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條 投標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報價競標,也不得以他人名義投標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虛作假,騙取中標。
【釋義】 本條是關于投標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報價競標、不得以他人名義投標或者以其他方式弄虛作假騙取中標的規定。
一、投標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報價競爭。這里講的“低于成本”,是指低于投標人的為完成投標項目所需支出的個別成本。由于每個投標人的管理水平、技術能力與條件不同,即使完成同樣的招標項目,其個別成本也不可能完全相同,管理水平高、技術先進的投標人,生產、經營成本低,有條件以較低的報價參加投標競爭,這是其競爭實力強的表現。實行招標投標的目的,正是為了通過投標人之間的競爭,特別在投標報價方面的競爭,擇優選擇中標者,因此,只要投標人的報價不低于自身的個別成本,即使是低于行業平均成本,也是完全可以的。但是,按照本條規定,禁止投標人以低于其自身完成投標項目所需的成本的報價進行投標競爭,其主要目的有二:一是為了避免出現投標人在以低于成本的報價中標后,再以粗制濫造、偷工減料等違法手段不正當地降低成本,挽回其低價中標的損失,給工程質量造成危害。二是為了維護正常的投標競爭秩序,防止產生投標人以低于其成本的報價進行不正當競爭,損害其他以合理報價進行競爭的投標人的利益。至于對“低于成本的報價”的判定,在實踐中是比較復雜的問題,需要根據每個投標人的不同情況加以確定。
二、本條第2款所講的“以他人名義投標”,在實踐中多表現為一些不具備法定的或者投標文件規定的資格條件的單位或者個人,采取“掛靠”甚至直接冒名頂替的方法,以其他具備資格條件的企業、事業單位的名義進行投標競爭。這種作法嚴重擾亂了招標投標的正常秩序,如果讓這類“以他人名義”投標的投標人中標,還會嚴重影響中標項目的質量,不僅嚴重損害投標人的利益,也會給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造成危害。因此,這是法律必須予以禁止的。
三、“以其他方式弄虛作假,騙取中標”,包括實踐中存在的提交虛假的營業執照、提交虛假的資格證明文件,如偽造資質證書。虛報資質等級、虛報曾完成的工程業績等弄虛作假的情況。投標活動中任何形式的弄虛作假行為都嚴重違背誠實信用的基本原則,嚴重破壞招標投標活動的正常秩序,必須予以禁止。弄虛作假的投標人不但丟失中標資格,還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16年修正)
2016-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2010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1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2002-06-29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1992-09-0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1995)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召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決定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建筑業安全衛生公約的決定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84-03-12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華僑捐資興辦學校辦法的決議
1970-01-01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議案和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88-03-25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
1993-07-02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對礦山企業審批和發證程序問題的答復
1993-05-24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1995-05-10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8-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2016修訂)
2016-06-19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13年修正)
2013-12-0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
2014-07-24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2014-04-25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條例(草案)[失效]
1984-09-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常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8-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全國綠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