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條 禁止生產(包括配制,下同)、銷售假藥。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假藥:
(一)藥品所含成份與國家藥品標準規定的成份不符的;
(二)以非藥品冒充藥品或者以他種藥品冒充此種藥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藥品,按假藥論處:
(一)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禁止使用的;
(二)依照本法必須批準而未經批準生產、進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
(三)變質的;
(四)被污染的;
(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須取得批準文號而未取得批準文號的原料藥生產的;
(六)所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的。
【釋義】 本條是關于假藥及按假藥論處的藥品的規定。
一、藥品是用于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假藥不但不能防病、治病,反而會貽誤、加重病情,甚至會致人傷殘或者死亡。為保證人民群眾的用藥安全,必須依法嚴厲打擊生產、銷售假藥的行為,這是制定本法的一個重要目的。為了準確、有效打擊制售假藥的行為,本條在規定禁止生產、銷售假藥的同時,對假藥的定義及應按照假藥論處的情形作了明確規定。考慮到醫療機構配制藥品的活動在性質上也屬于藥品的生產活動,因此,按照本條規定,本條以下各條所稱的藥品“生產”,也包括藥品的“配制”。這樣規定,也有利于解決與刑法中關于生產、銷售假藥、劣藥罪的規定相銜接的問題。
二、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本法所定義的假藥,包括兩種情況:
1.藥品所含成份與國家藥品標準規定的成份不符的。藥品成份,直接決定該種藥品本身的有效性、安全性。按照本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藥品必須符合國家藥品標準。國家藥品標準中載明的藥品成份,是經過藥理、毒理等臨床和非臨床的反復試驗,在試生產期又經過藥品質量、穩定性及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的檢驗,證明對某種疾病確有療效并能保證使用安全后才確定下來的。國家藥品標準作為強制性的標準,藥品的生產者、銷售者必須執行。藥品所含成份與國家藥品標準規定的成份不符的,不能保證使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本法將其列為假藥。
2.以非藥品冒充藥品或者以他種藥品冒充此種藥品的。藥品是治病救人的,非藥品不但不能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反而會貽誤病情,甚至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每一種藥品都是針對特定的疾病產生一定的療效,不同藥品間的重要區別就在于各自的適應癥或功能主治以及服法用量、禁忌及用藥注意事項不同,以他種藥品冒充此種藥品,不但不能達到用藥目的,反而可能產生嚴重后果。因此,本法將以非藥品冒充的藥品或者以他種藥品冒充的此種藥品列為假藥,依法予以打擊。
三、本條第二款規定了按照假藥論處的六種情形。所以規定“按假藥論處”,是指這些藥品本身并不是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假藥,但由于它們所產生的危害后果與假藥相同或相近,因此法律規定按照假藥予以處理,對其生產者、銷售者按照生產、銷售假藥追究法律責任。按假藥論處的六種情形是:
1.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禁止使用的藥品。這里講的“禁止使用的藥品”,包括按照本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屬于療效不確、不良反應大或者有其他原因危害人體健康的情形,被依法撤銷了批準文號或者進口藥品注冊證書,禁止使用的藥品,以及因其他原因被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依法禁止使用的藥品。對這類已被禁止使用的藥品,應按假藥論處,如果繼續生產、銷售該種藥品的,應按生產、銷售假藥追究其法律責任。
2.依照本法必須批準而未經批準生產、進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藥品。包括未依法取得《藥品生產許可證》、藥品批準文號生產的藥品;醫療機構未經取得《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未取得制劑批準文號而配制的制劑;未經依法批準進口、取得藥品注冊證而進口的藥品,以及違反本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未經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指定的藥品檢驗機構進行銷售前強制檢驗即銷售或者進口的藥品等,都屬于應按假藥論處的藥品。
3.已變質的藥品。藥品在空氣、光、水分、微生物及其他因素的作用下,質量會產生變化,當各種變化達到一定程度,藥品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甚至還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因此,本法規定,對已變質的藥品,按假藥論處。
4.被污染的藥品。藥品被微生物、化學物品或其他有害物質污染后,本身藥效降低,有時還沾染了毒害成份,已經不能作為藥用。被污染的藥品不能保證藥品應有的療效,還可能會給使用者造成新的疾患甚至危及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本法規定,對被污染的藥品,按假藥論處。
5.使用依照本法必須取得批準文號而未取得批準文號的原料藥生產的。按照本法第一百零二條關于藥品定義的規定,“原料藥”屬于藥品。因此,生產原料藥,也必須依法取得藥品批準文號。擅自使用未取得批準文號的原料藥生產的藥品,不能確保藥品所含成份和其他技術指標內容符合國家藥品標準的規定,不能保證其使用中的安全性,因此,本條規定,使用依照本法必須取得批準文號而未取得批準文號的原料藥生產的藥品,按假藥論處。
6.所標明的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的。藥品標準中規定的適應癥或功能主治都是在進行大量科學實驗(包括非臨床研究及臨床試驗)的基礎上,經過充分論證得出的結果。適應癥和功能主治都是藥品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確標明適應癥或功能主治,是執行藥品標準的重要方面,只有正確標明藥品的適應癥或功能主治,才能指導使用者正確安全有效地使用藥品。未經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同意擅自在藥品說明中添加適應癥或功能主治,任意夸大藥品的治療功效,發布虛假廣告進行夸大其辭的宣傳,誤導使用者使用該藥品,有的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因此,本條規定對有此種情形的藥品,按假藥論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反恐怖工作有關問題的決定
2011-10-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購買外匯及調整2007年末國債余額限額的決議
2007-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1995修正)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在1999的年12月19日前開展工作的決定
1999-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4-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1995-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5-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的通知
2013-12-02國務院關于嚴格控制新設行政許可的通知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全國農民合作社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7-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3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5號國務院令
2013-01-31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的通知
2013-02-28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關于修改和廢止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2-11-09國務院關于修改《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2-10-24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07-09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
2010-09-0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5-11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0-05-07外國企業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合伙企業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567號)全文
2009-11-25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9-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遼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09-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