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玩弄校花双胞胎,日本人真人姓交大视频,成 人 免费 黄 色 视频,欧美熟妇无码成a人片

鐵道部鐵路橋隧建筑物大修維修規(guī)則

來源: 律霸小編整理 · 2020-12-07 · 1090人看過

              第一章 總則



 第1.0.1條 橋隧建筑物是鐵路線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構(gòu)造復雜,修建困難,價值較高。因此,做好橋隧建筑物的大修和維修工作,保證鐵路運輸安全暢通,對促進社會主義建設的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

 第1.0.2條 橋隧大修、維修工作,是搞好運輸生產(chǎn)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基本任務是:
  一、經(jīng)常保持橋隧建筑物狀態(tài)的均衡完好,以保證列車按規(guī)定的速度,安全和不間斷地運行。
  二、有計劃地改善橋隧設備狀態(tài),提高承載能力,滿足建筑限界要求和增強抗洪、抗震能力,充分發(fā)揮橋隧建筑物的使用效能,以適應鐵路運輸發(fā)展的需要。
  三、最大限度地延長橋隧建筑物各部分的使用年限。

 第1.0.3條 橋隧維修工作按照預防為主,預防與整治相結(jié)合的原則進行,采取綜合維修和經(jīng)常保養(yǎng)相結(jié)合的方式,有計劃地整治病害,及時消除危及行車安全處所,以保持橋隧建筑物經(jīng)常處于均衡完好狀態(tài)。

 第1.0.4條 橋隧大修工作應根據(jù)橋隧技術(shù)狀態(tài)和運輸需要進行。整治重大病害和有計劃地進行設備改善,以提高橋隧建筑物的使用效能。

 第1.0.5條 “檢查”是做好橋隧大修、維修工作的重要依據(jù),必須認真執(zhí)行各項檢查制度,開展橋梁隧道檢定和試驗工作,及時發(fā)現(xiàn)病害和分析病害原因,據(jù)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積累技術(shù)資料,系統(tǒng)地掌握橋隧設備狀態(tài)變化,以正確規(guī)定建筑物的運用條件。

 第1.0.6條 為了做好橋隧大維修工作,鐵路局應設工務段、橋隧大修段、大修設計和橋梁隧道檢定等組織,對特大、技術(shù)復雜的橋梁和隧道群,鐵路局可視具體情況設置養(yǎng)護機構(gòu),配置必要的機具、儀器及檢修設備。

 第1.0.7條 橋隧大維修必須認真執(zhí)行檢查、計劃、作業(yè)、驗收等基本工作制度,全面實行現(xiàn)代化管理,大力發(fā)展養(yǎng)橋機械化,積極采用和推廣新技術(shù),搞好主要作業(yè)項目的標準化,不斷提高生產(chǎn)效率和經(jīng)濟效益。

 第1.0.8條 橋隧大維修施工,應特別注意行車和人身安全,正確處理施工與運輸?shù)年P(guān)系,在保證安全和質(zhì)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中斷行車和限制行車速度的時間。

 第1.0.9條 橋梁、隧道按長度分類的規(guī)定:
  一、橋梁
  特大橋——橋長500m以上;
  大橋——橋長100m以上至500m;
  中橋——橋長20m以上至100m;
  小橋——橋長20m及以下。
  注:橋長——梁橋系指橋臺擋碴前墻之間的長度,拱橋系指拱上側(cè)墻與橋臺側(cè)墻間兩伸縮縫外端之間的長度,剛架橋系指剛架順跨度方向外側(cè)向的長度。
  二、隧道
  特長隧道——全長10000m以上;
  長隧道——全長3000m以上至10000m;
  中隧道——全長500m以上至3000m;
  短隧道——全長500m及以下。
  注:隧道長度系指進出口洞門端墻之間的距離,即以墻面與內(nèi)軌頂面的交線同線路中線的交點計算,計算時,雙線隧道以下行線為準,位于車站上的隧道以正線為準。

 第1.0.10條 橋隧大維修工作,除按本規(guī)則辦理外,還應遵照《鐵路技術(shù)管理規(guī)程》、《鐵路工務安全規(guī)則》及其他有關(guān)規(guī)章辦理。凡本規(guī)則沒有作具體規(guī)定的內(nèi)容,各鐵路局可以根據(jù)分級管理的原則和本規(guī)則的精神,結(jié)合實際需要和具體條件,制訂細則或補充規(guī)定。

            第二章 基本技術(shù)要求



              第一節(jié) 荷載



 第2.1.1條 改建橋梁的承載能力應符合設計標準的規(guī)定。運營中橋梁的承載能力,應按“鐵路橋梁檢定規(guī)范”進行檢算,以“檢定承載系數(shù)K”表示,K為結(jié)構(gòu)所能承受的活載相當于標準活載的倍數(shù),應滿足下列要求:
  一、鋼梁、圬工梁拱及墩臺、基礎(chǔ)應滿足K≥1。
  二、臨時性橋,橋上容許通過的運行活載,必須滿足Q<K,Q為運行活載相當于標準活載的倍數(shù)。

 第2.1.2條 承載能力不足的橋梁,對鋼梁應進行加固或更換;對圬工梁拱、墩臺及基礎(chǔ)應進行詳細檢查,根據(jù)其技術(shù)狀態(tài)確定加固、更換或暫緩加固(暫緩加固時必須滿足K≥Q)。加固或更換后的承載能力必須滿足K≥1的要求。
  對承載能力Q≤K<1的支線橋梁是否加固,由各鐵路局根據(jù)情況確定。

 第2.1.3條 禁止多機(三機及以上)重聯(lián)通過橋梁(梁拱跨度小于二臺機車長度且墩臺、基礎(chǔ)又容許時除外),必須通過時,應設置隔離車,隔離車數(shù)通過計算確定,禁止蒸汽機車對頭重聯(lián)過橋。
  通過橋梁的特種車輛活載大于現(xiàn)行機車車輛時,由鐵路局進行檢算,規(guī)定運行條件和加固措施。
  專列回送機車,按“技規(guī)”第165條辦理。

              第二節(jié) 限界



 第2.2.1條 改建橋隧限界應滿足國家標準中橋梁隧道建筑限界的要求。

 第2.2.2條 運營中的橋隧不能滿足國家標準中橋梁隧道建筑限界的要求時,各部分及其附屬設備均不得侵入基本建筑限界。
  限界不足時,應有計劃地進行擴大,如尚能滿足下列要求時,可暫緩擴大:
  一、實際建筑限界超過最大級超限貨物的裝載限界,并有70mm及以上的凈距時;
  二、復線區(qū)段,有一線橋隧限界能滿足上述要求時。

             第三節(jié) 孔徑及凈空



 第2.3.1條 現(xiàn)有橋涵孔徑應能正常通過規(guī)定頻率的洪水(Ⅰ、Ⅱ級線路橋梁1/100,Ⅲ級線路橋梁及各線涵洞1/50)及歷史上的最大洪水,對技術(shù)復雜、修復困難或重要的特大、大橋還應能安全通過校核頻率(Ⅰ、Ⅱ級線1/300,Ⅲ級線1/100)的洪水。

 第2.3.2條 改建的橋涵凈空高度應符合設計標準規(guī)定,在運營中的橋涵凈空如不能滿足規(guī)定時,應按“鐵路橋梁檢定規(guī)范”進行檢算,不通航亦無流筏的橋孔其橋下凈空高度應符合表2.3.2(1)(略)的規(guī)定。
  涵洞孔徑一般按無壓狀態(tài)檢定,即按涵洞構(gòu)造高度的1.2倍臨界狀態(tài)的水位進行檢定。無壓涵洞洞內(nèi)頂點高出洞內(nèi)檢定水位的凈空,仍應滿足表2.3.2(2)(略)的要求。

 第2.3.3條 橋涵孔徑凈空不足時,應有計劃地進行擴大或改建。
  通過大型機動車輛的立交橋,橋下凈空不足5m時,應設限界防護架。

              第四節(jié) 剛度



 第2.4.1條 鋼梁及鋼筋混凝土梁在承受豎向靜活載(不包括沖擊力的活載)作用下所產(chǎn)生的彈性撓度,不應超過表2.4.1(略)所列限度值及中—活載計算撓度值。

 第2.4.2條 為保證鋼梁具有一定的橫向剛度,其寬跨比不得小于1/20。

 第2.4.3條 實測重力式橋墩墩頂橫向水平振動的頻率,波形和位移值后,用表2.4.3(略)所列綜合評判指標B判定橋墩下部有無病害。

 第2.4.4條 梁跨撓度超過附錄一(一)所列參考限值,梁跨橫向剛度超過附錄一(二)所列參考限值,橋墩技術(shù)狀態(tài)按表2.4.3綜合評判指標判定有問題時,均應進一步分析梁跨、橋墩的技術(shù)狀態(tài)。對橋墩還應進行挖驗和鉆探,必要時應進行加固或更換。

            第五節(jié) 基礎(chǔ)埋置深度



 第2.5.1條 墩臺基礎(chǔ)埋置深度應符合下列條件:
  一、明挖基礎(chǔ)及沉井基礎(chǔ)
  (一)對于凍脹及強凍脹土,在凍結(jié)線以下不少于0.25m,對于弱凍脹土,不少于凍結(jié)深度的80%。
  多年凍土地區(qū),基底設置應進行詳細論證。
  注:凍脹及強凍脹土中的基礎(chǔ)埋置深度必須滿足凍脹力計算的要求。
  (二)在無沖刷處或沒有鋪砌防護時,一般在地面下不少于2.0m,困難情況不少于1.0m。
  (三)在有沖刷處,在墩臺附近最大沖刷線下不小于表2.5.1(略)所列安全值。
  (四)墩臺基礎(chǔ)嵌入不易沖刷磨損的基本巖層不少于0.25m(嵌入風化、破碎、易沖刷磨損巖層的深度按未嵌巖層計)。
  二、樁基礎(chǔ)
  (一)低樁承臺的承臺底面在土中凍結(jié)線以下不少于0.25m,或在最大沖刷線下不少于2m(樁入土深度不明時),或樁在沖刷線下的入土深度必須保證墩臺穩(wěn)定。
  (二)高樁承臺的承臺底面在水中時,應位于最低冰層底面以下不少于0.25m,或樁在最大沖刷線下的埋置深度必須保證墩臺穩(wěn)定。
  (三)木樁頂面位于最低地下水位或最低水位以下不少于0.5m。
  不符合上述條件之一的墩臺即為淺基墩臺。

 第2.5.2條 淺基墩臺應進行防護加固或予以根本改善。

              第六節(jié) 抗震



 第2.6.1條 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及以上的地區(qū)的橋梁(基本烈度六度地區(qū)的省會和市區(qū)人口在百萬以上城市的重要橋梁按七度設防)均需按“鐵路工程抗震設計規(guī)范”進行檢算,抗震能力不足者應進行加固并應有防止落梁的措施。

             第三章 技術(shù)標準



              第一節(jié) 橋面


  
  (Ⅰ)橋上線路

 第3.1.1條 跨度在30m及以上的鋼梁,橋上線路應設置上彎度。設置時,應特別注意使鋼梁兩端線路的銜接平順。
  上彎度值一般可采用:
  一、現(xiàn)行最大活載作用下實測彈性撓度(包括沖擊)的一半;
  二、中—活載作用下計算靜撓度的一半;
  三、懸臂梁端部的上彎度可采用按2倍懸臂梁長度的簡支梁計算撓度的一半,自由梁的上彎度值,按簡支梁設置;
  四、連續(xù)梁的端孔按簡支梁設置。
  實測或計算撓度小于梁跨度的1/1600以及連續(xù)梁的中孔,可不設上彎度。

 第3.1.2條 橋上線路中線與梁跨中線的偏差,鋼梁不得大于50mm,圬工梁不得大于70mm。超過規(guī)定值時,應進行檢算。如影響承載能力(K<1)或侵入限界時,須進行調(diào)整。

 第3.1.3條 曲線上明橋面的線路外軌超高,可采用以下方法設置:
  一、在橋枕挖槽限度內(nèi)調(diào)整;
  二、在墩臺頂面做成超高,但應檢算鋼梁斜放后的應力和穩(wěn)定性,并注意鋼梁排水;
  三、楔形枕木;
  四、在曲線外側(cè)的橋枕下加墊木墊板,用木螺釘(或螺栓)聯(lián)結(jié)牢固。

 第3.1.4條 明橋面上下列位置不能有鋼軌接頭,否則應將其焊接或凍結(jié):
  一、橋梁長度(擋碴墻間距離,以下同)在20m及以內(nèi)的明橋面上;
  二、鋼梁、拱橋溫度伸縮縫和拱頂?shù)忍幥昂蟾鳎玻矸秶鷥?nèi);
  三、設有溫度調(diào)節(jié)器的鋼梁,在溫度跨度(由一孔鋼梁的固定支座至相鄰鋼梁固定支座或橋臺擋碴墻間的距離)范圍;
  四、橫梁頂上。

 第3.1.5條 大中橋明橋面的鋼軌扣件應采用k型分開式扣件,以增強橋上線路的穩(wěn)定,其螺栓的擰緊方法,根據(jù)設計要求確定。鋼軌墊板與橋枕間的防磨膠墊厚度應為4~10mm。基本軌、護軌、護木、橋枕、鋼梁間的聯(lián)接,應牢固緊密,相互位置正確,整體性良好。
  現(xiàn)有橋梁的明橋面,可暫用道釘、墊板聯(lián)結(jié),結(jié)合整孔更換橋面(或換軌大修)時有計劃地更換為K型分開式扣件。在直線上的橋梁,每塊墊板上線路內(nèi)側(cè)釘兩個道釘,外側(cè)釘一個道釘。
  在橋頭線路徹底鎖定的條件下,若橋上基本軌有爬行,可安裝防爬器。防爬器的安裝設計,應經(jīng)鐵路局工務處批準。

 第3.1.6條 道碴橋面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道碴槽頂面外緣寬不應小于3.9m,軌底高出擋碴墻頂應不小于0.2m;
  二、梁上碎石道床、枕底道碴厚度,木枕地段不小于25cm,混凝土枕地段不小于30cm,最大不超過35cm。

 第3.1.7條 凡溫度跨度超過100m的鋼梁,在活動端上的線路應設伸縮調(diào)節(jié)器,每一溫度跨度安設一副,對圬工橋,應根據(jù)具體情況設置溫度調(diào)節(jié)器,安設時應使尖軌端與重車運行方向相順(曲線型伸縮調(diào)節(jié)器不受此限),尖軌端位置正確。在任何情況下,伸縮調(diào)節(jié)器處軌距不得超過1451mm,不得小于1433mm。

 第3.1.8條 鋪設無縫線路橋梁的作業(yè)條件:
  一、更換分開式扣件、更換防磨膠墊、單根更換及移動橋枕時,在實際鎖定軌溫加20℃以下;
  二、進行上蓋板油漆,更換鉚釘及其他原因須起道或成段更換方正橋枕時,在實際鎖定軌溫加5℃減15℃以內(nèi),低于或高于上述軌溫時禁止作業(yè);
  三、起梁、移梁、整治支座在實際鎖定軌溫加、減5℃以內(nèi),低于或高于上述軌溫時禁止作業(yè);
  四、橋梁架空或其他施工,必要時,采取放散應力或其他措施進行;
  五、在單獨設計鋪設無縫線路的橋梁上,應按設計規(guī)定擰緊扣件,并在設計允許的軌溫范圍內(nèi)進行橋梁及線路大維修工作。

 第3.1.9條 下列橋梁應鋪設護軌:
  一、特大橋及大、中橋;
  二、橋長10m及以上的小橋,當橋上曲線半徑小于或等于600m,或橋高(軌底至河底最低處)大于6m時;
  三、跨越鐵路、重要公路、城市交通要道的立交橋;
  四、多線橋上的各線按本條一、二、三項辦理,但多線框架橋可只在兩外側(cè)線路鋪設。
  護軌一般應采用與基本軌同類型的鋼軌,頂面不應高出基本軌,也不應低于基本軌頂面25mm。護軌與基本軌頭部間凈距應為200mm,增減10mm(鋪設60kg/m及以上基本軌時,其凈距為220mm±10mm)。
  護軌下容許加墊總厚度小于35mm的墊板,墊板厚度在20mm及以下時,每股護軌應在每隔一根橋枕上和每根線路枕木上釘兩個道釘;墊板厚度超過20mm時,在每根橋枕上釘兩個道釘;墊板總厚度大于30mm時,必須加設鐵墊板(可以切邊)和加長道釘。
  護軌應伸出橋臺擋碴墻以外,直軌部分應不少于5m(在直線上橋梁長度大于50m,在曲線上橋梁長度大于30m者則為10m),然后彎曲交會于線路中心,并將軌端切成斜面聯(lián)結(jié)。彎軌部分的長度不少于5.0m,軌端超出臺尾的長度不少于2.0m。
  每個護軌接頭安裝4個螺栓,螺帽安裝在線路中心一側(cè)(在溫度調(diào)節(jié)器處應采用一端帶長孔的夾板)。自動閉塞區(qū)間,護軌應安裝絕緣裝置。
  護軌有爬行時,允許安裝防爬器。
  注:因道口、道岔影響,護軌不能按標準設置時,按特殊情況處理,報鐵路局批準。
  (Ⅱ)橋枕

 第3.1.10條 明橋面應用油質(zhì)防腐橋枕,其尺寸按表3.1.10采用。

              油質(zhì)防腐橋枕尺寸

                           表3.1.10


------------------------------------
|            | 橋枕標準斷面  |     |     |
|  主 成縱梁中心距   |---------| 長度  | 附 注 |
|    (m)     | 寬度 | 高度 |(mm) |     |
|            |(mm)|(mm)|     |     |
|------------|----|----|-----|-----|
|1.5(包括1.524)|200 |220 |3000 |     |
|------------|----|----|-----|     |
|1.5以上~2.0   |200 |240 |3000 | 雙腹板或|
|------------|----|----|-----|多腹板的主|
|2.0以上~2.2   |220 |260 |3000 |梁按內(nèi)側(cè)腹|
|------------|----|----|-----|板間距為準|
|2.2以上~2.3   |220 |280 |3200 |     |
|------------|----|----|-----|     |
|2.3以上~2.5   |240 |300 |3200或|     |
|            |    |    |3400 |     |
------------------------------------

 第3.1.11條 橋枕鋪設:
  一、橋枕間凈距為100~210mm,專用線上可放寬到250mm。
  二、橋枕不能鋪設在橫梁上,與橫梁翼緣邊應留出15mm及以上的縫隙,以利排水。
  如橫梁兩側(cè)橋枕間凈距在300mm以及上,且橋枕頂面距橫梁頂面在50mm以上時,應在橫梁上墊短枕承托。短枕與護軌聯(lián)牢,與基本軌底留出空隙。
  三、有橋面系的上承鋼梁,橋枕只能鋪在縱梁上(設計容許鋪設在主梁翼緣上的除外)。在行車情況下,不容許橋枕壓著鋼梁聯(lián)結(jié)系。
  四、鋼梁上橋枕容許挖深30mm以內(nèi)的槽口(也可不挖槽)。與鉚釘頭接觸處,可挖縱槽。
  為調(diào)整橋面鋼軌上彎度,可使用比標準斷面較厚的橋枕,也可在橋枕下加墊木墊板,用螺釘(栓)或膠合牢固。

 第3.1.12條 橋枕與梁的聯(lián)結(jié):
  鋼梁上每根橋枕須用兩根直徑22mm的標準型勾螺栓與鋼梁勾緊。螺栓均應配以80×80×8~10mm的鐵墊圈及10~20mm厚的木墊圈(或6~10mm厚的膠墊圈)。在自動閉塞區(qū)間,勾螺栓鐵墊圈與鋼軌墊板間應留不小于15mm的間隙,防止軌道電路短路。

 第3.1.13條 橋枕須經(jīng)注油防腐,加工新面、栓釘孔眼按規(guī)定作好防腐處理。腐朽、裂縫或損傷,應及時進行削平、灌縫、捆扎、挖補等修理工作。

 第3.1.14條 橋枕出現(xiàn)下列狀態(tài)之一時,即為失效橋枕:
  一、標準斷面橋枕因腐朽、挖補、削平和挖槽累計深度超過80mm;
  二、道釘周圍腐朽嚴重,無處改孔,不能滿足持釘及保持軌距;
  三、橋枕內(nèi)部嚴重腐朽;
  四、通裂嚴重,影響共同受力。

 第3.1.15條 有連續(xù)兩根及以上的失效橋枕應予抽換。鋼軌接頭處的4根橋枕(支接時為5根)不容許有失效。一孔梁上的橋枕失效達25%及以上時,應進行整孔更換。單根抽換時,可使用整修后的舊枕。
  (Ⅲ)護木與防爬角鋼

 第3.1.16條 護木斷面為150×150mm的一級松、杉木,護木與橋枕聯(lián)結(jié)處須挖20~30mm深的槽口,緊扣在橋枕上。每隔一根橋枕以及主梁或縱梁兩端安裝防爬角鋼處、護木連接處均應用直徑20~22mm的螺栓串聯(lián)牢固。螺栓頂端不應超過基本軌頂面20mm。護木接頭采用半木搭接,并設在橋枕上。
  護木內(nèi)側(cè)與基本軌頭部外側(cè)的距離應為200~500mm。
  鋼梁活動端處,護木須斷開,并留出空隙,使護木能與鋼梁共同移動。

 第3.1.17條 跨度在5m及以上的鋼梁,每孔梁兩端各安裝一對防爬角鋼,必要時在梁的中部每5~10m再安裝一對。有橋面系的鋼梁,每個節(jié)間縱梁兩端各安裝一對。如節(jié)間長度在4m以下時,可在每兩個節(jié)間縱梁的兩端各安裝一對。防爬角鋼最小尺寸為120×80×12mm。鋼梁兩端防爬角鋼的水平肢應安裝成相反方向,并用直徑20~22mm的螺栓與橋枕聯(lián)牢(此處橋枕不安裝勾螺栓)。
  (Ⅳ)人行道及欄桿

 第3.1.18條 明橋面應在軌道中心鋪設步行板,并設置單側(cè)或雙側(cè)人行道。道碴橋面應設置雙側(cè)人行道。直線上的橋,自線路中心至人行道欄桿內(nèi)側(cè)的凈距,對于明橋面和區(qū)間的道碴橋面,小橋為2.45m;對于車站內(nèi)的橋和區(qū)間內(nèi)的道碴橋面,大中橋為3.00m;對于牽出線和梯線上的橋為3.50m。曲線上橋,人行道欄桿內(nèi)側(cè)凈距應根據(jù)限界要求加寬。曲線半徑小于600m時加寬0.50m;曲線半徑等于或小于3000m而大于及等于600m時加寬0.25m;曲線半徑大于3000m時可不加寬。牽出線和梯線上的曲線橋人行道不再加寬。
  既有橋梁人行道按上述標準加寬時,應進行檢算,規(guī)定使用條件。
  人行道、欄桿在梁的活動端處均應斷開,不得影響梁的伸縮。

            第二節(jié) 鋼結(jié)構(gòu)保護涂裝



 第3.2.1條 鋼梁、鋼塔架、人行道支架等都應進行保護涂裝,防止鋼結(jié)構(gòu)銹蝕。所有保護涂裝工作均應符合TB1527—84規(guī)定。

 第3.2.2條 在涂裝第一道底漆前,應將鋼料表面的污泥、油垢、鐵銹、舊漆皮和氧化皮徹底清除干凈。清除方法可采用噴砂、噴丸、拋丸、手工清理和溶劑擦洗,嚴禁使用腐蝕性物質(zhì)清理鋼表面。

 第3.2.3條 根據(jù)所使用涂料品種、施工方法和構(gòu)件部位的不同,涂裝前對鋼結(jié)構(gòu)表面清理程度規(guī)定如下:
  一、熱噴鍍鋅、鋁及涂裝環(huán)氧富鋅底漆時,鋼表面應達到一級清理標準;
  二、涂裝紅丹酚醛、紅丹醇酸、無機富鋅、環(huán)氧瀝青、聚氨酯底漆時,鋼表面應達到二級清理標準;
  三、鉚釘頭、螺栓頭和螺紋涂裝紅丹酚醛、紅丹醇酸底漆時,鋼表面應達到三級清理標準;
  四、維護性涂裝,使用油性紅丹防銹底漆時,鋼表面應達到手工清理標準。
  各級清理質(zhì)量標準見附錄三(一)。

 第3.2.4條 鋼梁連接板和桿件上大于0.5mm的縫隙須將縫內(nèi)污垢和鐵銹清除干凈,在第一層底漆干燥后,用石膏膩子填塞,待膩子表面干燥后,才可繼續(xù)進行涂料涂裝。如果縫隙是由于鉚距過大所造成,應加鉚鉚釘(或增加高強螺栓),使最大釘(栓)距不超過160mm。小于0.5mm的縫隙,可用油漆封閉,石膏膩子的配方及使用方法見附錄四。

 第3.2.5條 新鋼梁初始涂裝或運營中鋼梁的整孔重新涂裝。
  一、鋼梁大面積部位涂裝體系及主要應用技術(shù)要求見表3.2.5(1)。

        鋼梁大面積部位涂裝體系及主要應用技術(shù)指標
                                      
                           表3.2.5(1)


---------------------------------------
涂裝|涂料 |    主要應用技術(shù)指標    |涂裝 |每道干|  涂料標準 
體系|名稱 |                |道數(shù) |膜厚度|       
序號|   |                |   |(μ)|
--|---|----------------|---|---|-------
 Ⅰ|紅丹酚|1.附著力 3MPa      |2~3| 35|HG2—782
  |醛底漆|2.耐沖擊 400N.m    |   |   |       
  |或紅丹|3.耐彎曲 2mm       |   |   | —74   
  |醇酸底|4.干燥時間     指干5小時|   |   |HG2-25   
  |漆  |          實干24小時|   |   |       
  |   |5.耐鹽霧試驗時間(按使用厚度)|   |   | —74   
  |   |  400小時         |   |   |       
  |---|----------------|---|---|-------
  |鋅鋁醇|1.附著力(對底漆)3MPa  |3~4| 30|       
  |酸面漆|2.耐沖擊 500N.m    |   |   |HG2-1061-77
  |或云鐵|3.耐彎曲 1mm       |   |   |       
  |醇酸面|4.干燥時間     指干5小時|   |   |       
  |漆  |          實干24小時|   |   |       
  |   |5.細度<65μ        |   |   |       
  |   |6.耐老化試驗時間(按使用厚度)|   |   |       
  |   |  400小時         |   |   |       
--|---|----------------|---|---|-------
 Ⅱ|環(huán)氧富|1.附著力           |2~3| 35|       
  |鋅底或|   (環(huán)氧富鋅)4MPa   |   |   |HG14-508-74
  |成無機|   (無機富鋅)2MPa   |   |   |       
  |富鋅底|2.耐沖擊 400N.m    |   |   |       
  |漆  |3.耐彎曲 2mm       |   |   |       
  |   |4.干燥時間     指干3小時|   |   |       
  |   |          實干20小時|   |   |       
  |   |5.耐鹽霧試驗時間(按使用厚度)|   |   |       
  |   | 2000小時無銹、無泡、無裂紋|   |   |       
  |---|----------------|---|---|-------
  |磷化底|1.附著力 3PMa      | 1 |15~|       
  |漆中間|2.耐沖擊 400N.m    |   |20 |       
  |層或環(huán)|3.耐彎曲 1mm       |   |   |       
  |氧云鐵|4.干燥時間          |   |   |       
  |中間層|  磷化底漆     指干1小時|   |   |       
  |   |           實干2小時|   |   |       
  |   |                |   |   |       
  |   |  環(huán)氧云鐵     指干3小時|   |   |       
  |   |          實干20小時|   |   |       
  |---|----------------|---|---|-------
  |鋅鋁醇|同  前            |3~4| 30|       
  |酸面漆|                |   |   |HG2-1061-77
  |或云鐵|                |   |   |       
  |醇酸面|                |   |   |   
  |漆  |                |   |   |
---------------------------------------

  根據(jù)鋼梁所處腐蝕環(huán)境不同,底面漆采用不同道數(shù)涂裝,干燥地區(qū)采用表中下限值,沿海及嚴重污染地區(qū)采用表中上限值,一般潮濕地區(qū)采用中間值。漆膜總厚度不小于160mm。
  二、不同腐蝕環(huán)境下,鋼梁熱噴鋅涂裝,鋅鍍層厚度要求見表3.2.5(2)。

           不同腐蝕環(huán)境下鋼梁熱噴鋅涂裝鋅

   鍍層厚度要求(μm)          表3.2.5(2)

-----------------------------------
|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錄×

驗證手機號

我們會嚴格保護您的隱私,請放心輸入

為保證隱私安全,請輸入手機號碼驗證身份。驗證后咨詢會派發(fā)給律師。

評論區(qū)
登錄 后參于評論

專業(yè)律師 快速響應

累計服務用戶745W+

發(fā)布咨詢

多位律師解答

及時追問律師

馬上發(fā)布咨詢
孫若男

孫若男

執(zhí)業(yè)證號:

13401201611147692

安徽金亞太律師事務所

簡介:

安徽大學碩士,現(xiàn)執(zhí)業(yè)于安徽金亞太律師事務所,合肥市律協(xié)建筑與房地產(chǎn)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金亞太建筑與房地產(chǎn)部門主任、金亞太公司與知識產(chǎn)權(quán)部門副主任、金亞太金融借貸部門副主任。

微信掃一掃

向TA咨詢

孫若男

律霸用戶端下載

及時查看律師回復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2017-03-15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01修訂)

2001-02-28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guān)于200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zhí)行情況及2004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4-03-14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jù)法

1970-01-01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quán)法

1990-09-07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guān)于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shù)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的決定

1987-09-05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guān)于縣、鄉(xiāng)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6-09-05

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yè)和外國企業(yè)所得稅法(失效)

1991-04-09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guān)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guān)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3-03-20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guān)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1998-11-04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guān)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

2006-06-29

期貨交易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

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實施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

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guān)稅條例(2003年修訂)

2003-11-23

國務院關(guān)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2014-07-24

廣告管理條例

1987-10-26

職業(yè)學校兼職教師管理辦法

2012-10-18

國務院辦公廳關(guān)于印發(fā)國家衛(wèi)星導航產(chǎn)業(yè)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的通知

1970-01-01

國務院辦公廳關(guān)于做好當前高溫干旱防御應對工作的通知

2013-08-04

國務院關(guān)于修改《信息網(wǎng)絡傳播權(quán)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

國務院辦公廳關(guān)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

2012-12-20

國務院關(guān)于浙江省海洋功能區(qū)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

國務院關(guān)于印發(fā)節(jié)能減排“十二五”規(guī)劃的通知

2012-08-06

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

2012-06-04

國務院關(guān)稅稅則委員會對原產(chǎn)于赤道幾內(nèi)亞部分商品實施零關(guān)稅的通知

2010-06-09

國務院辦公廳轉(zhuǎn)發(fā)扶貧辦等部門關(guān)于做好農(nóng)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fā)政策有效銜接擴大試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07
法律法規(guī)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家居| 佛冈县| 城口县| 黄大仙区| 林州市| 佛学| 汝阳县| 峨眉山市| 商南县| 北流市| 甘孜县| 区。| 裕民县| 潞城市| 伊金霍洛旗| 忻州市| 通道| 定日县| 同德县| 新宾| 南华县| 红河县| 濮阳县| 大兴区| 三江| 新邵县| 政和县| 东乌珠穆沁旗| 墨竹工卡县| 信阳市| 鸡东县| 太白县| 郎溪县| 基隆市| 大余县| 游戏| 广州市| 闸北区| 彝良县| 松江区| 八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