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0月24日 農銀發[1992]23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分行,各計劃單列市分行:
“七五”期間,農村商辦工業得到了較大發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和門類比較齊全的商辦工業體系。并在促進農村商品生產,擴大商品流通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各級農業銀行通過
發放貸款,加強信貸管理工作,有力地促進了商辦工業積極穩妥地發展。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決定》精神,“八五”期間,農村商辦工業將是大發展的趨勢。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是對發展農村商辦工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對此工作還沒有引起各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二是發展商辦工業的資金供求矛盾突出,企業自身資金實力弱小,銀行固定資產投資特別是技改規模偏小,資金偏緊,且沒有相應的流動資金配套;三是對于發展商辦工業,企業及企業主管部門和銀行都還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和經驗,尤其銀行信貸部門人員力量和干部素質都不適應商辦工業發展的需要,必須認真研究解決。
為了更好地支持農村商辦工業的發展,在進一步促進商辦工業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取得最佳經濟效益的同時,保證銀行信貸資金的安全和效益,現就加強商辦工業信貸管理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因地制宜、講求效益,合理確定信貸資金投向
各級農業銀行在確定信貸資金投向時,要認真貫徹區域信貸和產業信貸政策,按照國家制定的產業、產品發展序列和地區經濟發展規劃,以市場以導向,以效益為核心,并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狀況和資源、技術、資金等條件,合理選擇項目。首先要確定優先扶持、限制發展、停止支持的貸款對象,進一步優化貸款投向和投量。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經濟效益好、資金使用合理的農副產品加工和為大工業生產配套的及出口創匯,生產名、特、優產品,適銷對路產品的企業,要優先給予貸款支持;對產品銷路不暢,流動資金占用偏多的企業,要堅持“以銷定產,以銷定貸”原則,嚴格控制貸款;對長期虧損、資不抵債的企業,要堅持停止貸款。其次,根據中央提出的搞好大中型企業的精神,各級行要把支持大中型商辦工業發展作為一項重要的信貸工作來抓,并采取有效措施促進增強企業活力和發展后勁。要支持大中型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步伐,增加
固定資產貸款的投入,鼓勵企業在技術改造中采用先進技術,增加技術改造貸款中的新技術含量;對實行規模經營,取得規模效益,在當地農村商品經濟發展中發揮“龍頭”作用的大中型企業或企業集集團,在選擇項目時給予優先考慮,在發放貸款時給予優先安排。銀行在結算、利率、信息和咨詢等方面要提供優質服務。支持和促進大中型企業優化組合,發揮整體優勢,實行規模經營,實現規模效益。各級農業銀行要充分發揮“中介”作用,鼓勵相同產業和生產經營關系密切的小型企業在適宜的條件下,組建緊密型或松散型的企業集團,并在信貸方面給予積極支持。
二、加強商業工業
流動資金貸款限額管理和企業“三項”資金管理
要在保證商流貸款需要的前提下,適當安排商辦工業貸款,處理好主輔關系。為了使企業流動資金占用結構合理,保持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對具有一定的生產規模,經濟效益較好,被評為特級和一級信用企業,應核定流動資金
周轉貸款計劃額度,或稱貸款限額,正當常情況下,限額內貸款可以滿足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合理資金需要。其核定方法是首先根據企業的生產銷售計劃和近三年的實際生產銷售情況,按銷售資金率和資金周轉加速率計算出企業年平均流動資金計劃占用額,然后計算出企業能夠參加生產周轉的自有流動資金和視同自有流動資金,二者之差,則是流動資金貸款計劃額度。企業可以在核定的貸款額度內,依據生產經營對資金的需求情況及時向銀行
申請貸款,對企業超限額的資金需要,銀行可視資金情況發放臨時貸款。對二級(含二級)以下信用企業實行逐筆核貸。
要加強對企業“三項資金”(即成品資金,發出商品,應收及預付資金)的管理。這三項資金占用合理與否,不僅關系到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能否正當進行,而且對銀行信貸資金安全和加強周轉有很大影響。因此,各級行要隨時掌握企業“三項資金”占用情況,與企業共同分析原因,并采取相應措施,確保流動資金的正常周轉。
三、建立、健全企業補充自有流動資金制度
為提高企業自我發展能力和風除承受能力,確保貸款安全,必須要強化企業補充自有流動資金制度。一是銀行要明確規定商辦工業企業自有流動資金比例。對尚未達到比例的,銀行與企業應
簽訂協議或合同,明確規定補充自有流動資金的來源、數額和期限,企業每年應以提留的生產發展基金的30—50%或從企業稅后留利中提取一部分,用來補充自有流動資金。銀行要參與企業的年終決算審查,保證應補資金及時足額地得到補充。二是對新建、擴建和技術改造的企業,開工前必須落實項目投產后所需一定比例的自有流動資金,一般應達到30%。堅持先存后用,先用自籌資金,后用國家信貸資金的原則。三是企業必須保證自有流動資金的完整,不準隨意抽調或挪用。四是建立責任制度。凡是有能力補充而未按規定補充和擠占挪用自有資金的企業,要給予信貸制裁,扣減同額貸款或停止貸款,并要求企業追補和收回同額資金。對實行承包責任制的企業應將增補自有流動資金作為一項重要的考核內容。
四、加強對虧損企業的
貸款管理
為了促進企業扭虧增盈,對虧損企業要嚴格控制貸款,實行逐筆核貸,按期收回,逾期加息。應取消
信用貸款,以擔保或抵押方式發放貸款。發放
抵押貸款時,必須要有相應價值的可變現的有價物做抵押品;發放
擔保貸款時,銀行必須與具有擔保資格和擔保能力的擔保單位簽訂具有
法律效力的擔保協議。
對虧損企業要具體分析原因,并采取相應的信貸政策。對出現季節性或臨時性虧損,但在年內能轉虧為盈的企業,可暫不按虧損企業對待,并適當給予貸款支持;對政策性虧損企業,有關部門應在三個月內予以足額彌補,逾期未補的,按擠占挪用貸款處理;對長期經營性虧損的企業,停止發放貸款,并認真清理企業的
債權、
債務、抓緊清收陳欠貸款,企業自身無力償還貸款的,要及時要求擔保單位償還或處理抵押品收回貸款,未辦理抵押或擔保的,要由企業主管部門負責落實債務,防止貸款懸空;對虛盈實虧企業,要及時查清虧損數額和原因,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對策;對關停企業,要主動參與對企業資產的清理工作,依法及時清收所欠全部貸款,對一時難以收回的貸款要認真落實貸款債務。對扭虧有望的虧損企業要進行綜合治理,銀行要開展“支幫促”活動,使企業減虧、扭虧。商辦工業要逐步建立風險基金機制,增強企業的風險承受能力,弱化信貸資金風險。
五、實行規范的貸款管理
1.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學、規范的商辦工業貸款操作程序。各行可以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制定適合本地區發展需要的商辦工業貸款管理辦法,內容包括貸款的審查、審批、發放、管理、監督、收回以及貸款審批權限等等。總行將在條件成熟時制定全國統一的商辦工業貸款管理辦法。
2.強化
項目貸款管理。對商辦工業固定資產貸款項目,各行要參照總行工業企業固定資產貸款管理辦法進行管理,按規定程序申報、審批,實行項目管理。各級行要積極參與項目的評估論證工作。在項目評估中,銀行應重點審查下列內容: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項目是否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和地區經濟發展規劃;投資情況,包括投資總額資金來源及落實情況;鋪底流動資金是否按規定比例籌足;項目投產后的經濟效益情況以及償還貸款的資金來源、數量和期限;項目投產后產品銷售及發展趨勢等。同時,要完善項目管理責任制,從項目考查、審批到貸款的發放與回收都要明確責任。要建立大中項目后評估制度。
3.正確反映商辦工業貸款科目。目前,商辦工業貸款在科目反映上較亂,串科目
貸款問題比較嚴重,致使在國營商業、供銷社商辦工業貸款科目中的數據不能真實地反映出商辦工業貸款全貌,宏觀上無法為制定信貸政策提供準確的依據,微觀上亦不利于信貸管理。因此,各級行要立即采取措施,調整串科目的貸款,商業、糧食、煙草、農機等國營商辦工業的流動資金貸款,一律在國營商辦工業流動資金貸款科目中反映;供銷社商辦工業的流動資金貸款一律在供銷社商辦工業流動資金貸款科目中反映;技術改造貸款、供銷社設備貸款、基礎設施貸款,要分別反映在總行規定的貸款科目中。串科目商辦工業貸款調整歸位工作要在今年年底前結束,今后,再發生串科目貸款問題,要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4.按企業信用等級管理商辦工業貸款。企業信用等級是銀行確定貸款投向、投量和利率水平的重要參考依據,按企業信用等級管理商辦工業貸款是支持商人工業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因此,各行要按總行工業企業信用等級評定辦法和各分行制定的實施細則,評定商辦工業企業信用等級。對不同信用等級的商辦工業企業采取相應的信貸政策,更好地支持商辦工業的發展,在財務核算上,要按照工業核算的要求,幫助企業逐步創造條件實行獨立核算,做到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積累、自我發展。
5.加強資料管理工作。資料管理是商辦工業信貸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加強信貸管理的有效手段,各級行一定要充分重視這項工作,建立一套科學、規模的資料管理制度。注意保持資料的準確性、完整性、連續性和及時性,利用各種資料對企業生產經營、銀行信貸管理、國際和國內經濟發展等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分析研究,加強對企業的監督、指導和服務,不斷提高信貸管理水平。
六、加強信貸隊伍建設,提高商辦工業信貸人員的業務素質
商辦工業的資金運用規律和生產經營活動與其他工業企業有相同或相似之處,這就要求商辦工業信貸人員不但要懂得商業,還要懂得工業,否則就無法對商辦工業實行有效的信貸管理。目前,一部分信貸人員的素質不能適應商辦工業發展的需要,因此,各級行要因地制宜采取各種有效形式對商辦工業信貸人員進行培訓。同時,各省級分行和商辦工業較發達地區的商業信貸部門應抓緊配備專職信貸人員,以切實加強對商辦工業信貸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