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關于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認可和執行當事人協議管轄的民商事案件判決的安排》。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黃松有就此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 《安排》只適用于協議管轄的民商事案件
? 問:適用于《安排》的案件有哪些?有什么特點?
? 答:判決的相互認可和執行是內地與香港特區民商事司法協助領域中最為復雜、最多爭議的一個問題,而在認可和執行判決過程中遇到的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就是管轄權的確認問題。為了盡快達成共識,避免因爭議過多而影響磋商的進程,內地與香港特區經協商,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將管轄權較為簡單、實踐中相對規范的當事人協議管轄的商事合約案件做為安排最先調整的對象。《安排》第一條規定:內地人民法院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在具有書面管轄協議的民商事案件中作出的須支付款項的具有執行力的終審判決,當事人可以根據本安排向內地人民法院或者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申請認可和執行。
? 根據上述規定,適用于《安排》的案件應當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當事人以書面形式明確約定爭議的管轄地點,即當事人以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等形式,約定內地人民法院或者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具唯一管轄爭議的權力。如果沒有管轄約定或者約定不明,便不能適用《安排》;第二,只能是民商事合約案件。《安排》暫不適用于婚姻、繼承、侵權、勞動爭議、破產等其他民商事案件;第三,只適用于源于商業合約的爭議所做出的給付金錢的判決,不包括確認權益或者要求履行某種行為等的其他判決;第四,《安排》所適用的民商事判決必須是具有執行力的終審判決。
??? 債權人可同時向兩地法院申請執行
? 問:《安排》是否允許債權人同時向兩地法院申請執行?
? 答:從有利于保護債權人實現債權考慮,在被申請人的住所地、經常居住地或者財產所在地,既在內地又在香港特區的情況下,對于債權人實現債權,《安排》制定出區別于《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仲裁裁決的安排》的制度,即:在上述情況下,申請人可同時分別向兩地法院提出申請,兩地法院分別執行判決的總額,不得超過判決確定的數額。已經部分或者全部執行判決的法院應當根據對方法院的要求提供已執行判決的情況。而《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仲裁裁決的安排》在同樣情況下,申請人不得同時分別向兩地法院提出申請。只有一地法院執行不足以償還其債務的情況下,才可以就不足部分向另一地法院申請執行。這一規定主要是為了避免惡意和重復執行,過多地考慮債務人的利益。但是,在司法實踐中,滿足“在一地執行不足以償還其債務”的要求之后,再允許到另一地申請執行,對債權人實現債權的門檻設置過高,對債權人顯失公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安排》規定“可以同時分別向兩地法院提出申請”,同時要求,“兩地執行的總數額不超過判決確定的總金額,已經部分或者全部執行判決的法院應當根據對方法院的要求提供已執行判決的情況”,在制度設置上保證了債權人最大限度實現債權,同時又防止了執行程序重復、浪費司法資源情況的發生。
??? 可否在異地執行,靠法院出具證明書
? 問:兩地法院如何相互了解判決應否執行?
? 答:內地與香港特區在法律制度方面分屬不同法系,因此在法官的司法理念、思維方式、司法制度的設置、法律名詞或術語的含義和理解等方面,都會存在差異。此外,由于分屬不同的司法區域,對于一方正在進行的訴訟處于何種階段,判決已執行狀況等,對方都無從知曉,因此,兩地法院的相互聯系、相互協助,對于《安排》的實施和執行顯得特別重要。出于以上考慮,《安排》對需要兩地法院相互配合的情況提出了明確要求。根據《安排》,對于需要確認判決是否是“終審判決”、申請到另一地執行的判決在判決作出地是否能夠執行、判決執行到什么程度,是否已經全部或者部分執行以及案件是否處于再審、二審期間等問題,一地法院可根據另一地法院或當事人的請求,出具明確的證明書,以證明上述事實。《安排》的上述要求,既有利于當事人行使權利,也有利于密切兩地法院的關系與合作,使認可和執行對方法院判決工作落實到實處。#p#分頁標題#e#
??? 申請人要提交判決書、證明書、身份證明
? 問:申請認可和執行判決需提交哪些文件?
? 答:根據《安排》,當事人需要提交的文件,首先是申請書。申請書應載明下列事項:當事人的有關情況、申請執行的理由與請求的內容,被申請人的財產所在地、財產狀況以及判決在原審法院執行情況的證明;其次是判決書,判決書應當加蓋作出終審判決的法院的印章;第三,經作出終審判決的法院出具的證明該判決屬于終審判決,并且在判決作出地可以執行的證明書;第四,申請人的身份證明材料。按照《安排》,提交的所有文件都要以中文制作。
??? 七種特殊情況可以拒絕執行;同時對不予認可和執行的判決規定了救濟途徑
? 問:哪些情形可以拒絕認可和執行?對于拒絕認可和執行的判決有什么救濟措施?
? 答:《安排》規定了不予認可的七種情形。1、根據當事人協議選擇的原審法院地的法律,管轄協議屬于無效。但選擇法院已經判定該管轄協議為有效的除外。此規定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對于選擇管轄協議的有效性采取較為寬容的態度。首先是以原審法院地法律作為確定協議是否有效依據,而不是依據判決作出地的法律;其次,即使執行地法院依據判決地法律認定選擇管轄協議無效,但是,只要選擇法院作出該管轄協議有效的判決,如果不存在其他拒絕認可和執行的情形的,管轄協議無效的認定就不能影響判決的執行。
? 2、判決已獲完全履行。此規定主要是為防止惡意和重復執行。如果判決已全部執行,不論是在判決作出地,還是在申請執行地,當事人再行申請執行的,兩地都應拒絕執行。
? 3、根據執行地法律,執行地法院對該案享有專屬管轄權。這是國際私法實踐普遍遵守的一個原則。考慮到內地與香港特區分屬于不同法律區域,《安排》參照了專屬管轄原則,做出了上述規定。
? 4、根據原審法院地的法律,未曾出庭的敗訴一方當事人未經合法傳喚或者雖經合法傳喚但未獲依法律規定的答辯時間。此規定主要是為了保證敗訴一方當事人充分行使訴訟權利。
? 5、判決是以欺詐方法取得的。
? 6、執行地法院就相同訴訟請求作出判決,或者外國、境外地區法院就相同訴訟請求作出判決,或有關仲裁機構作出仲裁裁決,已經為執行地法院所認可或執行的。此規定也是針對惡意和重復申請執行的情況,保證司法資源有效利用。
??? 7、內地法院認為在內地執行香港特區法院判決違反內地社會公共利益,或者香港特區法院認為在香港特區執行內地法院判決違反香港特區公共政策的。雖然內地與香港特區同屬一國,但由于兩地不同的社會制度、經濟制度,風俗習慣和法律原則,因此,公共秩序條款對于維護各法域法律制度的獨立性和各自法律制度下獨特的生活方式,還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一國之內各法律區域之間的合作應當比國與國之間更為密切,因此兩地應當盡量限制公共秩序條款的適用,以利于維護司法正義和當事人權益,促進兩地交往。
? 對不予認可和執行的判決,《安排》規定,當事人除了可向上級法院尋求救濟外,對于因某些情形而不予認可的判決,申請人可按執行地法律依相同案件事實向執行地法院提起訴訟。
??? ■背景■
? 香港回歸后,特別是《內地與香港關于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簽署后,內地與香港特區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判決的問題日益突顯。為解決這一問題,內地與香港特區根據香港基本法第九十五條的規定,本著相互尊重、平等協商、求同存異、先易后難、務求實效的原則,于2002年7月首次啟動磋商。經過歷時四年的七次磋商,雙方于2006年7月簽署了《安排》。本次公布司法解釋,是內地落實兩地磋商結果的具體體現,對當事人、對香港特區和內地具有深遠意義。#p#分頁標題#e#
? 首先,司法解釋順應了香港回歸后兩地對判決認可機制的需求,填補了內地法院執行香港特區民商事判決依據的空白,使得訴訟當事人經一地法院判決確定的權利在另一地得到實現,為兩地經濟發展,為維護兩地居民、企業的合法權益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 其次,《安排》確定了一項新制度,使兩地相互認可和執行判決的程序統一、明確和簡化,增強了訴訟結果的可預見性,消除了投資方對訴訟與執行相脫節的疑慮,增強跨區域投資、貿易的信心,使兩地之間的經貿往來、人員交流以及其他各項事務能夠在良好的法制環境下順利運作。
? 第三,本次公布司法解釋,是繼1999年、2000年最高法院公布《關于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相互委托送達民商事司法文書的安排》和《關于內地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互執行仲裁裁決的安排》司法解釋之后,又一更具影響力的司法舉措,進一步表明內地法院依法維護香港和內地當事人合法權益的誠意和決心。
?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法(2016年修正)
2016-07-02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
2010-11-1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8年中央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
2008-06-26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1997-11-01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01修正)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979)
1979-07-07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1986-04-12臺灣省出席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協商選舉方案
1997-05-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1-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第一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成員繼續履行職責的決定
2002-06-29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管理辦法(失效)
2001-12-17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議案辦法
2003-03-04戒毒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
2014-11-24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年修訂)
2014-04-29國家宗教事務局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31企業債券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務院工作規則》的通知
2013-03-2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16號
2012-03-28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做好2011年電力運行調節工作的通知
2011-03-28國務院關于統一內外資企業和個人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制度的通知
2010-10-18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2009-2020年)
200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