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條 因搶險、救災等緊急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用單位、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征用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使用后,應當返還被征用人。單位、個人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毀損、滅失的,應當給予補償。
●害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于征用的規定。
●條文解讀
征用是國家強制使用單位、個人的財產。強制使用就是不必得到所有權人的同意,在國家有緊急需要時即直接使用。國家需要征用單位、個人的不動產和動產的原因,是搶險、救災等在社會整體利益遭遇危機的情況下,需要動用一切人力、物力進行緊急救助。所以,法律許可在此種情況下限制單位和個人的財產所有權。
國家以行政權命令征用財產,被征用的單位、個人必須服從,這一點與征收相同。但征收是剝奪所有權,征用只是在緊急狀態F強制使用單位、個人的財產.緊急狀態結束后被征用的財產要返還給被征用的單位、個人,因此征用與征收有所不同。本法第42條規定的征收限于不動產,本條規定的征用的財產既包括不動產也包括動產。
征用在國家出現緊急情況時采用,因此國外通常在緊急狀態法中規定,但也有的國家在民法中作了規定,如意大利民法規定,“在發生公共事務、軍事、民事的重大緊急需求的情況下,可以對動產或者不動產進行征調。對動產或者不動產的所有權人應當給予合理補償。”考慮到征用如征收一樣也是對所有權的限制,因此本法也對征用作了規定。由于征用是對所有權的限制。并可能給所有權人造成不利的后果,征用的采用亦有嚴格的條件限制:(1)征用的前提條件是發生緊急情況,因此征用適用于出現緊急情況時,平時不得采用。 (2)征用應符合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3)使用后應當將征用財產返還權利人,并且給予補償,但通常不及于可得利益的損失。
征用如征收一樣也是較為復雜的問題,同時征用是政府行使行政權,不是民事關系,征用的具體問題應由相關的行政法規定。因此,本條從民事角度作了原則規定。
●相關規定
《憲法》第10條、第13條,《土地管理法》第2條,《防震減災法》第38條,《防洪法》第45條,《傳染病防治法》第45條,《藥品管理法》第43條,《國防法》第48條,《戒嚴法》第17條,《國家安全法》第9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的決定
2015-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2011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12-03-14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如何理解和執行法律若干問題的解答(三)
1990-11-23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對關于村民委員會和村經濟合作社的權利和關系劃分的請示的答復
1992-01-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勞動行政管理公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的決定
2005-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9-06-28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已修正)
1991-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
1989-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失效]
1950-03-0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1994-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1998-06-26澳門特別行政區司法機關具體產生辦法
1999-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002-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2005-02-28學校體育工作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4-01-22征收教育費附加的暫行規定(2011修訂)
2011-01-08中央對地方專項撥款管理辦法
2000-08-07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3-05-30國務院關于貴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13-03-05國務院關于福建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知識產權局等部門關于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產權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04-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做好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的意見》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1-12-28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
2011-07-0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農業部關于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3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安全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煙花爆竹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