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市府直屬各單位:
《東莞市推動外貿結構優化實施辦法》業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東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二○一二年八月三日
東莞市推動外貿結構優化實施辦法
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穩增長調結構促平衡為核心,以優化進出口主體、產品、市場和地區結構為重點,不斷增強我市外向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結合東莞實際,現制定本辦法。
第一條 擴大民營進出口企業經營主體。支持具備出口產品生產能力的民營生產企業申報進出口經營資格。對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外經貿、海關、檢驗檢疫、外匯管理、國稅等部門要進一步簡化業務辦理,優先為企業辦理進出口經營資格的登記手續。
第二條 鼓勵民營企業開展加工貿易業務。支持在我市登記注冊的具有法人資格及有生產能力的民營企業開展加工貿易業務。外經貿、海關、檢驗檢疫、外匯管理、國稅等部門要認真做好民營加工貿易企業服務工作,簡化辦事流程、明確辦事指南,指導民營企業開展加工貿易業務。
第三條 鼓勵進出口企業創建出口品牌,推動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廣東省外經貿廳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出口名牌”,對被認定為“2011—2013年度廣東省外經貿重點培育和發展的自主國際知名品牌”的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
第四條 引導企業做好商標國際注冊工作,企業境外注冊商標的,按照境外商標管理機構收取的注冊登記審核費用的50%給予資助,每個商標在同一個國家(地區)最高資助5萬元,每家企業每年累計最高資助50萬元。
第五條 鼓勵企業境外收購技術和品牌,經認定后按照直接收購費用的50%給予資助,每家企業每年最高資助100萬元,每個項目限資助一次。
第六條 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或自主品牌的名優商品,及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出口產品,優先受理出口免驗申請,對免驗商品實行免予收取檢驗費的優惠措施。
第七條 落實東莞市政府與香港貿易發展局共同協助在莞港資企業拓展市場合作協議,聯手組織在莞企業參加國內外展覽會。優先安排具有自主品牌企業參加展會,支持名牌產品開拓國際市場。
第八條 企業參加境外重點展會的,按攤位實際發生費用50%予以資助,最高資助7.5萬元。
第九條 對在我市依法登記的商(協)會,組織企業參加境外展覽會達10個攤位,且會內80%以上的企業上年度有直接出口的給予資助。
第十條 對經認定的市行業協會、商會組織企業赴境外開展貿易洽談、拓展商機活動,且與商(協)會的商務性質一致的給予資助。每個商協會每年資助一次,最高資助60萬元。
第十一條 對參加國家、省、市外經貿部門組織的境外市場考察或貿易洽談的企業,以每家企業兩個參會名額的標準,按照實際發生費用的80%給予資助,每個名額最高資助2萬元。
第十二條 推進境外直接投資便利化。落實《境外投資外匯管理規定》,將企業境外直接投資事前審核改為事后登記備案,擴大境外直接投資外匯資金來源范圍,用好境內投資主體可以對境外投資企業提供后續融資支持、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經營需要將利潤留存境外用于境外直接投資等政策,幫助企業“走出去”。
第十三條 為深入實施企業“走出去”戰略,支持優質企業開展境外投資、貿易和市場拓展,優化外貿市場結構,根據現行出口退(免)稅政策,企業對外援助、對外承包、境外投資的出口貨物可視同出口貨物實行增值稅退(免)稅政策。
第十四條 對獲得境外企業注冊登記文件的境外投資項目,按照境外投資前期費用、經營場所租賃費、項目境內投保費、“走出去”人員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等4項實際發生費用的25%給予資助,每家企業每年最高資助100萬元,每個項目限資助一次。
第十五條 企業開展境外農(林)業、漁業和礦業合作所獲益產量以內的合作產品運回國內,對從境外起運地至國內口岸間的運保費,按企業實際支付費用的25%給予補助,每家企業每年最高補助100萬元。
第十六條 生產性企業從境外進口符合有關要求的生產性設備,按照海關部門報關單列明的進口設備金額(按統一匯率折合人民幣)的2%提供專項資金支持,每家企業年度支持金額起點為1萬元,每年最高不超過100萬元人民幣。支持期限為2012年至2014年。
第十七條 企業從境外引進先進技術,且經外經貿部門批準的,按照技術進口付匯憑證上付匯金額的5%提供專項資金補貼,每家企業年度支持金額起點為1萬元,每年最高不超過50萬元人民幣,試行至2014年。
第十八條 對加工貿易企業用于產品研發的進口樣機、樣品等,無須辦理《免于辦理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明》,僅實施臺帳登記管理;對于加工貿易企業用于產品研發的小批量零部件,快速辦理《免于辦理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明》,免予檢驗,實施快速驗放。
第十九條 簡化進口成套設備檢驗監管程序,實行口岸檢疫、使用地開箱查驗和邊安裝調試、邊檢驗鑒定的便利監管模式,支持企業進口高新技術和先進設備。
第二十條 鼓勵企業擴大一般貿易進出口,對企業通過一般貿易方式進口貨物超上年同期部分,按照1美元獎勵0.02元人民幣的標準給予支持,每家企業最高不超過100萬元,試行至2014年。
第二十一條 加快虎門港東莞保稅物流功能完善和制度創新,加大對虎門港保稅物流中心功能完善、制度創新、通關環境優化的扶持力度,著力打造成全市重要的產品進口基地。指導虎門港對照進境食品、機電類簡單加工及維修等業務指定口岸標準進行建設完善,加大對植檢等實驗室的建設力度,提升自身監管能力和植檢等實驗室檢測能力。
第二十二條 對從虎門港西大坦作業區深水泊位進口集裝箱貨物的本地企業(指在我市辦理工商稅務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在我市稅務部門納稅的企業)進行資助,按照200元/TEU和350元/FEU的標準給予專項資金資助。年度專項資金補貼額度不超過3000萬元人民幣,且每家企業專項補貼的額度第一年最高不超過200萬元人民幣,第二年和第三年最高不超過100萬元人民幣,試行至2014年。
第二十三條 提高出口退稅效率。由國稅部門與海關加強企業出口退稅業務銜接,對全市上一年度出口500強企業和重點工業企業,出口退(免)稅分類管理等級評為B類或以上,出口退(免)稅申報資料通過審核并符合相關要求的,實行當月申報當月辦理退稅,支持優質企業擴大進出口。
第二十四條 加大進出口信用保險支持。用好省中小外貿企業信用融資平臺,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門檻和融資成本,對有訂單、有效益、收匯有保障、風險可控的出口企業給予重點扶持。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進口設備抵押貸款、進口保單質押融資等金融產品,幫助企業用好境內貸款可接受境外擔保的各項扶持政策,加大對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
第二十五條 大力推進貿易便利化。自2012年8月1日起實施貨物貿易外匯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出口收匯核銷單,企業辦理出口報關時不再提供核銷單,不再辦理出口收匯核銷手續。對被評定為A類的企業簡化進口付匯單證,可憑進口報關單、合同或發票等任何一種能夠證明交易真實性的單證在銀行直接辦理付匯,出口收匯無需聯網核查,銀行辦理收付匯審核手續相應簡化。
第二十六條 加強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支持企業投保出口信用保險。對企業向保險公司投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的,按照實繳保險費的30%給予資助,每家企業每年最高資助50萬元。
第二十七條 加強對企業涉外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指導,對企業公平貿易公共服務項目,按實際費用額50%給予資助,每家企業每個項目最高資助30萬元。
第二十八條 幫助和指導出口企業充分利用普惠制、自貿區、《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等優惠原產地政策,加大原產地認證工作力度,進一步擴大認證認可業務的覆蓋面,幫助企業充分享受國外關稅優惠政策。
第二十九條 進一步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發揮、強化大朗毛織服裝基地、松山湖電子信息基地兩個首批省級示范基地的示范帶動作用,爭取成為國家級示范基地。支持大嶺山、厚街家具基地,長安五金模具基地,虎門休閑服裝基地成為省級示范基地,并結合我市18個專業鎮“一鎮一業”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有計劃地開展示范基地培育工作。
第三十條 加大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建設的財政扶持力度,重點扶持基地內公共服務平臺和區域品牌培育,支持基地企業開拓新興市場、開展海外品牌合作與收購活動,加快打造規模產業集群。
第三十一條 建立完善服務貿易發展促進體系,大力推進與貨物貿易形成互補的商務會展、倉儲物流、金融保險、科技研發等服務貿易發展。
第三十二條 積極爭取國家部委支持,將東莞作為全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加快發展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積極申請國際服務外包保稅監管試點,推動服務外包企業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
第三十三條 鼓勵松山湖等園區規劃和建設服務外包示范區,高起點、高標準地規劃和建設服務外包產業聚集地。
第三十四條 以上規定由市外經貿局會有關部門解釋、完善實施細則與操作辦法并共同落實。除另有說明之外,以上規定有效期至2015年12月31日;我市原有相關政策與以上規定不一致的,相應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9-03-13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
1989-1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換屆選舉時間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公約》的決定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已修定]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
1983-03-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6-30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3修訂)
2013-12-07國內水路運輸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氣象災害防御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青島市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定
1970-01-01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
2014-08-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4-01-22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
2013-12-11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關于開展第一次全國地理國情普查的通知
2013-02-28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意見的通知
2012-06-0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衛生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
2010-11-26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07-2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環境保護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05-1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12-31國務院關于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的通知
2008-12-18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
2009-01-04草原防火條例(2008修訂)
2008-11-29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火工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8-09-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08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的通知
2008-07-15關于進一步做好地方企業財務快報工作的通知
2008-05-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