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傷害結果與工作之間關系的失調
工傷認定實踐中,傷害結果有事故傷害與意外傷害等。不論是事故傷害,還是意外傷害,只有與所從事的工作存在一定的關系,才可認定為工傷。對于傷害結果與工作之間的關系,《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前三項分別用了不同的詞:“因工作原因”、“從事有關工作受到傷害”、“因履行工作職責”。
1、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越來越多的工傷事故源自于工業化的社會生產,工業化生產方式的因素如機器設備等自身存在潛在的危險,威脅著勞動者的人身安全,工傷保護隨之產生。事故傷害與意外傷害不同,勞動者往往無能為力、難以防范,因此事故傷害認定為工傷也相對較寬。“因工作原因”,說明傷害結果與所從事工作要有因果關系,即只有工作與傷害存在因果關系才可認定為工傷。在民事理論上,因果關系的認定非常復雜,有寬嚴不一的多種認定標準,目前較為流行的能夠適用工傷認定的寬泛標準是相當因果關系理論。依相當因果關系,如果有某一情形即可能產生這種后果,如果沒有該情形就沒有這種后果;依一般人的觀念,該情形在通常情形下可造成這種后果的,即有因果關系。在權衡因果關系時,必然會考慮導致產生傷害結果的各種原因,如勞動者是否違反操作規程、是否存在疏忽大意,只有在排除勞動者自身過錯是致害主要原因后,工傷才可能得到認定。這種做法符合《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的精神,而目前工傷法律的發展基本上忽略工傷事故中勞動者的原因,即使存在過錯也不影響工傷的認定,除非是蓄意。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工傷認定應滲透民事法律領域的無過錯原則。因此,《工傷保險條例》出臺后,要求傷害結果與所從事工作之間的“因工作原因”關系已不適宜于實踐。
2、從事有關工作受到事故傷害。從事有關工作受到事故傷害,并未強調工作與事故傷害之間的因果關系,可以理解為在從事有關工作過程中受到的事故傷害。這種理解強調關聯性,即事故傷害結果與所從事的工作存在聯系,就可認定為工傷,這比“因工作原因”標準要寬松得多。關聯性,除了傷害結果與工作的因果關系外,還包括工作過程中由于勞動者自身過錯等其他原因造成的傷害,甚至勞動者存在較大過錯造成的傷害。關聯性標準更側重于考慮勞動者的保護,更符合立法意圖,可以說除了法律明確例外情形之外都應涵蓋在內,比因果關系標準更適合工傷認定的現實。當然,關聯關系標準也不能過于寬泛,只有事故傷害發生在工作過程中,法律沒有相反規定,或勞動者沒有受到事故傷害的故意,才可認定存在關聯。這里的關聯關系標準可以理解為在工作過程中,包含預備性和收尾性工作、工作中為滿意自身生理需要上廁所等過程。對于工作之余的傷害,如上下班途徑中受到交通事故的傷害,只有在法律特別規定時才可認定為工傷。《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的其他項規定到了這些情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按照何種標準計算問題的批復
2021-02-05個人簽的借款協議有效嗎
2021-01-30車禍事故處理多久下來
2021-01-24繼承權放棄與繼承權喪失有哪些區別
2020-11-27債務人可以放棄遺產繼承嗎
2021-03-03母親再婚后兒子去世能享受贍養費嗎
2020-12-10申請支付令的案件要交申請費嗎
2021-01-04先予執行擔保書什么意思
2020-12-18車子做了抵押貸款還能再次貸款嗎
2020-11-15口頭合同提前終止可以嗎
2021-02-03合同債權質押是什么
2021-02-09寄存物發生毀損怎么辦
2021-03-23輕微傷可以自訴嗎
2021-02-03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購房定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12未支付經濟補償與加付賠償金要如何適用
2020-12-05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試用期結束被辭退會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06銀行不按勞務合同履行工作怎么辦
2021-02-28保險投保人指的是什么
2020-11-16