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應當對違反本法的行為加強監督檢查并依法進行查處。
水政監督檢查人員應當忠于職守,秉公執法。
【釋義】 本條是關于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監督檢查權及水政監督檢查人員的任職要求的規定。
一、本條是這次修訂《水法》新增加的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對違反本法的行為進行監督檢查。
1.根據《憲法》規定,我國的監督體制由國家監督和社會監督兩部分組成。其中,國家監督根據監督主體和監督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權力機關的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和行政機關的監督,又稱立法監督、司法監督和行政監督。其中,行政監督根據監督部門和監督任務的不同,又有行政監察與非行政監察之分。行政監察是指監察機關依據《行政監察法》的規定,對國家機關、國家公務員和國家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遵守和執行法律、法規和政府的決定、命令中的問題,及違反行政紀律的行為進行的監督檢查,又稱監察。非行政監察是指除監察機關外政府其他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各自的職能和職責對管理相對人遵守和執行有關法律、法規、政令的行為進行的監督檢查。如土地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對管理相對人遵守和執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規、政令的行為進行的監督檢查;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對管理相對人遵守和執行衛生法律、法規、政令的行為進行的監督檢查等。本條規定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應當對違反本法的行為加強監督檢查并依法進行查處”,在我國的監督體制中屬于行政監督,但又有別于行政監察,除監督主體和監督任務不同外,還有一個明顯的區別,即行政監察的對象限于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人員。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監督的對象則為一切違反水資源管理法律、法規的單位和個人。
2.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的監督檢查權的取得有兩條途徑:一是通過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制定的法律,賦予其監督檢查權。如本法第12條規定,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在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設立的流域管理機構,在所管轄的范圍內行使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和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授予的水資源管理和監督職責。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按照規定的權限,負責本行政區域內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監督工作。這就賦予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對水資源管理的監督檢查權。二是通過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確定的職能和職責行使監督檢查權,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三定”方案。根據國務院1998年批準的水利部的“三定”方案,其主要職責包括: (1)擬定水利工作的方針政策、發展戰略和中長期規劃,組織起草有關法律法規并監督實施。 (2)統一管理水資源。組織擬定全國和跨省(自治區、直轄市)水長期供求計劃、水量分配方案并監督實施;組織有關國民經濟總體規劃、城市規劃及重大建設項目的水資源和防洪的論證工作;組織實施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費征收制度;發布國家水資源公報;指導全國水文工作。 (3)擬定節約用水政策、編制節約用水規劃,制定有關標準,組織、指導和監督節約用水工作。 (4)按照國家資源與環境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標準,擬定水資源保護規劃;組織水功能區的劃分和向飲水區等水域排污的控制;監測江河湖庫的水量、水質,審定水域納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總量的意見。 (5)組織、指導水政監察和水行政執法;協調并仲裁部門間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間的水事糾紛。 (6)指定水利行業的經濟調節措施。 (7)組織、指導水利設施、水域及其岸線的管理與保護;組織指導大江、大河、大湖及河口、海岸灘涂的治理和開發;組織建設和管理具有控制性的或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重要水利工程;組織、指導水庫、水電站大壩的安全監管等。本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應當對違反本法的行為加強監督檢查并依法進行查處,是法律賦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的職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依法行使職權受法律保護,不受其他任何行政部門、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3.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實施本條規定的職權,必須遵循下列原則:一是監督檢查的主體要合法,即必須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二是監督檢查的對象要合法,即必須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在履行行政監督管理職責過程中發現的,或者被檢舉、控告有違反水資源管理法律、法規行為的單位或者個人。三是監督檢查的內容要合法,即必須是水資源管理法律、法規規定,要求當事人遵守或執行的規范,當事人采取作為或者不作為方式違反這些規范的行為。非違反水資源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不屬于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監督檢查的內容。四是監督檢查的程序要合法。水政監督檢查人員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應當出示統一制發的執法證件。不依法出示執法證件的,被檢查的單位有權拒絕接受檢查。五是監督檢查采取的措施要合法,即只能采取本法及其他水資源管理法律、法規規定的措施。
二、本條第2款對水政監督檢查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執法能力作出了規定。這里所稱的水政監督檢查人員,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任命的從事本法及其他水資源管理法律、法規執法監督檢查任務的行政執法人員,代表國家對違反本法及其他水資源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監督檢查,責任重大。水政監督檢查人員一要忠于職守,熱愛和熟悉本職工作,對待本職工作一絲不茍、兢兢業業,保證工作中無疏漏、無差錯。二要秉公執法,要熟悉水資源管理法律、法規,在執法監督檢查中,堅持原則,不為利所誘,不為情所動,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對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不得持證上崗;對不依法履行職責的,應當取消其水政監督檢查人員資格,并依法追究其相應的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失效]
1981-12-13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1998修正)
1998-11-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1981年《職業安全和衛生及工作環境公約》的決定
2006-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取締邪教組織、防范和懲治邪教活動的決定
1999-10-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新加坡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保加利亞共和國關于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3-06-02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1979-07-0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關于老干部離職休養的暫行規定》的決議
1980-09-29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失效]
1998-04-29全民健身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城市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殘疾人教育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修改《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的決定
2012-12-17中央政法補助專款管理辦法
1999-09-15國務院關于地方改革完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體制的指導意見
2013-04-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少數民族事業“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2012-07-12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2-01-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3-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0-10-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通知
2010-10-27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召開全國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專項行動視頻會議的通知
2010-10-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通知精神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好2010年元旦、春節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10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2009-12-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基層應急隊伍建設的意見
2009-10-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安全生產“三項行動”的通知
2009-03-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廢止食品質量免檢制度的通知
2008-09-18關于印發《國資委直屬機關黨委常委會工作制度》的通知
2008-09-01關于房改售房工作中幾個具體問題處理意見的通知
2008-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