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條 對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處罰,由公安消防機構裁決。對給予拘留的處罰,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裁決。
責令停產停業,對經濟和社會生活影響較大的,由公安消防機構報請當地人民政府依法決定,由公安消防機構執行。
【釋義】 本條是關于對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處罰,應當由哪個機關進行裁決以及如何裁決的程序性規定。共分兩款。
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對違反消防管理的行為有權作出處罰的機關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1.對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處罰,由公安消防機構裁決?!皩`反本法規定行為的處罰”,是指依照本法第五章中第四十條至第五十條的規定,對違反消防管理的有關單位和個人,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這里的處罰具體包括:責令限期改正、責令當場改正、責令停止施工、責令停止使用、責令停止舉辦、責令停止營業、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未經檢驗合格的產品和違法所得、警告、罰款。以上處罰的裁決,由公安消防機構裁決,公安機關的其他非公安消防機構不能作出裁決。所謂“公安消防機構”,本書前面已作過闡釋,這里不再重復。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對行政處罰一般程序的規定,公安消防機構作為行政機關,在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時,必須全面、客觀、公正地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必要時可以依法進行檢查。給予行政處罰的決定,應當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違反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證據;行政處罰的種類和依據;行政處罰的履行方式和期限;不服行政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進行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名稱和作出決定的日期。并且,處罰決定書必須蓋有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消防監督機構的印章。消防監督機構作出責令停止施工、責令停止營業、責令停止使用、責令停止舉辦、較大數額罰款等行政處罰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應當組織聽證,當事人不承擔組織聽證的費用。
2.對給予拘留的處罰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裁決。這里規定的“拘留”,包括本法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九條、第五十條規定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第四十七條規定的十日以下拘留。我國法律規定的拘留分為刑事拘留和治安拘留,刑事拘留是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為了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保證偵查、檢察、審判工作的順利進行,而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一種臨時性刑事強制措施。這里規定的拘留是指治安拘留,是對違反治安管理的人給予的一種行政處罰,目的是通過在一定的時間內剝奪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自由的方式,來懲戒、教育行為人?!坝晒矙C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裁決”,是指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規定的程序由縣、市公安局、公安分局或者相當于縣一級的公安機關裁決。所謂“相當于縣一級的公安機關”,是指公安機關在鐵道、交通、民航、森林等部門設立的相當于縣、處一級的機構,如某林區的公安處;某鐵路局的公安處等。
本條第二款是關于對經濟和社會生活影響較大的,如何予以責令停產停業處罰的程序性規定。本法規定的“責令停產停業”,是指對一些違反消防法規定的行為,依法給予責令停止生產或者營業的一種較重的行政處罰。這里規定的“對經濟和社會生活影響較大的”,是指停產停業會對當地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的,這樣的生產經營單位主要是指對當地經濟建設有較大影響的生產、經營的企業、單位,或者從事人民群眾生活必需品的生產經營,對人民生活有比較密切關系的企業、單位。停產停業勢必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重要生產、經營部門一旦停產停業,甚至可能對經濟建設產生嚴重影響,給人民群眾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或者困難,因此,對這些生產、經營單位的停產停業處罰應當顧全大局、慎重考慮。本款正是考慮到這樣的實際情況,對經濟和社會生活影響較大的如何責令停產停業作了特殊規定。依照這一規定,對這類責令停產停業的處罰應當按照下列權限和程序進行:1.責令停產停業由公安消防機構報請。對這類責令停產停業,公安消防機構不能直接作出決定,而應當向當地人民政府提供情況并提出停產停業的處罰意見。公安消防機構首先應當確定報請的范圍,即哪些生產經營單位停產停業會發生對經濟和社會生活有較大影響的后果。2.由當地人民政府依法決定。當地人民政府對公安消防機構報請批準責令停產停業的處罰,經過研究,認為應當給予停產停業處罰的,應當依法作出停產停業的決定。 3.由公安消防機構執行。這是指公安消防機構是處罰決定的執行機構,當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停產停業的決定,再由公安消防機構依據該決定作出責令停產停業處罰決定書,并負責該處罰決定的具體執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2013年修正)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的決定
2011-04-22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2010-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2010-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購買外匯及調整2007年末國債余額限額的決議
2007-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2004.10.27)
2004-10-27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1982)
1982-12-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1986)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條約程序法
1990-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產生辦法
1999-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2000)
2000-08-25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銜條例
2003-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決定
2005-08-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失效]
1950-03-03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文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機關團體建設樓堂館所管理條例
2017-10-05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農業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4-11-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5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14-12-16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2014)
2013-12-1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2-12-17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50項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
2013-07-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