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蘇省人民政府:
你省關于報請批準常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請示收悉。經國務院批準,現通知如下:
一、國務院原則同意修訂后的《常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總體規劃》)。
常州市是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心城市之一、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文化旅游名城。《總體規劃》實施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經濟、社會、人口、環境和資源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統籌做好常州市城鄉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各項工作。要按照合理布局、集約發展的原則,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不斷增強城市綜合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和城市功能,加強城市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逐步把常州市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城市。
二、重視城鄉統籌發展。在《總體規劃》確定的1872平方公里的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實行城鄉統一規劃管理。要加強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整治和改造,城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應統籌考慮為周邊農村服務。要根據市域內不同地區的條件,重點發展縣城和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建制鎮,優化村鎮布局,促進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三、合理控制城市規模。到2020年,中心城區城市人口控制在248萬人以內,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298平方公里以內。根據《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空間布局,引導人口合理分布。根據常州市資源、環境的實際條件,堅持集中緊湊的發展模式,切實保護好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重視節約和集約利用土地,合理規劃利用城市地下空間資源。要貫徹落實城鄉規劃法“先規劃、后建設”的要求,嚴禁在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之外設立各類開發區和城市新區。
四、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要加快公路、鐵路、機場、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城市與周邊地區交通運輸條件。建立以公共交通為主體,各種交通方式相結合的多層次、多類型的城市綜合交通系統。統籌規劃建設城市供水水源、給排水、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劃定基礎設施黃線保護范圍。重視城市防災減災工作,加強重點防災設施和災害監測預警系統的建設,建立健全包括消防、人防、防洪、防震和防地質災害等在內的城市綜合防災體系。
五、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城市發展要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集約化道路,堅持經濟建設、城鄉建設與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強化工業、交通和建筑節能,切實做好節能減排工作。要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產能過剩行業的發展,減少污染物排放,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提高污水處理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嚴格按照規劃提出的各類環保標準限期達標。要加強水資源保護,劃定城市水系藍線保護范圍,嚴格控制地下水的開采和利用,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建設節水型城市。要加強對太湖、小黃山等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水源保護區等特殊生態功能區的保護,制訂保護措施并嚴格實施。
六、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要堅持以人為本,創建宜居環境。統籌安排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醫療、市政等公共服務設施的規劃布局和建設。將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中低價位、中小戶型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設目標納入近期建設規劃,確保城市保障性住房用地的分期供給規模和區位布局合理。根據城市的實際需要,穩步推進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提高城市居住和生活質量。
七、重視歷史文化和風貌特色保護。要統籌協調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按照整體保護的原則,切實保護好城市傳統風貌和格局。要落實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紫線管理要求,重點保護好前后北岸、青果巷等歷史文化街區,淹城遺址、瞿秋白故居等文物保護單位及其周圍環境。加強綠化工作,劃定城市綠地系統的綠線保護范圍。保護好自然山體、水體和古鎮古村落,突出常州市的江南水鄉風貌。
八、嚴格實施《總體規劃》。城市建設要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共同進步。城市管理要健全民主法制,堅持依法治市,構建和諧社會。《總體規劃》是常州市城市發展、建設和管理的基本依據,城市規劃區內的一切建設活動都必須符合《總體規劃》的要求。要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明確實施《總體規劃》的重點和建設時序。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要依法對城市規劃區范圍內(包括各類開發區)的一切建設用地與建設活動實行統一、嚴格的規劃管理,不得在《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以外作出規劃許可,切實保障規劃的實施,市級城市規劃管理權不得下放。要加強公眾和社會監督,提高全社會遵守城市規劃的意識。駐常州市各單位都要遵守有關法規及《總體規劃》,支持常州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共同努力,把常州市規劃好、建設好、管理好。
常州市人民政府要根據本通知精神,認真組織實施《總體規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改變。你省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要加強對《總體規劃》實施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
國務院辦公廳
2013年8月15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的決定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
2012-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
2010-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吉爾吉斯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1997-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1993-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國營事業單位取得采礦權可以適用國營礦山企業取得采礦權的規定的答復
1989-08-15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5-03-11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人選辦法
1993-03-15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批準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決定
1997-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加拿大政府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998-12-29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修訂)
2015-06-14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指導意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快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的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的決定
1970-01-01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國務院批轉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1-04-19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衛生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
2010-11-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的通知
2010-02-15氣象災害防御條例
2010-01-27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國家行政學院工作的若干意見
2010-01-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布吉林松花江三湖等16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09-09-18城市出租汽車管理辦法[失效]
1997-12-23國務院關于拉薩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復
2009-03-12道路旅客運輸班線經營權招標投標辦法
2008-07-22關于做好除雪破冰保障道路通行工作的公告
2008-02-02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2008年關稅實施方案的通知
2007-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