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條】
第二十九條 本章規定的獎勵措施,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或者人民政府可以依據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釋義】
本條規定了國家對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在計劃生育獎勵措施立法方面的特殊法律授權,體現了我國計劃生育工作所實行的區別對待、分類指導原則。
這一規定是在總結50年來各地計劃生育工作經驗和充分考慮我國基本國情的基礎上作出的。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的自然資源差異很大,公民的觀念與意識的差異也很大,因此,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之間,或是同一省級行政區劃內的各個地(市)、縣、鄉之間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水平都很不平衡。這種不平衡在經濟發達的沿海地區與經濟落后的內陸地區之間,或是在城市和農村之間也極為突出。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正是基于這樣的基本國情,我國各地計劃生育工作的差異也很大,并不是一刀切的都要達到一個固定的模式。而是根據各個地區的實際、區別不同一情況,實行相應不同的指導原則。
在這一基礎上,自大力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以來,各地根據中央關于對公民晚婚晚育和實行計劃生育給予獎勵優待的精神,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本地區的計劃生育獎勵優惠政策。這些獎勵優惠政策,有的規定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或者其他統一規定中,有的規定在一些較大市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中,也有的是由較大的市之外的其他市一級政府或者縣一級政府規定,還有的是由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或者各個企業、事業單位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自行制定的。因此,各地在實施計劃生育獎勵優惠措施的力度上的差異還是很大的。例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中關于對城鎮職工晚婚的增加婚假的規定,北京、天津、遼寧、江蘇,上海、西藏等六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增加婚假7天;而安徽和陜西兩省規定增加20天;山西省規定增加1個月。又如各地都規定,對獨生子女家庭每月發放一定數額的獨生子女保健費或者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費,有些地方規定為不低于5元,而海南省則規定為不低于30元;在對符合生育第二個孩子而自愿放棄生育并領取“獨生子女證”的夫妻一次性給予一定數額的獎金的規定上,吉林省規定為不低于200元,山西省規定為1000元至3000元。
上述客觀差異的存在說明,我們國家目前還不具備制定統一的細化的計劃生育獎勵措施的條件,而這些差異在短時間內又不可能消除。因此,為保持各地計劃生育工作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本法對于計劃生育獎勵措施就作了授權性規定。
根據我國《憲法》、《立法法》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法》等法律和本法的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具體情況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規定計劃生育獎勵措施的具體實施辦法;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經國務院批準享有地方性法規制定權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根據本行政區域具體情況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相關地方性法規相抵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本地的計劃生育獎勵措施的具體實施辦法,報省、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批準后施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對本市計劃生育獎勵措施的具體實施辦法作出規定。有些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還將計劃生育獎勵措施的一些標準授權縣一級人民政府制定實施。#p#分頁標題#e#
本條中的獎勵措施包括本法第四章中各條規定的對實行計劃生育的公民或者家庭的社會保障措施、對晚婚晚育者的獎勵優待、對實行計劃生育手術的獎勵、對獨生子女及其父母的獎勵、優待和幫助以及對農村實施計劃生育的家庭給予優先優惠待遇等措施。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或者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憲法》、《立法法》、《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法》、《婚姻法》等法律和本法的規定,對獎勵措施的種類、具體內容、獎勵對象、獎勵的執行主體、獎勵經費的支付方式等作出具體規定。這里的“較大的市”,根據《立法法》第63條第四款的規定,指的是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有的獎勵措施的執行主體是各級人民政府,即從各級政府財政中開支,有的獎勵措施的執行主體則是實行計劃生育的公民所在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或者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即從其自身經費中開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17修正)
2017-09-01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
2013-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11-12-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處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勞改犯和勞教人員的決定[失效]
1981-06-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1993第一次修訂)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的決定
199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
1991-03-02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5-03-1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在1999年12月19日前開展工作的決定
1999-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柬埔寨王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3-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的解釋
2002-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2019修訂)
2019-11-29直銷管理條例
2005-08-10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2013-12-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3-06-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疾病應急救助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3-02-22國務院關于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民銀行、監察部等部門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通知
2011-05-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化“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1-03-02國務院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
2010-04-17氣象災害防御條例
2010-01-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0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09-12-07國務院關于調整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比例的通知
2009-05-25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爾巴尼亞共和國關于深化傳統友好關系的聯合聲明
2009-04-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強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
2008-06-11國務院關于徐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07-11-14國務院關于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
2007-09-27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
2007-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