處理直接有關的支出)一并在事故處理報告中列項。
第20條 處理事故產生的賠償金、醫療津貼,有責任單位的,由事故處理委員會將轉帳單據轉責任單位(鐵路運輸企業其他部門責任時,轉責任單位所屬分局)。意外傷害和其他原因造成的傷害不轉帳。以上費用均在營運成本中旅客傷亡支出科目列支。
第21條 事故責任涉及2個以上單位時,其事故費用由責任單位共同分擔,分擔比例由事故處理委員會確定。
第22條 事故責任單位接到轉帳單據后,應于10日內將費用轉撥事故處理站,超過10日時,每超過1日按應付費用的0.5%支付滯納金。無理拒付,又在規定時間內不請求裁決時,上級財務部門可以強行劃撥。
七、事故賠償程序
第23條 對受害旅客的賠償一般應于治療結束或死者尸體處理完畢后進行。由受害旅客或繼承人、代理人提出《旅客傷害事故賠償要求書》,并出具治療醫院的證明,作為事故處理站辦理賠償,確定給付賠償金數額的依據。
第24條 事故處理站接到賠償要求書后,應盡快召集事故處理委員會成員開會,協商處理方案,拿出處理意見,經分局同意后編制《旅客傷害事故最終處理協議書》一式五份。參加會議各方對協議書所載內容無異議后簽字生效。
第25條 事故處理站將《旅客傷害事故賠償要求書》、《旅客傷亡事故最終處理協議書》和醫院結帳清單,處理事故有關費用單據,一并報分局客運主管部門。
分局客運主管部門對呈報的上述材料審查后簽署意見,加蓋“事故處理專用章”轉財務部門1份,返回處理站3份,作為賠償依據。
第26條 事故處理站接到分局批復后,開具《旅客傷害賠付通知書》于10日以內將賠償金支付給旅客或其繼承人、代理人。
第27條 事故案卷一案一卷,案卷保存期為5年。
八、責任劃分
第28條 旅客傷害分為旅客自身責任、第三人責任、鐵路運輸企業責任及其他。
旅客因不從規定的通道進出站,跨越線路,鉆爬車輛,私自開啟車門,不聽從鐵路工作人員勸阻等違法違章行為或其他自身原因造成的傷害,屬于旅客責任。
由于鐵路運輸企業人員和設備的原因,給旅客造成的傷害,屬于鐵路運輸企業責任。
由于旅客和鐵路運輸企業合同雙方以外的人的原因給旅客造成的傷害,屬第三人責任。
非上述三種原因造成的傷害,屬于其他。
第29條 鐵路運輸企業責任傷害分為客運責任和其他單位責任??瓦\責任分為車站責任、列車責任。
車站責任:
1.旅客持票進站后在剪票口、天橋、地道、站臺因組織不當,擁擠造成傷害時;
2.缺乏引導標志和有關標志不準確而誤導旅客,發生傷害時;
3.車站設備不良,不及時修理或不及時報修造成旅客傷害時;
4.車站供應的食物不潔造成旅客食物中毒時;
5.因誤售、誤剪不停車站車票造成旅客跳車時;
6.在規定停止剪票后,繼續剪票放行,致使旅客扒車搶上造成傷害時。
列車責任:
1.由于車門未鎖造成旅客跳車、墜車或站內背門下車造成旅客傷亡時;
2.由于組織不利造成下車旅客擠傷、摔傷時;
3.車站誤售車票,列車未能妥善處理造成旅客跳車傷害時;
4.因列車報錯站名致使旅客下錯車造成傷害時;
5.因客運人員的過失造成旅客擠傷、燙傷時;
6.因餐車、售貨供應食物不潔造成旅客食物中毒時;
7.其他事故處理委員會認為有理由列站、車責任事故時。
事故處理委員會認為有2個以上單位都負有責任時,可列2個以上的責任單位。
其他單位責任:
鐵路運輸企業的其他部門責任造成旅客傷害時。
第30條 對事故責任劃分有爭議時,有關站、段應將調查報告、旁證材料、處理意見等有關材料于事故處理完畢5日內報分局客運主管部門裁決,跨分局時,報路局客運主管部門裁決,跨路局時,報鐵道部客運主管部門裁決。
第31條 發現對事故定性不準確時,上級客運主管部門有權予以糾正。
第32條 事故處理完畢后,事故處理委員會應開具《事故定責通知書》寄送事故責任單位并抄知其上級客運主管部門。
九、事故報告與統計
第33條 事故處理站(車務段)在事故處理完畢后3日內填寫《旅客傷亡事故報告表》,報分局客運主管部門。重大、大事故由分局簽署意見后報鐵路局客運主管部門。大事故以上均應向鐵道部客運主管部門報告。
第34條 各鐵路局于每月10日以前將上月本局處理的旅客傷亡事故情況填寫“旅客傷亡事故處理統計表”報鐵道部。不得遲延,不得隱瞞。發現有隱瞞事故的,追究單位領導責任并影響其單位安全成績。
十、旅客攜帶品損失處理
第35條 由于鐵路運輸企業的責任造成旅客隨身攜帶品損失時,損失程度在賠償限額以內的,按實際損失賠償,損失超過賠償限額的,按限額賠償。
第36條 辦理旅客攜帶品賠償時,由旅客或其繼承人、代理人向鐵路運輸企業提出可確認的依據。辦理程序與鐵路運輸企業責任人身傷害處理程序同時進行,使用最終處理協議書結案。
十一、附則
第37條 各鐵路局可根據具體情況制定補充規定,補充規定應報鐵道部備案。
第38條 本辦法自1995年5月1日起施行,本辦法由鐵道部負責解釋。
附件:人體重傷鑒定標準
第二章 肢體殘廢
第六條 肢體殘廢是指由各種致傷因素致使肢體缺失或者肢體雖然完整但已喪失功能。
第七條 肢體缺失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ㄒ唬┤魏我皇帜粗溉笔С^指間關節;
?。ǘ┮皇殖粗竿猓魏稳溉笔Ь^近側指間關節,或者兩手除拇指外,任何四指缺失均超過近側指間關節;
?。ㄈ┤笔魏蝺芍讣捌湎噙B的掌骨;
(四)缺失一足50%或者足跟50%;
(五)缺失一足第一趾和其他任何二趾,或者一足除第一趾外,缺失四趾;
?。﹥勺闳笔鍌€以上的足趾;
?。ㄆ撸┤笔魏我蛔愕谝恢杭捌湎噙B的跖骨;
?。ò耍┮蛔愠谝恢和猓笔魏稳杭捌湎噙B的跖骨;
第八條 肢體雖然完整,但是已喪失功能,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一)肩關節強直畸形或者關節運動活動度喪失達50%;
?。ǘ┲怅P節活動限制在伸直位,活動度小于90度或者限制在功能位,活動度小于10度;
(三)肱骨骨折并發假關節、畸形愈合嚴重影響上肢功能;
(四)前臂骨折畸形愈合強直在旋前位或者旋后位;
?。ㄎ澹┣氨酃钦壑率雇蠛驼苹蛘呤种腹δ車乐卣系K;
(六)前臂軟組織損傷致使腕和掌或者手指功能嚴重障礙;
?。ㄆ撸┩箨P節強直、攣縮畸形或者關節運動活動度喪失達50%;
?。ò耍┱浦腹枪钦塾绊懸皇止δ?,不能對指和握物;
(九)一手拇指攣縮畸形,不能對指和握物;
?。ㄊ┮皇殖粗竿?,其余任何三指攣縮畸形,不能對指和握物;
?。ㄊ唬y關節強直、攣縮畸形或者關節運動活動度喪失達50%。
?。ㄊ┫リP節強直、攣縮畸形屈曲超過30度或者關節運動活動度喪失達50%;
?。ㄊ┤魏我粋认リP節十字韌帶損傷造成旋轉不穩定,其功能嚴重障礙;
?。ㄊ模钻P節強直、攣縮畸形或者關節運動活動度喪失達50%;
?。ㄊ澹┕晒歉晒钦鄄l假關節、畸形愈合縮短超過5cm、成角畸形超過30度或者嚴重旋轉畸形;
?。ㄊ┕捎蓄i骨折不愈合、股骨頭壞死或者畸形愈合嚴重影響下肢功能;
?。ㄊ撸┟勲韫枪钦鄄l假關節、畸形愈合縮短超過5cm、成角畸形超過30度或者嚴重旋轉畸形;
?。ㄊ耍┧闹L骨(肱骨、橈骨、尺骨、股骨、脛腓骨)開放性、閉合性骨折并發慢性骨髓炎;
(十九)肢體軟組織疤痕攣縮,影響大關節運動功能,活動度喪失達50%;
?。ǘ┲w重要神經(臂叢及其重要分支、腰骶叢及其重要分支)損傷,嚴重影響肢體運動功能;
?。ǘ唬┲w重要血管損傷,引起血液循環障礙,嚴格影響肢體功能。
第三章 容貌毀損
第九條 毀人容貌是指毀損他人面容,致使容貌顯著變形,丑陋或者功能障礙。
第十條 眼部毀損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ㄒ唬┮粋妊矍蛉笔Щ蛘呶s;
(二)任何一側眼瞼下垂完全覆蓋瞳孔;
?。ㄈ┭鄄€損傷顯著影響面容;
?。ㄋ模┮粋妊鄄繐p傷致成鼻淚管全部斷裂、內眥韌帶斷裂影響面容;
?。ㄎ澹┮粋妊酃钦埏@著塌陷。
第十一條 耳廓毀損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ㄒ唬┮粋榷睋p達50%或者兩側耳廓缺損總面積超過一耳60%;
?。ǘ┒獡p傷致使顯著變形;
第十二條 鼻缺損、塌陷或者歪曲致使顯著變形。
第十三條 口唇損傷顯著影響面容。
第十四條 顴骨損傷致使張口度(上下切牙切緣間距)小于1.5cm;顴骨骨折錯位愈合致使面容顯著變形。
第十五條 上、下頜骨和顳頜關節毀損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一)上、下頜骨骨折致使面容顯著變形;
?。ǘ┭例X脫落或者折斷共7個以上;
(三)顳頜關節損傷致使張口度小于1.5cm或者下頜骨健側向傷側偏斜,致使面下部顯著不對稱。
第十六條 其他容貌毀損是指下列情形這一:
(一)面積損傷留有明顯塊狀疤痕。單塊面積大于4平方厘米,兩塊面積大于7平方厘米,三塊以上總面積大于9平方厘米或者留有明顯條狀疤痕,單條長于5cm,兩條累計長度長于8cm、三條以上累計總長度長于10cm,致使眼瞼、鼻、口唇、面頰等部位容貌毀損或者功能障礙。
?。ǘ┟嫔窠洆p傷造成一側大部面肌癱瘓,形成眼瞼閉合不全,口角歪斜;
(三)面部損傷留有片狀細小疤痕、明顯色素沉著或者明顯色素減退,范圍達面部面積30%。
?。ㄋ模┟骖i部深二度以上燒、燙傷后導致疤痕攣縮顯著影響面容或者頸部活動嚴重障礙。
第四章 喪失聽覺
第十七條 損傷后,一耳語音聽力減退在91dB以上。
第十八條 損傷后,兩耳語音聽力減退在60dB以上。
第五章 喪失視覺
第十九條 各種損傷致使視覺喪失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ㄒ唬p傷后,一眼盲;
?。ǘp傷后,兩眼低視力,其中一眼低視力為2級。
第二十條 眼損傷或者顱腦損傷致使視野缺損(視野半徑小于10度)。
第六章 喪失其他器官功能
第二十一條 喪失其他器官功能是指喪失聽覺、視覺之外的其他器官的功能或者功能嚴重障礙。條文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十二條 眼損傷或者顱腦損傷后引起不能恢復的復視,影響工作和生活。
第二十三條 上、下頜骨骨折或者口腔內組織、器官損傷(如舌損傷等)致使語言、咀嚼或者吞咽能力明顯障礙。
第二十四條 喉損傷后引起不能恢復的失音、嚴重嘶啞。
第二十五條 咽、食管損傷留有疤痕性狹窄導致吞咽困難。
第二十六條 鼻、咽、喉損傷留有疤痕性狹窄導致呼吸困難。
第二十七條 女性兩側乳房損傷喪失哺乳能力。
第二十八條 腎損傷并發腎性高血壓、腎功能嚴重障礙。
第二十九條 輸尿管損傷留有狹窄致使腎積水、腎功能嚴重障礙。
第三十條 尿道損傷留用尿道狹窄引起排尿困難、腎功能嚴重障礙。
第三十一條 肛管損傷致使嚴重大便失禁或者肛管嚴重狹窄。
第三十二條 骨盆骨折致使骨盆腔內器官功能嚴重障礙。
第三十三條 子宮、附件損傷后期并發內生殖器萎縮或者影響內生殖器發育。
第三十四條 陰道損傷累及周圍器官造成痿管或者形成疤痕致其功能嚴重障礙。
第三十五條 陰莖損傷后引起陰莖缺損、嚴重畸形致其功能嚴重障礙。
第三十六條 睪丸或者輸精管損傷喪失生殖能力。
第七章 其他對于人體健康的重大損傷
第三十七條 其他對于人體健康的重大損傷是指上述幾種重傷之外的在受傷當時危及生命或者在損傷過程中能夠引起威脅生命的并發癥,以及其他嚴重影響人體健康的損傷。
第一節 顱腦損傷第三十八條 頭皮撕脫傷范圍達頭皮面積25%并伴有失血性休克;頭皮損傷致使頭皮喪失生存能力,范圍達頭皮面積25%。
第三十九條 顱蓋骨折(如線形、凹陷、粉碎等)伴有腦實質及血管損傷,出現腦受壓癥狀和體征;硬腦膜破裂。
第四十條 開放性顱腦損傷。
第四十一條 顱底骨折伴有面、聽神經損傷或者腦脊液漏長期不愈。
第四十二條 顱腦損傷當時出現昏迷(30min以上)和神經系統體征,如單癱、偏癱、失語等。
第四十三條 顱腦損傷,經腦CT掃描顯示腦挫傷,但是必須伴有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
第四十四條 顱腦損傷致成硬腦膜外血腫、硬腦膜下血腫或者腦內血腫。
第四十五條 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伴有神經系統癥狀和體征。
第四十六條 顱腦損傷引起顱內感染,如腦膜炎、腦膿腫等。
第四十七條 顱腦損傷除嗅神經之外引起其他腦神經不易恢復的損傷。
第四十八條 顱腦損傷引起外傷性癲癇。
第四十九條 顱腦損傷導致嚴重器質性精神障礙等。
第五十條 顱腦損傷致使神經系統實質性損害引起的癥狀與病征,如頸內動脈一海綿竇瘺、下丘腦一垂體功能障礙等。
第二節 頸部損傷第五十一條 咽喉、氣管、頸部、口腔底部及其鄰近組織的損傷引起呼吸困難。
第五十二條 頸部損傷引起的一側頸動脈、椎動脈血栓形成、頸動靜脈瘺或者假性動脈瘤。
第五十三條 頸部損傷累及臂叢,嚴重影響上肢功能,頸部損傷累及胸膜頂部致成氣胸引起呼吸困難。
第五十四條 甲狀腺損傷伴有喉返神經損傷致其功能嚴重障礙。
第五十五條 胸導管損傷。
第五十六條 咽、食管損傷引起局部膿腫、縱隔炎或者敗血癥。
第五十七條 頸部損傷導致異物存留在頸深部,影響相應組織、器官功能。
第三節 胸部損傷
第五十八條 胸部損傷引起血胸或者氣胸,并發生呼吸困難。
第五十九條 肋骨骨折致使呼吸困難。
第六十條 胸骨骨折致使呼吸困難。
第六十一條 胸部損傷致成縱隔氣腫、呼吸窘迫綜合癥或者氣管、支氣管破裂。
第六十二條 氣管、食管損傷致成縱隔炎、縱隔膿腫、縱隔氣腫、血氣胸或者膿胸。
第六十三條 心臟損傷;胸部大血管損傷。
第六十四條 胸部損傷致成膿胸、肺膿腫、肺不張、支氣管胸膜瘺、食管胸膜瘺或者支氣管食管瘺。
第六十五條 胸部的嚴重擠壓致使血液循環障礙、呼吸運動障礙、顱內出血。
第六十六條 女性一側乳房缺失。
第四節 腹部損傷
第六十七條 胃、腸、膽道系統穿孔、破裂。
第六十八條 肝、脾、胰等器官破裂;因損傷致使這些器官形成血腫、膿腫。
第六十九條 腎破裂;尿外滲須手術治療(包含腎動脈栓塞術)。
第七十條 輸尿管損傷致使尿外滲。
第七十一條 腹部損傷致成腹膜炎、敗血癥、腸梗阻或者腸瘺等。
第七十二條 腹部損傷致使腹腔積血,須手術治療。
第五節 骨盆部損傷
第七十三條 骨盆骨折嚴重變形。
第七十四條 尿道破裂、斷裂須行手術修補。
第七十五條 膀胱破裂。
第七十六條 陰囊撕脫傷范圍達陰囊皮膚面積50%;兩側睪丸缺失。
第七十七條 損傷引起子宮或者附件穿孔、破裂;
第七十八條 孕婦損傷引起早產、死胎、胎盤早期剝離、流產并發失血休克或者嚴重感染。
第七十九條 幼女外陰或者陰道嚴重損傷。
第六節 脊柱和脊髓損傷
第八十條 脊柱骨折或者脫位,伴有脊髓損傷或者多根脊神經損傷。
第八十一條 脊髓實質性損傷影響脊髓功能,如肢體活動功能、性功能或者大小便嚴重障礙。
第七節 其他損傷
第八十二條 燒、燙傷。
?。ㄒ唬┏扇藷?、燙傷總面積(一度燒、燙傷面積不計算在內,下同)在30%以上或者三度在10%以上;兒童總面積在10%以上或者三度在5%以上;
燒、燙傷面積低于上述程度但有下列情形之一:
1.出現休克;
2.吸入有毒氣體中毒;
3.嚴重呼吸道燒傷;
4.伴有并發癥導致嚴重后果;
5.其他類似上列情形的。
?。ǘ┨厥獠课唬ㄈ缑?、手、會陰等)的深二度燒、燙傷,嚴重影響外形和功能,參照本標準有關條文。
第八十三條 凍傷出現耳、鼻、手足等部位壞死及功能嚴重障礙,參照本標準有關條文。
第八十四條 電擊損傷伴有嚴重并發癥或者遺留功能障礙。參照本標準有關條文。
第八十五條 物理、化學或者生物等致傷因素引起損傷,致使器官功能嚴重障礙,參照本標準有關條文。
第八十六條 損傷導致異物留在腦、心、肺等重要器官內。
第八十七條 損傷引起創傷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或者感染性休克。
第八十八條 皮下組織出血范圍達全身體表面積30%;肌肉及深部組織出血,伴有并發癥或者遺留嚴重功能障礙。
第八十九條 損傷引起脂肪栓塞綜合癥。
第九十條 損傷引起擠壓綜合癥。
第九十一條 各種原因引起呼吸障礙,出現窒息征象并伴有并發癥或者遺留功能障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
2007-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吉爾吉斯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三國國界交界點的協定》的決定
200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銜條例
2003-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
1980-09-10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84-03-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
1983-03-05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已修改]
1990-09-07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三百四十二條、第四百一十條的解釋
2001-08-31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3-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意見的通知
1970-01-01關于印發《測繪地理信息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2013-07-04國務院關于部委管理的國家局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泰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02-10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8-06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
1970-01-01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辦法
2010-05-24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5-11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的決定
2010-04-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氣象災害防御條例
201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