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勞動合同一次性補償金需要納稅嗎?
職員解除勞動合同獲得的一次性補償金不一定需要納稅,具體的納稅規定如下:
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于個人所得稅法修改后有關優惠政策銜接問題的通知》(財稅〔2018〕164號)
第五條第一款 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二、單位解除合同需要支付的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實際上,不管被辭退職員獲得的補償金是否需要納稅,對于職員個人來說,都是不需要特意去辦理納稅申報等相關手續的,這是由于,若是需要納稅,單位是會在扣稅后才會下發補償金的。
用人單位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裁員補償交稅嗎?裁員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退休勞動關系終止合同是否有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怎么調解
2021-02-01標準專利權人是否可以尋求禁令救濟
2020-11-13商鋪可以贈予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12老婆出軌還要起訴離婚如何處理
2021-02-27什么是自由價格機制
2021-03-16法院可以封失業金賬戶嗎
2021-02-03侵犯姓名權無財產損失是否需要賠償
2021-03-25農村宅基地糾紛案件如何處理
2020-12-14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法人變更員工可否離職
2020-12-07如何認定猝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3-16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人身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1-03-06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10保險公司對第三者險應如何處理
2021-03-07交強險被保險公司拒賠,怎么維權
2021-03-05鞭炮炸花車,保險怎么賠
2020-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