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條 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有關部門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按照流域綜合規劃、水資源保護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擬訂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區劃,報國務院批準。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其他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區劃,由有關流域管理機構會同江河、湖泊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擬定,分別經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查提出意見后,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報國務院或者其授權的部門批準。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區劃,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擬定,報同級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批準,并報上一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應當按照水功能區劃對水質的要求和水體的自然凈化能力,核定該水域的納污能力,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該水域的限制排污總量意見。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應當對水功能區的水質狀況進行監測,發現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控制指標的,或者水功能區的水質未達到水域使用功能對水質的要求的,應當及時報告有關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并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通報。
【釋義】 本條是對水功能區劃、排污總量控制和水質監測的規定。
一、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水體污染已經成為制約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沒有明確各江河湖庫水域的功能,造成供水與排水布局不盡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的關系不協調;水域保護目標不明確;水資源保護管理的依據不充分;地區間、行業間用水矛盾難以解決等問題。水功能區劃就是通過在流域范圍內,按照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根據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和流域綜合規劃,劃定各水域的主導功能和功能順序,確定水域功能不遭破壞的水資源保護目標。根據水功能區劃確定的水域功能對水質的要求和水體的自然凈化能力,核定水域納污能力。按照水域納污能力與現實排污狀況確定限制排污的總量意見,作為水污染防治的依據。
二、本條第1、2款是關于水功能區劃分類、擬定原則、擬定主體、擬定程序以及批準程序的規定。按照本條的規定:1.水功能區劃的擬定,必須以流域為單元,以流域綜合規劃、水資源保護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為依據。2.對水功能區實行分級劃分和管理。即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區劃,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有關部門和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擬定,報國務院批準;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其他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區劃,由有關流域管理機構會同江河、湖泊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擬定,分別經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查提出意見后,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報國務院或者其授權的部門批準;除上述江河、湖泊以外的其他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區劃,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擬定,報同級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部門批準,并報上一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三、本條第3款是關于排污總量控制的規定。實行向水域排污的排污總量控制,是對水功能區實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污染控制應當建立在水資源的承載能力基礎上,實行污染物濃度控制與總量控制相結合。水域都有自凈能力,當水域容納了超過其自身凈化能力的污染物質時,就表現出被污染的特征。保護水體,首先要確定其自身的納污能力。本條關于核定水域的納污能力、提出水域的限制排污總量意見的規定,對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使水污染防治與水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保護相結合,使防治工作更加科學、合理。在具體實施中,水行政主管部門和環境保護部門應當加強配合與協作,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的水域限制排污總量意見,應當作為環境保護部門進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依據。
四、本條第4款是關于水質監測的規定,這是對水功能區實行有效管理的法律依據。加強對水功能區的水質狀況的監測和監督管理是保證水功能區水質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監測是管理工作的基礎,因此要加強監測,并建立完善的監測、報告和監督管理工作制度,保證水功能區的使用功能和總量控制要求的實現。按照本款規定,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水功能區的水質狀況進行監測;一旦發現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控制指標的,或者水功能區的水質未達到水域使用功能對水質的要求的,應當及時報告有關人民政府,有關人民政府應當及時采取治理措施;同時,水行政主管部門和流域管理機構還應當及時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通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二號)
2007-03-1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的決定
2006-12-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6-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
1991-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賣房等行為是否按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買賣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行為予以處罰的答復
1991-05-2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1987-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國家安全機關行使公安機關的偵查、拘留、預審和執行逮捕的職權的決定
1983-02-02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1995-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
2004-06-25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城市供水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浙江省電網設施建設保護和供用電秩序維護條例
2014-07-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4-01-22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的決定
2013-1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關于西部大開發“十二五”規劃的批復
2012-02-13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2011)
2011-07-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興邊富民行動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06-05關于印發《2011年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1-03-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
2011-02-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建立和規范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采購機制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19國務院關于支持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
2010-05-27政府參事工作條例
200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