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關于印發《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工作規程》的通知
會協[2011]52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注冊會計師協會:
為貫徹落實行業創先爭優“制度建設年”活動要求和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檢查制度改革精神,進一步加強和完善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工作,不斷提升上市公司年報審計工作質量,深化行業誠信建設,我們在總結近年來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實踐的基礎上,制定了《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工作規程》,現予印發。
附件: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工作規程
二○一一年八月三十一日
附件:
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工作規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和改進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表審計(以下簡稱年報審計)監管工作,明確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以下簡稱中注協)在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方面的工作職責與工作內容,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章程》,制定本規程。
第二條 本規程所稱年報審計監管,是指中注協對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事務所)執行的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業務實施的全程監控,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三個環節。
第三條 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應當貫徹風險導向理念,以跟蹤和監控上市公司年報審計工作質量為核心;以維護社會公眾利益和資本市場穩定,提升年報審計工作質量為目標;以上市公司年報審計風險的評價、預警和防范為重點。
第四條 在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工作中,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支持和幫助注冊會計師堅持誠信、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與立場,切實督促和引導事務所完善質量控制體系、健全內部治理機制、深化誠信道德建設、強化質量風險管控,不斷提升行業的整體執業質量。
第五條 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應當堅持事前事中監控與事后報備分析相結合,分類指導與個別輔導相結合,逐日跟蹤分析與定期披露相結合,年報審計監管結果與執業質量檢查工作相結合。
第六條 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工作的組織與實施由中注協業務監管部室負責。中注協業務監管部室設置專門崗位,指派專人負責年報審計監管工作,并建立相應的工作記錄。
第七條 為確保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工作質量,應當注意發揮行業專家的作用,并逐步建立年報審計監管信息庫,為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提供技術支撐和信息支撐。
第二章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開始前的主要工作
第八條 在每個年度的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工作開始前,中注協業務監管部室應當組建年報審計監管專家咨詢組。咨詢組主要由來自事務所和地方協會的專家組成,其主要職責包括:協助中注協分析上市公司年報,甄別事務所高風險客戶;分析事務所年報審計業務可能面對的重大風險領域以及相關質量控制可能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防范對策與建議。
第九條 在每個年度的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工作開始前,發布有關做好上市公司年報審計工作的通知,要求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認真落實風險導向審計理念,嚴格遵循執業準則要求,密切關注重大審計風險領域,切實強化質量風險管控,全力確保年報審計工作質量。
第十條 原則上,在每個年度的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工作開始前,組織召開一次證券資格事務所年報審計工作會議,通報當年的年報審計監管和執業質量檢查情況,對即將開始的上市公司年報審計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第十一條 在每個年度的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工作開始前,發布有關做好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業務報備工作的通知,要求事務所切實落實報備工作要求,確保信息報備真實、準確、及時、完整。
第十二條 在每個年度的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工作開始前,要提前搜集有關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的分析資料,為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期間的工作開展奠定基礎。
第三章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期間的主要工作
第十三條 為強化上市公司年報審計事前事中監管,切實增強年報審計監管的前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在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期間,應適時啟動年報審計監管約談機制,就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業務可能存在的風險向相關事務所作出提示。
第十四條 在開展約談工作時,應當合理選定約談主題。約談主題應當以事務所審計風險的防范和化解為主線,及時反映和解決事務所在年報審計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在確定約談主題時,應當了解相關政府部門的政策動向,考慮資本市場的發展變化和行業面臨的主要矛盾與問題。
第十五條 在開展約談工作前,應當結合約談主題,合理確定約談對象。約談對象應當在深入分析上市公司公開信息,綜合考慮媒體報道、公眾舉報、以往年度執業質量檢查結果以及年報審計監管咨詢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約談的事務所人員包括:主任會計師,負責質量控制或技術的合伙人,以及執行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業務的項目合伙人和簽字注冊會計師。
第十七條 約談開始前,應當向事務所發出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約談函,要求事務所在規定時間內向中注協提交有關約談項目年報審計開展情況的說明。
約談結束后,應當繼續跟蹤約談項目年報審計的后續開展情況,并要求事務所在約談項目年報披露后的一定時間內,向中注協提交有關約談項目年報審計情況的詳細報告。
第十八條 除采取約談方式對事務所進行風險提示外,對于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期間注意到的高風險上市公司,可聯系相關事務所了解情況,并向事務所發出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溝通函,要求其在規定時間內提交高風險客戶年報審計情況的書面報告。
第十九條 對于已披露的上市公司年報,如有媒體質疑、公眾投訴舉報或者發現審計報告不當的,應與相關事務所取得聯系,全面了解情況,必要時,可采取當面溝通、專案檢查等措施加以應對。
第二十條 在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期間,要指派專人,逐日跟蹤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情況,每周編發一期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情況快報并上網公布。
第二十一條 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情況快報應當包括上市公司年報披露的基本情況、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數量及類型、事務所出具非標準審計報告的原因、上市公司變更年報審計機構的情況等內容,并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快報中適當增加社會公眾和資本市場廣泛關注的問題與內容。
第二十二條 為切實強化對事務所年報審計工作的適時引導,擴大年報審計監管工作影響,在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期間,應當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情況加以匯總,并編發工作簡報或形成報告在會刊上刊發。
第二十三條 年報披露期間,中注協業務監管部室要指派專人,督促和指導事務所做好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機構變更信息報告工作。
上市公司變更年報審計機構的,前后任事務所應當在變更發生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將相關情況報中注協和事務所所在地省級協會備案。
前后任事務所報告的內容應當包括:變更年報審計機構的上市公司名稱、代碼及其前后任事務所,變更日期與原因,以及前后任事務所的溝通情況等。
第二十四條 收到變更信息后,中注協業務監管部室應當將前任事務所報備的變更原因、后任事務所報備的變更原因以及上市公司對外披露的變更原因進行核對,了解變更的真實原因,密切關注其中可能存在的“炒魷魚、接下家”問題,對惡意“接下家”行為實施重點監控。
如發現上市公司因與事務所存在意見分歧等異常原因變更年報審計機構的,應與前任事務所取得聯系,了解相關情況,及時對后任事務所進行提醒,必要時,將詳細情況報告協會領導。
第二十五條 為不斷拓展年報審計監管工作內涵,夯實年報審計監管工作基礎,同時為領導決策提供有益參考,在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期間,可組建上市公司年報分析專家工作組,對高風險上市公司或特定類型的上市公司已披露年報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研究。
第二十六條 在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過程中,如果遇到有關專業方面的重大疑難問題,可向中注協標準制定部室咨詢,必要時,可提交中注協相關專門(專業)委員會討論解決。
第四章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結束后的主要工作
第二十七條 年報審計業務報備工作應當在上市公司年報披露結束后2個月內完成。中注協業務監管部室應及時對報備信息進行加工、處理,對已披露的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情況快報進行匯總、提煉,對上市公司年報審計監管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歸納、梳理,并撰寫有關上市公司年報審計情況的分析報告。分析報告應當在7月底前完成。
分析報告應當包括年報審計總體情況、年報審計前后的數據調整、年報審計意見、年報審計機構變更、年報審計收費、年報審計市場等內容。
中注協標準制定部室負責上市公司年報審計非標準審計報告的研究,相關分析報告應在上市公司年報審計工作結束后6個月內完成。
第二十八條 上市公司年報審計工作結束后,可采取座談會、實地走訪等方式,廣泛聽取事務所、注冊會計師以及相關政府部門對進一步改進年報審計監管工作的意見與建議。同時,采取相關措施,逐步實現與相關政府部門之間的監管信息共享。
第二十九條 開展證券所執業質量檢查,尤其是在確定證券所執業質量檢查名單和檢查工作重點時,應充分利用年報審計監管工作成果。對年報審計監管過程中發現的未嚴格遵循執業準則的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將在執業質量檢查中予以重點關注。
第五章 附則
第三十條 各省級協會可以參照本規程,組織開展本地區的年報審計監管工作。
第三十一條 本規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2003修訂)
2003-12-27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若干規定的決議
1979-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失效]
1981-12-13全國人大會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立陶宛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1988-01-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由對外經濟貿易部行使原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的批準權的決定
1983-03-05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
1994-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199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阿根廷共和國關于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1-12-29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
2019-12-30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4年修正)
2014-02-19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4-11-27關于印發《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的通知
2014-03-14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實施條例
2014-01-17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違反《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
2013-12-24關于印發《出國留學經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3-11-0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能源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13-06-09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的意見
2013-02-10國務院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
2012-07-30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
2011-12-2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